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隋朝留下的糧食到了唐初還沒吃完?有何依據嗎?

隋朝留下的糧食到了唐初還沒吃完?有何依據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隋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作爲中國古代一個出名的短命王朝,隋朝卻一樁常被拿來貼金的業績,那就是雄厚的糧食儲量。甚至“隋朝糧食到唐朝還沒吃完”的說法,亦常被津津樂道:我大隋朝別看短命,可就是有錢啊!

這種說法靠譜嗎?首先,從技術角度說,隋朝年間,正是中國古代糧食倉儲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以考古發掘的隋朝含嘉倉爲例,這個倉庫以紅燒土做成窖低,窖低壁部上塗有兩毫米的防潮層(桐油材料製成),防潮層上還鋪有木板與乾草。糧倉的防腐防潮技術大大提升。這倉庫裏的糧食,倘若從隋末放到唐初,食用是沒問題的。

隋朝留下的糧食到了唐初還沒吃完?有何依據嗎?

而這“唐朝人吃隋朝糧食”的說法,也絕非空穴來風。貞觀十一年唐朝名臣馬周就曾感言:“(隋朝)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單這一地隋朝倉庫的糧食,就叫唐王朝受用到“貞觀盛世”年間。如此奇景象,參考隋朝巔峯年間的“富庶”,必須說,只是小兒科。

在完成了一統南北大業後,又經過隋文帝近二十年勵精圖治,蒸蒸日上的隋王朝,耕地面積已突破五千五百萬頃,高速發展的農業生產,很快爲這新興強國積累了鉅額財富。單看《隋書》裏記載的隋煬帝各類“活動”,動輒就是“營費巨億萬”。唐朝貞觀年間,高昌王宇文泰覲見唐太宗,看過了“貞觀之治”的繁華後,卻淡淡吐槽了句“非復有隋之比”。您這“盛世”,比隋煬帝的“大活動”差遠了。

而比起隋煬帝的各類“大活動”,隋朝“炫富”炫到更深入人心的,就是其雄厚的糧食儲量。從隋文帝年間起,隋王朝就大修糧倉,到了隋煬帝時代,各類糧倉常見震撼場面:洛口倉有3000個窖倉,每個窖倉可裝糧八千石。回洛倉“週迴十里,穿三百窖”。這類規模的大糧倉,遍佈隋朝北方要地。單洛口倉和回洛倉這兩地,儲糧就在兩千萬石以上,相當於七百年後,元王朝歲糧收入的近一倍。

而且,這一類“大塊頭”的糧倉,在隋朝的鼎盛年代裏,幾乎是處處糧滿倉。甚至遍佈隋朝民間各地,專用於荒年自賑的義倉,儲糧都接近一千萬石。如此“家家戶戶糧滿倉”的盛景,也叫《貞觀政要》發出感慨:“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甚至幾百年後,元朝史學家馬端臨,也對這“五六十年糧食吃不完”的富庶,一聲隔空讚歎:“古今稱國內之富有者莫如隋”。短命的隋朝,卻是多少後人羨慕的“土豪”。

那麼問題來了,“土豪”到“五六十年糧食吃不完”的隋朝,怎麼僅僅三十八年不到,國家就玩完了呢?這常拿來給隋朝“貼金”的糧食問題,就能給出一個實在答案:隋朝糧食這麼多,老百姓卻吃不着。

就以理論上最該用在老百姓身上的“義倉”儲糧爲例。這本來應該讓老百姓“自賑”的義倉,在隋文帝年間時,就打着“防止老百姓浪費”(百姓之徒,不思久計,輕爾費損,於後乏絕)的名義,將其管理權交給各地州縣。到了隋煬帝年間時,義倉的糧食更大量被挪用,“自賑”?幾乎空談。

而那些物資雄厚的大型糧倉,對於隋朝的草民百姓來說,更是可望不可及。隋朝對於倉庫的管理和糧食的使用,有着嚴格的法律。這在和平時期沒有問題,但到了非常時期,所謂“嚴格管理”,卻成了苛待盤剝百姓的藉口。

比如隋煬帝討伐高句麗的戰事打響後,賦役沉重的隋朝大地,又遭到天災肆虐,雖然各大倉庫的糧食儲量依然充沛,可是“吏皆懼法,莫肯賑救”。哪怕好些地方“皮葉皆盡”,也就是樹皮樹葉都叫饑民吃光了,當地官員想的,卻是要守好寶貴的糧倉,別讓這香噴噴的糧食被百姓拿走。大災時地方官“閉倉不恤”的記載,見諸隋末各類史料。

所以,也就有了隋末年間,那匪夷所思的怪現象:一邊是隋煬帝歌舞昇平,各種飲宴活動,把鞠文泰等“來客”們看花眼,一邊是各大倉庫“猶大充韌”,富足到令人眼熱;但另一邊,卻是“百姓廢業”“無以自給”,眼巴巴盼着糧食救濟。但好些人到死看到的,卻是那些“富庶”糧倉,永遠對他們緊閉的大鐵門。

如此死攥着糧食不撒手的做法,也叫隋王朝嚐到了苦果。待到隋末農民戰爭爆發,起義烈火燃遍天下,那些見證了隋朝“富庶”的各地大糧倉,更給短命隋朝送來神助攻:各地反隋大軍的重要戰略目標,就是搶奪糧倉:著名的洛口倉和回洛倉,成了瓦崗軍的囊中之物;黎陽倉成了竇建德的重要家底;而永豐倉卻是唐高祖李淵取天下的關鍵本錢。這些“糧滿倉”的倉庫,非但沒成爲隋朝的基石,反而做了亡國的火藥桶。

甚至,各地的反隋大軍,一個常見的拉隊伍套路,就是“開倉大賑饑民”。瓦崗軍“開倉資民所取”,羅藝“開倉以賑窮乏”,唐高祖李淵“開倉大賑饑民”,“人氣”也就迅速聚斂起來——隋朝一座座緊鎖的糧倉,斷送的正是天下民心。

對照如此情景,雖然後人常津津樂道馬周那句“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但他這一段論述裏,另外一句話,才更有警示意義:“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再巨大的國家財富,如果不能讓百姓受益,終究,將是敗亡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