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曹操帳下最不爲人知的一員猛將

揭:曹操帳下最不爲人知的一員猛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說到曹操帳下的猛將,大家首先映入腦海的的肯定有許褚、張遼、典韋之流,而不是樂進,這樣一位堪稱名將的魏國武將。爲何如此說呢?請看正史中的記載。

  樂進是曹魏陣營中一員身經百戰的將領,功勳卓著的他被列爲“五子良將”的第二位。有趣的是,這位名將的本傳筆墨並不多,僅有數百字,通篇也沒有收錄對話。

  王歆有云:“樂進魏之名將,志列於張遼後,其勇悍猛迅,當亦其儕也。惜史書不詳,便鬆之不得益一字。遍觀其傳,如日記行述,不過某某日於某某處破某某敵而已。”

揭:曹操帳下最不爲人知的一員猛將

網絡配圖

  但通過對《三國志》中樂進本傳和其他相關的人物傳記的閱讀,再對比其他曹魏將領,我們能發現,樂進的戰績和經歷可圈可點。由此看來,樂進是一位沉默的大將。不難想象後世在品評曹魏諸將時,往往會遺漏或是忽略樂進的存在。在此,筆者也將通過對樂進的解讀,來向大家展示這位曹魏元勳沉默但又不平凡的一生。

  樂進是較早更隨曹操的一員將領。樂進本傳記載樂進是陽平衛國人,當時隸屬東郡。又載“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爲軍假司馬、陷陳都尉。”筆者根據史料推測,樂進大概應在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左右加入曹操陣營,也極有可能參與了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戰役。原因在於190年(初平元年),討伐董卓聯軍進軍失利,曹操的部隊受到董卓軍伏擊,損失慘重。因此,曹操“遣還本郡募兵”,要求樂進回到家鄉東郡進行募兵以補充部隊的兵員。而緊接着曹操於191年(初平二年)在東郡的軍事活動以及被朝廷任命爲東郡太守等信息表明,樂進的加入應當不會晚於此時。

  而五子良將中的于禁則是192年(初平三年)由鮑信推薦加入曹操,其餘的三位都較遲才加入。由此我們也能看出,樂進的出場較早,且其統帥的東郡兵千餘人,應該屬於曹操早期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樂進是從基層滾打起來的將領,他沒有顯赫的背景,真正靠一刀一槍打下戰功。樂進最早是曹操賬下的基層官吏,之後逐步升爲討寇校尉、代理遊擊將軍,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被封爲折衝將軍。樂進本傳記載其參與過濮陽之戰、宛城之戰、下邳之戰、官渡之戰、河北平定戰、荊襄平定戰、合肥之戰等諸多大小戰役。

揭:曹操帳下最不爲人知的一員猛將 第2張

網絡配圖

  雖然樂進本傳對於樂進的攻戰描述基本爲“擊某某於某地,破之。”但這些簡單的重複表述,一則表明了樂進參與戰役之多,二則說明了樂進戰果斐然而鮮有敗績。

  樂進傳中唯一相持不下的戰役則是在與高幹拉鋸的壺關之戰。除了參與各類戰役,樂進也有擊斬敵方大將的功績,其中有姓名的大將有兩位,一是袁譚、袁尚的大將嚴敬,二則是著名的袁紹大將——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瓊。西園八校尉所領的軍隊是一支勁旅,其統帥除了淳于瓊之外,著名的還有曹操、袁紹,能夠與這樣的角色對敵並擊斬對方,樂進的軍事水準和勇猛程度可見一斑。此外,與其他四位良將相比,樂進是最早一位被封爲亭侯的將領,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樂進爲廣昌亭侯,比第二位被封爲益壽亭侯的將領于禁早了5年左右。

  樂進的征戰歷程,筆者以爲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跟隨曹操到荊襄平定戰前後,主要是跟隨曹操或是其他統帥進行征戰,在這個階段,樂進本傳出現最多的兩個字眼,一是“從”,如“從擊呂布”、“從徵張繡”等,二是“先登”,如“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

