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墉爲何終其一生進不了軍機處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墉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大臣,與其父劉統勳被譽爲“父子宰相”。他在民間的人氣更高,素有“宰相劉羅鍋”的稱謂。然而正史上的劉墉,卻與人們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放眼乾隆一朝,劉墉始終處於第二梯隊,與同時期的阿桂、和珅、于敏中等差距甚大,甚至比王傑、董誥也稍遜一籌。

從任職的角度來看,劉墉至死也沒有跨進軍機處的大門,就連內閣學士一職也是在乾隆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才授予他的。

那麼劉墉作爲根正苗紅的官二代,且自身能力也不差的前提下,爲何始終得不到乾隆的信任呢?

劉墉的仕途充滿坎坷

劉墉出生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條件較一般的讀書人優越很多。然而他的科舉之路並不順利,幾次鄉試都未能中舉。

乾隆十六年,31歲的劉墉因父親劉統勳的關係,才獲得了一個恩蔭舉人的身份,次年他參加會試考中二甲二名進士。

或可認定,劉墉若是出生在一般的家庭,那麼他能否考中舉人是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考中進士後,劉墉順利進入翰林院成爲庶吉士,散館後按慣例授予翰林院編修,三年後他獲得乾隆的賞識,被提拔爲從五品的侍講。

如果按照這個路子走,不出幾年劉墉的仕途必然會更進一步。但人算不如天算,乾隆二十年九月,時任陝甘總督的劉統勳,鑑於前線戰事直言退守哈密被乾隆革職抄家。

身在京城的劉墉也被牽連,父子二人入獄。這次教訓對劉墉來說是深刻的,讓他時刻牢記“敏於世,納於言”的聖訓。自此,劉墉的鋒芒被消磨一空。

乾隆對劉統勳還是信任的,不久後下旨寬免,並有意重用。同時從防微杜漸的角度出發,劉墉出獄後被放了外任,擔任安徽學政。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第2張

自乾隆二十一年開始,直到乾隆四十六年,劉墉一直在地方爲官,當過太原知府、冀寧道道員、陝西按察使、湖南巡撫等職。

這期間,劉墉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乾隆三十年,劉墉在太原知府任上時,巡撫和其衷令全省官員給知縣段成功彌補虧空,結果此事被御史參劾。

乾隆得知這一情況後下旨嚴查,劉墉因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按律革職被判極刑。或許是看在劉統勳的面子上,乾隆才網開一面,將劉墉革職充軍。

乾隆三十二年,劉墉被赦回在武英殿參與修書。兩年後劉墉重新回到官場,被任命爲江寧知府。

慶幸的是,劉墉在江寧知府任上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後來民間流傳的關於劉墉破案的故事,大多來源於此。一部《劉公案》讓劉墉的名氣迅速走紅大江南北。

劉墉此後的仕途,引來了一波小高潮,在經歷了21年的宦海沉浮之後,終於位列三品。

就當劉墉大展宏圖之時,劉統勳於乾隆三十八年去世,劉墉回籍守孝三年。再次出山時,以內閣學士之銜出任江蘇學政。

乾隆四十二年,劉墉奉調回京任戶部右侍郎,四十五年出任湖南巡撫,因功晉左都御史,此時的劉墉已經是62歲的老人了。當時擔任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的阿桂只比他年長三歲,而比他小30歲的和珅也已經初露鋒芒。

如履薄冰、無所事事的京官生涯

劉墉的後半生除了短暫擔任直隸總督一職外,都在京城各部任職,當過左都御史、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第3張

乾隆晚期朝政日衰,乾隆皇帝本人剛愎自用、揮霍無度,加上和珅擅權自專,劉墉又夾在阿桂、和珅中間,實在難有作爲,他與摯友紀曉嵐虛與委蛇兩頭討好,日子過得十分不易。

以劉墉的資歷,按說早該入閣拜相。但劉墉鑑於幾次慘痛的教訓,在京爲官期間過於謹慎,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

不僅如此,劉墉還時不時地犯下一些小過錯,比如他擔任尚書房總師傅時,無端曠工,祭祀時又故意失儀。乾隆也是恨鐵不成鋼,幾次訓斥但也無可奈何。

有人說,這是劉墉的爲官之道,他不斷犯下一些小錯誤以求自保。但御史以爲,這種看法並不全面。

究其根源還是君臣之間存在一種不信任感,早在劉墉擔任江寧知府時,由於政績突出獲得大計卓異。

乾隆在引見的時候,批了一條很有內涵的評語“人聰明,可用”。何以乾隆只寫下五個字的評語呢?這同劉墉20多年來時時以謹慎自律有直接關係,以至於乾隆竟然未找出他的弱點與不足。

皇帝不能發現臣子的弱點,這不是一個好信號。在乾隆看來,有弱點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尚未暴露出弱點的人。

劉墉作爲清朝有名的大臣 劉墉爲何始終進不了軍機處 第4張

劉墉在京爲官的時候也是如此,乾隆向來對自己的駕馭能力很自詡,卻不料終其一世也未能看出劉墉的破綻,這樣的人,乾隆怎麼敢重用,怎麼敢把他放在軍機處呢?

嘉慶二年大學士出缺,太上皇乾隆物色人選,發現只有劉墉一人能補缺。但在上諭中又不忘羞辱劉墉一番,諭曰:

“大學士缺出已有數月之久,現在各尚書內,劉墉資格較深,著補授大學士。但他向來不肯實心辦事,行走頗懶,茲固無人可選,令他擢升此任。朕即加恩,務當知過,倍加感激,勿自滿足,勉除積習,以副恩眷。”

在外人看來,這道上諭表明了乾隆對劉墉的不認可。但乾隆和劉墉心裏都明白,這是他們君臣之間的無奈,或許到死這個疙瘩也解不開。

客觀地說,劉墉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官僚,但在當時的背景下,能出淤泥而不染做一個合格的官員已經十分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