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張魯是如何管理漢中的?有哪些政策

歷史上張魯是如何管理漢中的?有哪些政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下大勢一分爲三,爲此成就了三足鼎立的時代,也爲後代流傳下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漢末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一個非常混亂的時期,各方勢力割據自立,互相兼併。每個人都想擴大自己的地盤,都想着逐鹿中原統一天下。在紛亂複雜的爭鬥中,張魯控制的漢中顯得和別人都不一樣,他不和別人爭地盤,而且在控制範圍內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可以說在亂世當中打造了一片樂土。毛主席曾評價張魯設置義舍的做法“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

歷史上張魯是如何管理漢中的?有哪些政策

張魯,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五斗米道教祖張陵的孫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在祖父張陵和父親張衡去世後繼續在漢中、巴西(今閬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自稱爲“師君”。張魯一開始是和劉焉合作的,劉焉作爲益州牧需要張魯的宗教影響力,而張魯則藉助政府力量,擴大五斗米道的影響。但是後來劉焉去世,劉璋和張魯不和,張魯和劉璋決裂,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

政教合一

張魯在漢中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自公元191年張魯進兵漢中開始,到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張魯投降曹操。漢中一直在張魯的控制之下。據《張魯傳》記載,張魯佔領漢中以後,完全廢除了漢朝的一套政治制度,通過五斗米道內部組織架構來治理地方。他並不自稱太守,而是自號爲“師君”,也不設置官吏,而是通過“祭酒”治理地方。只要信奉五斗米道的民衆都稱爲“鬼卒”,祭酒就是從鬼卒中選撥出來的。祭酒各領部衆,主要任務是宣傳五斗米道和治病。當然,需要作戰之時,祭酒自然率領部下的鬼卒們出戰,如此看來已經不單單是政教合一,而是政、教、軍合一了。

寬以待民

張魯在漢中也廢除了漢朝的法律和剝削制度。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爲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第二就是家中有病人的也要交五斗米,《典略》中記載“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爲常”,如此看來漢中的賦稅應該較低。除此之外,張魯也很注意農業和糧食的蓄積。他的這套制度,在當時羣雄並起,天下動盪的時候,使他的控制範圍內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存環境,很有感召力,中原鬧起來後,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谷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

歷史上張魯是如何管理漢中的?有哪些政策 第2張

     義舍政策

最值得稱道的則是張魯設立的義舍政策,根據《張魯傳》記載“諸祭酒皆作義舍,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輒病之”。意思就是在道路上設置義舍,放置米肉在義舍中,免費提供給過路的行人按照自己的飯量取用,並且宣稱,如果有人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毛主席曾評價這種制度說:“漢中有個張魯,他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他搞了三十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

在東漢末年這種亂世之中,人們需要一個精神寄託。人們總是盼望着有大法力之人能把自己從水深火熱的日子中解救出去。而張魯就藉着這個契機發展自己的宗教,而且漢中相對遠離戰火,人們爲了躲避戰亂就都逃往漢中。張魯的政權和宗教摻雜,宗教領袖又是軍事領袖,政治領袖。而且張魯實行寬鬆的法度,宣傳仁政,施捨窮人。使張魯在百姓中很有威望,所以張魯雖然勢力不大,但是卻能盤踞漢中三十年,實在是漢末三國亂世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