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爲先主。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以爲大將關羽報仇的名義,御駕親征,親率大軍東征伐吳。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初期,劉備率部一路勢如破竹,水陸並進,拿下秭歸,進至夷陵。

東吳孫權趕緊委任陸遜爲大都督,率吳軍至夷陵迎戰劉備。

雙方軍隊在夷陵一帶對峙數月之久,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時,陸遜抓住蜀漢軍隊佈防的漏洞,用火攻之計大敗蜀漢軍隊,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陸遜之所以能擊敗劉備,是因爲他比劉備底氣更足。

劉備要速戰,陸遜硬是拖着不戰,也不管麾下諸將求戰心切,相當有耐心的等着劉備漏出破綻。

根據相關史書中的記載,雙方在夷陵開始對峙後,劉備多次採取誘敵之策,希望逼迫陸遜出戰,但陸遜就是不上當。

如《三國志·陸遜傳》中記載:

(劉備)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劉備無法速戰,又不能無功退兵,只能被動地跟吳軍對峙。

陸遜的耐心也獲得了回報,熬至酷暑時節,劉備被迫下令移營至深山密林之間,終於讓陸遜抓住機會,以火攻之計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一戰被譽爲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列。

不過,和前兩大戰役都是以弱勝強不同,“夷陵之戰”卻是以強勝弱。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第2張

此以強勝弱不是指東吳在軍隊數量上超過蜀漢,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東吳陸遜部是五萬人,而劉備部記載不詳,但應該超過五萬人。

雙方在夷陵戰場上兵力的對比,是蜀漢強,東吳弱,但雙方國力的對比,卻是東吳強,蜀漢弱。

而戰爭,在大多數時候,實際上就是國力的比拼。

劉備親征,看似來勢洶洶,起初,孫權還多次潛使求和,但實際上,劉備集團在曹魏和東吳眼中,已經差不多是紙老虎了。

原因當然是東吳偷襲荊州一役後,劉備集團丟失了原本擁有的半個荊州及關羽麾下的荊州軍團,隨後,孟達又攜東三郡投降曹魏,故而,劉備集團實力大損。

至劉備親征東吳時,雖然他的格調比孫權高了那麼一級,劉備當時已經稱帝,而孫權只有曹魏封的王爵,可雙方的實力對比卻是東吳強、蜀漢弱。

彼時,蜀漢劉備集團僅剩下益州一州之地,而東吳孫權集團卻擁有整個江東及絕大部分荊州之地(荊州的襄、樊和半個江夏還在曹魏手中)。

且東吳經營根基之地江東的時間,可比劉備經營益州要長得多。

早在“赤壁之戰”前,劉備還在寄人籬下時,孫權已經鞏固了江東的根基,還能主動出兵攻伐荊州的江夏。

因此,在“夷陵之戰”發生的前後時間裏,論整體國力和根基之地的穩固程度,東吳都遠遠超過蜀漢。

所以,雙方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都是不同的,劉備是御駕親征,而孫權只派出陸遜率軍抵禦,孫權本人要留在後方防範曹魏可能的趁火打劫。

國力的強弱,直接促使雙方之間採取的戰術的不同,也導致了戰爭的結局。

蜀漢在前線的兵力比東吳多,需要消耗的物資、錢糧超過東吳,蜀地道路不平,運送後勤物資的損耗也比東吳多得多。

本來蜀漢的國力就不如東吳,戰爭所需消耗還比東吳大,不能久戰,蜀漢大軍當然就只是紙老虎。

除非蜀漢軍隊的統帥劉備是戰爭天才,能儘快消滅阻擋其前進步伐的東吳軍隊,但顯然,劉備不是。

戰爭之初,劉備連戰連捷,但等到東吳陸遜上任大都督,率吳軍開始跟蜀漢軍隊對峙後,戰爭的結果就註定了。

蜀漢國力弱,需要速戰速決。而東吳國力強,有足夠的資本跟蜀漢對耗,時間耗得越長,對東吳越有利。

劉備耗不起,採用的戰術就會因急迫出現錯誤,從而被陸遜抓住漏洞戰勝之。

對比“官渡之戰”及“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時,是曹操實力弱,耗不起,所以只能出奇兵,冒險偷襲袁紹大軍屯糧之處烏巢。

“赤壁之戰”時,孫、劉聯軍實力弱,耗不起,所以周瑜只能主動出擊,冒險用火攻之計敗敵。

幸運的是,曹操和周瑜當時的冒險全部成功了。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的原因是什麼?與陸遜有關嗎 第3張

“夷陵之戰”時,陸遜耗得起,而耗不起的劉備所謂的奇兵和冒險,卻全部失敗和無效。

即使陸遜沒有想出火攻之計,繼續跟劉備耗下去,再對峙幾個月,想來蜀漢軍隊自己就會不戰自潰。

以一州之地供應數萬乃至更多軍隊常年累月的戰爭消耗,打不了持久戰,連擅長精打細算的諸葛亮都辦不到,何況劉備?

面對整體國力遠超蜀漢的東吳,劉備唯一的勝機當然是趕緊拿下部分荊州之地。

然後,藉着曾經在荊州經營的老底子,以重新佔據的荊州之地的物資、錢糧供應大軍所需,繼續跟東吳對峙。

到時候,是跟東吳談判也好,或者繼續向江東進軍也好,都能相對從容的決定。

而陸遜採取的跟劉備對峙的戰術,卻擊破了劉備的幻想。

所以,“夷陵之戰”時,劉備率領的蜀漢軍隊最終失敗,戰術上的應用是否得當只是表象而已,根本原因是雙方國力強弱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