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王政君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外戚和宦官參政一直是伴隨我國封建社會歷史長河中皇權不斷加強的衍生物。翻開二十四史,可以發現,兩漢時期是外戚干政最爲嚴重的時期。但在西漢,就出現了三大外戚豪門:即早期的呂氏、中期的霍氏、晚期的王氏,晚期王政君一族的王氏集團更是最終釀成了王莽篡漢。

作爲身居後位長達61年之久的王政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性呢?對於那個著名的篡漢者王莽,這個親姑姑又是何種態度?叛逆是否是王氏家族的性格基因呢?本文試圖從王政君的成長背景出發,分析其性格因素對西漢後期政局走向產生的影響。

一 家庭出身及成長環境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是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皇太后,漢平帝和哀帝時期的太皇太后。其身居後位時間長達61年,時間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后。

從成帝朝開始,身居太后位置的王政君不斷扶植王家勢力,一度造成外戚專權的局面,最終導致了王莽篡位。《漢書·外戚傳》中對王政君的出身及家庭生活描寫還是比較全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地位出身

父族雖出自齊國貴族,但至王政君之父王禁時期已然沒落,王禁只擔任廷尉史(廷尉的屬吏,秩二百石)這樣的小官,官階低微,不過,相比於之前的呂后,霍氏家族出身平民來看,王政君的出身還算屬於中等以上。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二、成長環境

王禁雖然官職低微,但娶過好幾個老婆,生了四女八男,兒女衆多,王政君排行屬於中間,並且其親生母親李氏因爲嫉妒其他小妾因而與王晉離異,(這在封建倫理道德還未完全形成的西漢時期是合理的)可見,王政君在如此多的兄弟姐妹中間,再加上母親離異的影響,王家不可能嬌慣王政君,因此不會是跋扈、自私的性格,史載:王政君“婉順得婦人道”可見王政君從小應該是較爲溫順的。

三、個人經歷

在王政君18歲入掖庭爲家人子之前,曾被父親兩度許嫁外人,都因外人先死而未能婚配。父親王禁因此爲王政君占卜,占卜結果據說“當大貴,不可言”,她的父親從此以後對王政君另眼相待,大加培育詩書、鼓琴等才藝,爲進宮做了充分準備。

二 性格特徵及表現

俗話說,任何人都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王政君也不例外,雖然史料並不多,但我們從她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她的一些性格特點:

一、對內溫柔慈愛,對外強悍跋扈

王政君的發跡是從當時位居太子的漢元帝劉奭所寵愛的司馬良娣的死開始的,當時雖然劉奭並沒有在意自己的母親爲自己挑選的五位家人子(低等婢女),但由於“政君坐近太子,又獨衣絳緣諸於”因此受到長御和皇后的關注,特此將王政君獻給了劉奭,可見王政君打扮得體、比較有親和力,符合當時統治者的眼光。

後漢元帝登基,因爲寵幸傅昭儀和其子定陶共王,欲立共王而廢王政君所生太子劉驁,也最終因爲侍中史丹的進諫和王政君“素來謹慎”、太子又是宣帝所愛而打消了廢立的念頭,可見,王政君在當時父族勢單力薄的情況之下,由於自身謹言慎行和朝臣的擁護,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其子漢成帝繼位之後,王政君因爲憐愛,遂封自己的兄弟五人爲候,世稱“一門五侯””又欲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苟參也封侯(未果)。後來,又憐弟曼早死,將其子王莽封新都侯。其後,親哥哥王鳳被王章彈劾,王政君即命王鳳“乞骸骨”,自己則“聞之垂涕,不御食”。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第2張

王莽未篡位之時,王政君也處處溺愛,甚至面對王莽改元稱制,也並沒有橫加制止。因此,可以說,在對待自己的親族和子嗣上,王政君非常地慈愛,乃至退讓。同時,王政君又有一些強悍跋扈的性格色彩。

從出身來看,可能遺傳了她母親的一些強悍的性格因素(其母因嫉妒而與其父離異),漢成帝即位後,爲鞏固自身勢力,王政君大肆封侯,並且大力壓制漢成帝皇后許氏家族勢力,先後在建始三年(BC30年)和和平元年(BC28年)以“後宮災異論”打壓許氏,並最終因無子和詛咒後宮將許氏廢黜。

