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本是準帝王卻淪爲階下囚 只因喜歡蠻夷文化

他本是準帝王卻淪爲階下囚 只因喜歡蠻夷文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等文明徵服低等文明,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一個強大的民族衍生出的文化往往更先進更優越,這也會使得周邊較弱勢的民族爭先模仿。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和中國的洋務運動。

雖說這是不變的道理,不過卻也有例外,在中國史上一個文化興盛的時期,就有這麼一位位高高在上的太子,因爲喜歡上了蠻夷文化,而惹怒皇帝,最終被廢。

這個時期便是大唐王朝,這個太子就是唐太宗的嫡長子李承乾。

他本是準帝王卻淪爲階下囚 只因喜歡蠻夷文化

網絡配圖

關於李承乾被廢的原因,很多人都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說是因爲他自身能力不行,有的人說他折損在爲人處世上,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比起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我覺得更有意思。畢竟,這個不爭氣的太子總是會做出一些無厘頭的事,一次兩次或許會得到原諒,做多了,恐怕就要出事了。

李承乾有個與衆不同的愛好,就是崇拜少數民族文化,拿到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指的就是那些臣服於唐王朝或是與之對立的一些遊牧民族。我們所熟悉的就有突厥,然而這也是李承乾最敬佩喜愛的民族。

李承乾在東宮的時候經常模仿突厥人,私下裏愛穿戴突厥人的服飾,吃突厥人的食物,使用的突厥人的武器,學習突厥人的文化。有次李承乾安排手下人穿上突厥人的戰袍,騎着突厥人的戰馬,在宮殿裏圍着自己成圈狀奔跑。而李承乾則整齊穿戴突厥王公貴族的衣服,躺在圓圈中央。大家可能會很奇怪,他這是在幹嘛?玩的哪一齣,其實熟悉突厥歷史的人就應該知道,這是突厥人習俗中的一種祭奠儀式。突厥是個血性民族,禮儀制度幾乎離不開血,所以東宮裏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太子的手上、臉上總會有一些傷疤,大概等老爸詢問原因的時候,李承乾又會找各種理由解釋了。

他本是準帝王卻淪爲階下囚 只因喜歡蠻夷文化 第2張

網絡配圖

如果僅是私底下的崇拜其實也沒什麼,畢竟後來唐朝和突厥不也和好了嗎?可重要的是李承乾管不住自己的嘴,竟然在公開場合發表他對突厥政治言論。當時突厥有一個軍閥,已經投降了唐朝,唐太宗觀其實力強大,故把其封在金城,實行民族自治制度,讓這個軍閥管理手下的突厥人。後來有一次李承乾不知是腦子短路還是怎麼回事,竟然當着許多人的面說了這麼一句話:等本太子登基後,要帶着全國的軍隊和百姓去金城投靠他。當太宗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氣的火冒三丈,這到底算是賣國通敵還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玩笑話?

這件事發生後,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知降低了多少,等後來齊王李祐造反,李承乾又出了事情。原來當他得知弟弟造反失敗身死後,竟然嘲諷道:他真是太不自量力了,真以爲自己能夠造反成功嗎?我跟他不同,我是太子 ,我家是東宮,就在皇宮裏,我要是造反,獲得勝利那還不就是輕而易舉的事?!很不巧,這句話又傳到皇帝耳中了,看來太宗皇帝的眼線還真不少!按照原本的打算,太子是要吃牢飯的,可太宗心軟,最終原諒他了。

然而老子有情,兒子無意,如果說投奔突厥軍閥是帶着信仰因素的話,那麼現在的造反打算可就真是他的個人慾望了。

他本是準帝王卻淪爲階下囚 只因喜歡蠻夷文化 第3張

網絡配圖

最終李承乾和大將軍侯君集走到了一起,他們一起打響造反的名號,卻又沒有一起登上斷頭臺。當李承乾造反失敗進到牢房裏的時候,侯君集已經去見馬克思了,對於怎麼審理階下囚李承乾,太宗也是猶豫不決,最終他沒有在禮法面前做出讓步。太子活了下來,不過要去貴州待完一生。

公元655年,李承乾去世,他這充滿玩性的一生也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