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禁軍一定要楊貴妃的命,背後什麼原因呢?

禁軍一定要楊貴妃的命,背後什麼原因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爆發初期,唐玄宗李隆基根本不信自己寵愛的大胖子安祿山會起兵反唐,直到安祿山連下數城才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匆忙調遣唐軍抵擋,卻沒擋住,眼看叛軍就要打到京城了。

於是李隆基帶着心愛的楊貴妃和皇子皇孫、妃嬪宗室、心腹干將逃往蜀地。誰知到了馬嵬坡這個地方,護送的禁軍們不幹了,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率領下發動兵動,殺死楊貴妃的兄弟楊國忠,並以“六軍不發”逼李隆基縊死了楊貴妃。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爲啥禁軍一定要楊貴妃的命呢?原因有二。

禁軍一定要楊貴妃的命,背後什麼原因呢?

一爲泄憤。

禁軍們認爲,安祿山之亂是由楊氏一門造成的。自打楊貴妃得寵,楊氏就成爲了頂級名門,她的兄弟姐妹們個個得到皇帝的特殊恩遇,人人過着荒淫糜爛的生活,耗費無數民脂民膏。

尤其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李林甫之後成爲大唐宰相,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在任期間妒賢忌能,驕縱跋扈,加深了唐王朝中央與地方節度使之間、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

因而禁軍們視楊國忠爲國賊,第一個殺的就是他。但光殺他還不夠,禁軍們宣稱“賊本尚在”,認爲楊貴妃纔是楊氏禍亂朝綱的本源,必欲殺之而後快。

二爲政治鬥爭。

表面看,馬嵬之變是自然發生的,實則不然。其實也不只是馬嵬之變,幾乎所有起自低層的兵變、政變實際上都有更高層的人在操縱。

馬嵬之變的幕後操縱者則是太子李亨。李隆基年輕時候是位明君,隨着年紀的增長日漸昏庸,當他的兒子是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他曾一日殺三子,其中還包括被立爲太子的李瑛。

因而後來被立爲太子的李亨過得戰戰兢兢,又與楊國忠一黨是政敵,數次險些失去太子之位,對楊家和父親李隆基的意見都很大。正是他說動了陳玄禮發動兵變,非要除掉楊貴妃,是擔心她事後報復。

李隆基要真想救楊貴妃也很簡單,只要他傳位於李亨,楊貴妃對李亨及陳玄禮等人就不會有什麼威脅性,那麼他們也不會非要楊貴妃死。給父親留朵解語花,也算是李亨的孝心了。

但李隆基比李亨想的更爲心狠,再喜歡楊貴妃也比不上皇權。在禁軍們逼迫他殺楊貴妃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這是衝着皇位來的,很快做出選擇,並以此再次搏得陳玄禮的忠心。

李亨就等於是事敗了,不敢再與父親同往四川,怕被幹掉。父子二人分道揚鑣,楊隆基繼續西行,李亨前往朔方軍大本營靈武,隨後在靈武稱帝,遙尊李隆基爲太上皇。

所以,楊貴妃之死,既是因爲禁軍們的泄憤,也是因爲李隆基和李亨父子兩人爭權鬥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