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權虎踞江東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爲何最晚稱帝?

孫權虎踞江東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爲何最晚稱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東吳的建立者。東漢末年,通過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的努力,在羣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公元200年,小霸王孫策遇刺身亡,年僅18歲的孫權成爲江東之主。在孫權的帶領下,江東的實力逐漸增強,地盤也擴大了不少,尤其是在從關羽手中奪取荊州之後,江東的面積大大增加。

孫權虎踞江東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爲何最晚稱帝?

網絡配圖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孫權,給人一種懦弱、毫無主見的錯覺,這對孫權是不公平的。據正史記載:“孫權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而且,孫權自幼文武雙全,十幾歲就跟隨哥哥孫策征戰天下,有着過人的膽識,一代梟雄曹操曾稱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雖然孫權沒有孫策個人戰鬥力強悍,但他有一個令孫策自愧不如的才能,就是能夠做到任人唯賢。孫策病逝前,曾這麼評價孫權:“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並不是一種刻意逢迎,而是對孫權才能的認可。

赤壁之戰中,孫權與劉備組成了反曹聯盟,並大敗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爲江東贏得了多年的相對和平時期。赤壁之戰後,原本實力最弱的劉備,趁機發展壯大,並在諸葛亮、龐統及法正等人的輔佐了,得到了川蜀之地,實力空前強盛,甚至超過了孫權,並直逼北方的曹操。

孫權虎踞江東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爲何最晚稱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次子曹丕繼承了王位,並在不久後逼迫漢獻帝禪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並建立了曹魏政權。次年,劉備於成都登基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並於同年以爲關羽報仇的名義,舉全國之力而伐吳,結果於夷陵之戰中慘敗,蜀漢的國力受到重創。

反觀此時的江東,在力挫劉備大軍後,將士們的鬥爭高昂。更重要的是,在孫權多年的經營下,江東的經濟實力遠超蜀漢。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曹丕和劉備先後都登基稱帝,爲何孫權直到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呢?莫非他一心忠於漢朝,壓根就沒有想過做皇帝嗎?顯然是不可能。孫權之所以在劉備稱帝8年後才正式稱帝,只因爲他缺少一個做皇帝的藉口。

曹丕雖然是篡位稱帝,但從本質上講,曹魏一直佔據着中國北方,也就是所謂的中原之地。衆所周知,古人心目中的“中國”,指的就是中原之地,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古代的中華文明,基本都發源於中原地區,佔有中原之地的人,纔會被天下人認爲是正統。

孫權虎踞江東實力並不弱於劉備爲何最晚稱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再說劉備,他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自稱),從起兵之日開始,就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曹丕稱帝后,也就標誌着漢朝的滅亡,而劉備爲了籠絡民心,以及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就建立蜀國,國號爲“漢”。從漢室正統的角度看,劉備也有稱帝的理由也相當充足。

反觀孫權,既沒有佔領中原之地,也沒有漢皇室的血脈,拿什麼來稱帝?即使孫權稱帝后,他自己也曾說過:“效祀當於中土,今非其所,於和施?”也就是說,孫權就算做了皇帝,內心還是沒有底氣的,畢竟自己缺少稱帝的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