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紘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張紘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張紘,歷史上堪有經天緯地之才,可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在我國古典小說裏出現比較普遍,主要用來形容謀略高超之士,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裏,被如此形容的角色一共有四位,這其中既有一代奸雄曹操,也有智聖諸葛亮,還有江東第一謀士張昭。前二者不必多說,實至名歸,張昭雖然有過赤腔之戰時期投降派的表現,但從書中其他的一些情節來看,這個說法還算勉強湊合。除了這三位之外,還有一個人物也獲得瞭如此的“殊榮”。這人是誰呢?可能大多數讀者都想不起來了。

張紘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這個人就是東吳另外的一名謀士——張紘。這個稱呼出現在小說的第十五回,而且說出此話之人是周瑜。小說中對於這個情節是如此介紹的:瑜謂策曰:“吾兄欲濟大事,亦知江東有二張乎?”策曰:“何爲二張?”瑜曰:“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一人乃廣陵張統,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貴禮往聘,俱辭不至。策乃親到其家,與語大悅,力聘之,二人許允。策遂拜張昭爲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爲參謀、正議校尉,商議攻擊劉舔。

如果按照如此的開場介紹,再加上又出現了類似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那樣的“親到其家,與語大悅”過程,很多讀者都會覺得這個張續肯定是與衆不同,才能卓著了。不過,從後面張統的表現來看,這個稱呼擱在張紘的頭上,卻是明顯的言過其實了。張紘第一次在小說中出場,是在第十五回孫策與嚴白虎交戰期間。嚴白虎的弟弟嚴輿陳兵楓橋,孫策打算親自率兵迎敵。這時候張紘說話了:“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這根本談不上是獻策,而是部下對統帥的一種關心。不過這種關心居然還被孫策以“但恐不親冒矢石,則將士不用命耳”爲由給當場拒絕了。一出場就出現這樣一個故事,這與曹操、諸葛亮等人精彩的開場故事比起來實在是差得太遠了,不免讓人對這位被周瑜稱爲“經天緯地之才”的張紘的能耐多少產生了一些懷疑。

張紘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第2張

接下來直到第二十九回,張紘的名字纔再次出現在讀者面前,但他仍然沒有什麼表現。孫策派遣張紘前往許昌上表並留在曹營,他向曹操索要大司馬的官職,卻被曹操毫不客氣地拒絕了,這唯一留在曹營的“經天緯地之才”張統並未發揮任何的作用。孫策死後,曹操打算起兵進攻江東。這時候張紘總算髮揮了點作用,他對曹操說:“乘人之喪而伐之,既非義舉,若其不克,棄好成仇。不如因而善遇之。”於是曹操聽從了張紘的勸告,奏封孫權爲將軍,兼領會稽太守;即令張紘爲會稽都尉,查印回到江東。張紘迴歸之後,又向孫權舉薦了蔡邕的高徒僱用,這一次總算表現出了一個謀士應該發揮的職責。不過,這與“經天緯地之才”尚有一段距離。

張紘下來的表現是在赤壁之戰的前期了,與張昭一樣,他也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張昭、顧雍、步騭等人一起打算勸說周瑜放棄抵抗曹操,結果被周瑜給忽悠回去了,也並未達到自己的目的。張紘最後一次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五十三回。此時孫權正在全力進攻合肥。作爲隨軍的主要謀士,張紘不但沒有爲孫權設計出什麼奇謀奪取合肥,反而因戰事不順而勸說孫權不要輕敵。雖然張紘的建議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論經天緯地之才,張紘的作用似乎遠不止如此。

張紘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 第3張

張紘,雖然在歷史上堪有經天緯地之才,史家陳壽曾經以“張然文理意正,爲世令器”來評論的一位漢末三國時期的傑出人物,在小說之中卻也只有寥寥數筆,性格特徵、主要經歷都是乏善可陳。而作者不經意間也使用了“經天緯地之才”來形容張紘,可到頭來卻是貨不對板,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水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早知如此,不如不要寫上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來形容張紘更爲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