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今無雙戰神爲何下場悲劇?綽號人屠

古今無雙戰神爲何下場悲劇?綽號人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朝梁武帝時期,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編撰了《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來形容戰國的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白起初次嶄露頭角,是在公元前294年攻韓之役,攻下新城的白起被晉升爲“左更”。次年伊闕之戰,白起又大敗韓魏聯軍,連拔五城,斬首24萬,生俘魏將公孫喜,一戰成名。

古今無雙戰神爲何下場悲劇?綽號人屠

網絡配圖

公元前280年,秦軍大舉攻楚,攻楚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白起率領,攻向楚國重鎮鄢(今湖北宜城西南):另一路由蜀守張若率領,直至巫地、黔中,然後沿長江順流而下;兩路互爲聲援,使得楚國不能首尾相顧。

楚軍主力在鄢與秦軍大戰,白起攻城不下,遂採用水攻,在鄢城百里之外建立水壩,壅西山長谷水爲渠以灌鄢城,滔滔大水從鄢城東北角衝開城牆一貫而入,“百姓隨水流,死於城東者數十萬,城東皆臭”。

次年,白起再次乘勝攻楚,奪取安陸,並攻陷楚國郢都,大舉進兵洞庭湖邊,遂迫使楚國倉皇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從此,秦國以郢爲南郡,白起因戰功而被封爲武安君。

此時的戰國大格局中,曾經一度的超級大國魏、楚已經日暮西山,東方唯一的超級大國齊國因秦國連年的連橫外交,也始終不與秦國正面爲敵。

在阻礙秦國一統六合的道路上,最主要的強敵只剩下了一河之隔、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民風彪悍、軍力齊整的趙國。

古今無雙戰神爲何下場悲劇?綽號人屠 第2張

網絡配圖

公元前260年,秦軍在左庶長王齕率領下,進攻上黨,雖然秦軍主帥爲王齕,但趙國朝堂之上,真正恐懼的還是白起。

平原君認爲,白起之善戰,簡直到了“無解”的程度,上策是“可與持久,難與爭鋒”,爲此平原君推薦了心目中最佳的統軍將帥人選——勇鷙而愛士、知難而忍恥的老將廉頗,並制定了避免與秦軍野戰、堅守不出的正確戰略。

老成持重的廉頗,將自己的大營設在今高平東南丹河東岸大糧山一線,並預計高平西北丹河一線爲主戰場,並設下空倉嶺、丹河與百里石長城三道防線。

秦軍在王齕率領下,於六七月間突破趙軍第一道空倉嶺防線,一鼓作氣抵達丹河西岸,然而在此卻未能再進一步,整整對峙了3年之久。秦軍遠道而來,糧食輜重運送不利,士氣越發低下。

然而,就在廉頗的戰略即將開花結果的時候,秦國的外交戰略再次成爲了決定戰場天平傾向哪方的“場外因素”——秦王令人“使千金至趙爲反間”,成功地使趙孝成王將廉頗的正確戰略視爲畏縮不戰,以名將趙奢之子、年輕氣盛而又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取而代之。在得聞消息後,秦國朝堂大喜過望,迅速祕密派遣白起至前線取代王齕。

古今無雙戰神爲何下場悲劇?綽號人屠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整個長平戰役之中,白起率領秦軍共殲滅俘殺趙軍45萬之衆,使得在東方六國之中當時軍力最爲強盛、抗秦意志最爲堅強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那麼,爲大秦立下赫赫戰功的白起,最終的下場如何?

長平之戰後,秦王想要一口氣滅掉趙國,而趙國則聯合其他幾國共同對抗。在蘇秦之弟蘇代的遊說下,秦國國相范雎進讒言,將白起調回朝廷,致使秦國坐失良機。白起憤憤不平,直言進諫,更激怒了秦王。在秦國一敗再敗的情況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令賜白起死,使者風塵僕僕、快馬加鞭於咸陽西十里杜郵將白起趕上,一代名將仰天長嘆,慷慨引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