  “從”表現了樂進多是附屬、配合統帥作戰,相當於副手一類的職務,而“先登”一則反映了樂進時常身先士卒,衝在陣戰的前列,二則說明了樂進勇猛果敢的性格,三也透露了樂進很有可能經常性地擔任先鋒和突擊隊統帥的情形。

  到了第二階段,也就是荊襄之戰後期到合肥之戰,由於長期的征戰積累,以及早期樂進從事基層官吏的經驗,樂進的副手和先登角色開始有了轉變,開始成爲攻守兼備的大將。主要體現在留守襄陽、對抗關羽、降服南郡蠻夷、擊破劉備的臨沮長杜普、施陽長樑大等,除了樂進本傳的記載,《先主傳》也有相應的記載“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這裏描述了樂進在和關羽的對峙中佔據上風,因此劉備在西川需要火速回軍支援,雖然此文有誆騙劉璋的意味,但是劉備此處不表他人,單表樂進,說明樂進此時已能成爲和關羽匹敵的對手。

  從樂進的征戰經歷和轉型看,其並非單純的赳赳武夫,而是具有豐富征戰經驗和一定軍事頭腦之人。此外,通過史料我們也能窺探樂進擅長行動而不溢於言表。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張遼、李典因率八百死士擊破孫權而揚名,而素有“先登”之名的樂進卻留守後方,守護城池並支援張、李二人,令很多人爲樂進在鳴不平。胡三省雲:“操以遼、典勇銳,使之戰,樂進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與戰。”此語頗受衆人不解,實際上,曹操的安排也正說明了自己對樂進的重新認識,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樂進已經早人一步成爲了攻守兼具的大將,相比於張遼擅於以攻爲守、擅長奇襲的作風,樂進穩紮穩打、腳踏實地,實際上是作爲接應後方、確保合肥不失的最佳人選。

揭:曹操帳下最不爲人知的一員猛將 第3張

網絡配圖

  事實上,合肥之戰雖是張遼一戰成名,但平心而論是三將合力的成果。分工不同,乃將領的特性使然。論資歷,樂進早於張遼、李典加入曹營,而就官階而言,有人認爲樂進此時已是右將軍,要高於張、李,然而仔細閱讀樂進本傳,我們可以發現樂進進位四大將軍的時間雖早於曹魏諸將(筆者按:樂進在公元214——215年之間遷右將軍,于禁在公元216年升任左將軍,夏侯惇於公元219年任前將軍,此三人爲四大將軍時,尚處東漢王朝),但應是在合肥之戰後,曹操“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而才拔擢樂進爲右將軍。故合肥之戰,張、李、樂三將是互相協助而非統屬。

  合肥之戰後,張遼升爲徵東將軍,雖然名聲在外,但是就官階而言,仍是小於樂進。此時,作爲曹魏陣營中屈指可數的名號將軍,樂進仍是低調沉默,以至於黃初六年,曹丕回憶起合肥之戰,褒揚張遼、李典時卻忘記了樂進。(筆者按:根據上文夏侯惇、于禁、樂進進位四大將軍的趨勢,公元220年,夏侯惇進位魏國大將軍,依照舊日功勳,張遼、張郃、徐晃依次進位四大將軍,而樂進若仍在世基本也應有衛將軍的職位。)

  樂進的家鄉東郡在春秋戰國時屬於衛地,“其俗剛武,上氣力,任俠之風頗盛”。膽烈過人的樂進在此崛起,憑藉個人的努力,很早就成爲曹軍宿將。其以“膽烈”、“驍果”而顯明於史,雖然“容貌短小”也許不甚英武,但絲毫不能改變其堅毅的性格。然而,樂進過早的離世(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曹魏尚未代漢),使他不能在接下來的時段有更多精彩表現,也似乎令其在史書上的筆墨大大減少。後世小說演繹中,樂進雖然寂寂無聞,但也不失其“驍果”之名,《三國演義》第十二回,當曹操被大火圍困,樂進對前往搬兵救援的典韋說到“同殺入去救主!”,毛宗崗評曰:“語亦壯!”。

  樂進,這位被史書匆匆略過的英雄,雖然平平淡淡,但是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他所起到的巨大功效,因此,他不該被我們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