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借勢”:李鴻章化危機爲機遇,實現淮軍轉型!

“借勢”:李鴻章化危機爲機遇,實現淮軍轉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近代中日關係,多數人都將目光集中到了那場埋葬洋務運動的甲午戰爭。相較而言,1874年日本侵臺事件則被嚴重低估。其實,它同樣極大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這種影響,尤其落實在一個人身上。當旁人只知道破口大罵時,他卻抓住時機,重新締造了新的軍事王國!

他,就是提出“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李鴻章。

一場耗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徹底改變了清朝權力格局,催生了一批漢族地方勢力。當對手被鎮壓後,看似風光無限的諸位大佬,隨時都面臨滅頂之災。曾國藩的湘軍走上覆員老路,李鴻章則在鎮壓捻軍等內部勢力之後,藉助天津教案成功入主直隸和北洋,暫時化解了淮軍的去留難題。但這畢竟只是應急措施,淮軍未能獲得正式名分,且銘軍等精銳力量仍面臨裁撤壓力(因西北亂局未了,銘軍尚有存在價值)。

李鴻章的計劃,是以淮軍取代綠營,改革軍制,使其成爲應對西方列強的主要軍事力量,亦即建立以淮軍爲核心的國防體系。但朝廷遲遲不肯表態,曾國藩的去世,又讓李鴻章失去一位重要政治盟友,他面對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關鍵是,淮軍內部以劉銘傳爲首的大將,紛紛萌生退隱之念,而李鴻章也不願意看見精銳力量在平叛中繼續被消耗!

“借勢”:李鴻章化危機爲機遇,實現淮軍轉型!

網絡配圖

矛盾點在哪?綠營。它雖然早已喪失戰鬥力,卻擁有清廷的正規編制。相反,淮軍則屬於體制外的非正規部隊。通俗點說: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後養的。(鬼才相信,親生的和後養的沒區別)

對於如何解決戰時軍事雙軌制,朝廷也頭疼得想撞牆。改造綠營吧,沒啥效果;重用淮軍吧,又種種不放心。雲南總督提出“改勇爲兵”,其實也不可行,一來沒那麼多崗位,二來相當於回到舊有軍制。

李鴻章也特別反對恢復舊軍制,說得很嚇人:

“不變兵制,竊謂繼今以往營武竟無用處。今舉朝無不以復舊製爲言,於兵事亦仍舊章,是促之危亡耳。”

儘管一百個不願意裁撤淮軍,但在巨大壓力尤其是軍餉困難(戶部刁難,因爲你沒編制)情況下,李鴻章不得不做出妥協,準備接受現實。他給李翰章寫信說:

“惟舊部淮軍,分佈各省,難遽遣撤,左右又無人可代料理,且恐遣撤不妥,每一念及,如芒在背。若能撤盡還朝,或居官回裏,亦身心俱泰耳。”

就在李鴻章進退兩難,準備放棄部分淮軍時,日本侵臺事件爆發,讓整個局勢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精彩程度不輸小說和電影!

總理衙門

關於日本準備入侵臺灣,李鴻章早已收到線報(也函告總理衙門),只是不相信日本人會這麼做。沒想到,形勢急轉直下,日本兵在牡丹社登陸。清廷派沈葆楨爲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全權應對此次危機。

“借勢”:李鴻章化危機爲機遇,實現淮軍轉型! 第2張

網絡配圖

作爲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此事並無直接關係,但有義務提供協助。沈葆楨的應對方案裏,也明確提出調集直隸、江蘇等輪船協助防守。抵達臺灣後,沈葆楨就給李鴻章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初三到澎湖,周曆履勘。臺南數百里,颶風作時,舍此無可泊船,故爲臺、廈第一關鍵。而其地之瘠苦平衍,爲生平所未見。故守之極難,徘徊久之,迄不知所下手處。炮臺雉堞厚不數寸,並無一炮。照洋法修之,亦非一臺所能兼顧。”

沈葆楨的來信,讓李鴻章眼前一亮。他預感到,一個讓淮軍實現華麗轉身的千載難逢的時機,擺在了眼前,必須牢牢抓住!儘管內心狂喜,老道的李鴻章在回信中卻絲毫未提出兵相助,只說福建洋槍隊太少,不足以對抗日本陸軍。他在等,等沈葆楨上奏朝廷後,再提出協助事宜,如此則順理成章。

沈葆楨很快上奏,聲稱福建陸勇寥寥,臺灣僅兩營,不足防禦,籌劃招募兵勇設防。得到消息後,李鴻章立即給沈葆楨寫信,說“豈能徒手嚇賊”,必須調派洋槍隊,而放眼國內,走在西化最前列的無疑首推淮軍,並推薦了幾位大將,同時表示金陵和天津機器局可以提供軍火。

在尚未收到沈葆楨回信的情況下,李鴻章就致函江蘇巡撫張樹聲和兩江總督李宗熙,提前透露援臺事宜。言語間,坦露淮軍出現轉機的興奮之情:

“弟久經患難,豈敢驟議裁撤,特怵於喧聒之衆口耳。”

意思是,我李鴻章之所以同意裁撤淮軍,實在是受夠朝廷那幫孫子聒噪的無奈之舉。

緊接着,他致函總理衙門,言明援臺及加強戰備的重要性。

隨後,他再次致函沈葆楨,說明援臺一事已函告總理衙門及兩位督撫,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敝軍本擬漸次裁撤,以節餉需,聞臺灣消息乃中止。除津郡萬餘留衛畿輔,陝防萬人相距較遠,惟唐俊侯定奎駐防徐州閒地,尚算大枝槍隊,雖不敢雲慣戰,尚可略助聲勢。”

他甚至告知陝西巡撫,如果中日協商不成,將派銘軍十三營(淮軍在陝西的精銳)“整備航海赴援”。

“借勢”:李鴻章化危機爲機遇,實現淮軍轉型! 第3張

網絡配圖

經過幾天的焦急等待,沈葆楨終於回信,但隻字未提借兵之事。這是因爲,當時信息傳遞比較遲緩,沈葆楨回信時並未收到李鴻章第二封信。在這種情況下,沈葆楨上奏朝廷,請調派北洋和南洋洋槍隊援臺。也就是說,在借兵一事上,兩人其實不謀而合。只是,借調北洋部隊偏離了李鴻章的本意,所以他向朝廷奏請按他的計劃來做,得到批准。在接到調兵上諭前,沈葆楨先收到了李鴻章的第二封信函,自稱:“如久旱得霖,大喜過望。”(真爲當時的信息傳遞效率着急)

李鴻章的調兵提議之所以得到朝廷批准和沈葆楨贊同,是因爲此舉確實能解臺灣燃眉之急。這,是李鴻章能夠“借勢”的前提!此後,李鴻章步步爲營,因勢利導,順利實現了淮軍的入臺和東移,化解了裁撤危機。而且,他利用日本侵臺事件,藉助總理衙門,在全國掀起一場海防大討論,確立了海防的基本國策和制度體系(以李鴻章爲核心),併成功打掉了綠營,可謂一箭三雕。

概括來說,就是:真特麼牛!

祥說:一場日本入侵臺灣的外交事件,卻被李鴻章抓住機會,實現了淮軍從臨時性勇營向常規性國防軍的華麗大轉身,讓人不能不佩服其對局勢的掌控和利用能力。都說“亂世出強人”,而無數人同處亂世,能成爲強人的卻屈指可數。箇中緣由固極爲複雜,但是否懂得“借勢”,恐爲重中之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