綏和二年,成帝去世,定陶王劉欣即漢哀帝即位,祖母和母家傅、丁兩家勢力增強,及元壽二年,哀帝崩,王政君立即將大權收回,“以莽爲大司馬,立中山王爲哀帝后,是爲平帝,帝年九歲,太后臨朝,委政於莽”,從哀帝時期被打壓的王莽因姑母的提拔地位重新穩固,王氏家族又一次崛起。

爲討王政君的歡心,王莽尊王政君其姐妹三人爲廣恩君、廣惠君、廣施君,並食湯沐邑,另外,“令太后四十車駕巡狩四郊”,姑侄二人權勢達到頂峯。

二、謹慎從事,但缺乏理性

王政君以退爲進,謹慎從事的辦事作風多次保住了王氏家族勢力。史載成帝時期,王章欲推薦中山孝王舅馮野王代替王鳳,王政君聽說,立即讓親哥王鳳乞骸骨,向皇帝謝罪,後“上少而親倚鳳,弗忍廢”,保住了王鳳的地位。

漢哀帝時,傅、丁二氏排擠王氏,王政君也讓王莽避帝外家,乞骸骨而退,在傅、丁氏鋒芒畢露的情況下,保全了王氏勢力。不過,王政君有時卻顯得不太機敏和缺乏理性。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第3張

漢成帝去世,其庶侄哀帝即位,與王政君無任何血緣關係,早在哀帝劉欣被立爲太子時,成帝就不同意劉欣與其母家傅、丁往來,以避外戚。

可是,王政君卻疏忽了這一點,她同意或是默許了劉欣與母家往來,導致了哀帝時期傅、丁二族打壓王氏的局面。另一方面,王政君對王莽的篡位也沒有太多警覺,一味的婦人之仁使王政君過度縱容了王莽,直到發現自己的侄子改朝換代的那一刻,才悲憤地將傳國玉璽投之擲地。

三、擁有強烈的權力慾望,同時堅守底線

任何人對於權力都是嚮往渴望的,王政君也不例外,作爲一個女性,尤其是矛盾錯綜複雜的在統治階級內部,想要生存,並且不被別人壓倒,就必須依靠家族勢力來鞏固自己的權力,畢竟誰也不能永遠指望帝王一時帶給的榮寵。

從漢成帝開始,王氏一族力量壯大保證了王政君的權力地位,這是她渴望得到的。另一方面,王政君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楚,她從未想過要讓王氏代替漢家王朝,王莽改正朔,易服色,王政君仍然依漢家舊制。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第4張

史載王莽即位時,向太后索要傳國玉璽,太后王政君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從王政君對王莽篡漢的態度來看,王政君從來沒有背叛漢家的打算,僅僅把自己當做劉氏的媳婦,這一點她是比較清醒的。

三 對王政君的評價

孝元太后(即王政君)經歷四世帝王,身居後位六十餘年,先後扶持兄弟大封將候,把持朝政,直到王莽篡漢,王政君仍然寄希望於一璽,不願意給王莽,婦人之仁,實在可悲!作爲一個女性,王政君既不像驕恣的傅太后,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可爲母后中的賢者。

但就其作爲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說,她太缺乏足夠的政治敏感性。其最大的失誤,就是過於寵愛王莽,失之愚柔,使其罔上行私,得竊國柄,王莽瞭解其姑母的這個特點,因此處處哄騙,種種欺媚,把元后(王政君)玩弄於股掌之中。

據部分史家猜測,漢平帝就是王莽殺掉的,元后卻沒有追究,後來等到王莽迎孺子嬰而元后仍然不加干涉,稱“攝皇帝”、“假皇帝”而元后不問,徒懷藏一傳國璽,又不想馬上給王莽,這還有什麼用!

王政君是個怎麼樣的人?爲什麼說王政君的性格影響了西漢的命運? 第5張

婦人之仁害了王政君,也害了西漢王朝。因此歷史必須要謹記這個教訓,在權力和國家利益面前,誰的手軟,註定要吃虧,當斷則斷,切不可有絲毫的猶豫。

當然,我們姑且不論一開始漢平帝到底是不是王莽所殺,將王莽篡漢的原因完全歸結於王政君的“愚柔”,筆者也是不能完全認同的。

雖然王政君的“婦人之仁”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王莽,加速了王莽篡漢的進程,不過,單純因爲一個女性的性格過錯就導致歷史的演變,這點是不可靠的。歷史事件的發生往往帶有很多必然和偶然因素,我們在歷史人物分析過程中要客觀公正地評判,斷不能以單純的“女人誤國”而錯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