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承乾貴爲太子還要謀反,背後是什麼原因?

李承乾貴爲太子還要謀反,背後是什麼原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後就被立爲太子,李世民對他期望非常高,李承乾本身也非常聰明仁孝,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前途光明的儲君,卻偏偏要去謀反,最後落得個被廢的下場,這是爲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李承乾是李世民與長孫氏所生,自小就聰明伶俐,被封爲中山郡王,深得夫婦倆的喜愛。626年,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即皇帝位,同年,年僅八歲的李承乾當仁不讓的被冊立爲太子。

李承乾貴爲太子還要謀反,背後是什麼原因?

史書描述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說白了就是英俊挺拔,仁義孝順而且聰明仁愛,可以說是非常之高的評價。李世民爲了把他培養成爲一個千古名君,讓全國最頂尖的學問大師做他的老師,如名臣張玄素,儒學大師孔子後人孔穎達,史學家于志寧,還有宰相房玄齡,魏徵都曾做過太子的老師。

除此之外,親人的榜樣作用也是巨大的,父親唐太宗是歷史公認的明君,母親長孫皇后也是有名的賢德皇后,舅舅長孫無忌文韜武略官至吏部尚書,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些人對李承乾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而且唐太宗愛子可以說是世人皆知,往往太子生病,太宗就去爲兒子祈福,太子病癒,太宗就會予以賞賜,太宗還生怕兒子上課辛苦,特意叮囑老師不要安排太多課程。而李承乾也確實是個好同志,他尊敬師長,團結兄弟,一直以三好儲君、天才少年的光輝形象示人。

李恪

然而這位含着金鑰匙出生的皇位繼承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也天性好玩,可這些老師們卻一點不給面子,動不動就來個“犯顏直諫”,言辭激烈,批評指責毫無顧忌,而且容易把小錯誤放大。長此以往,正常人也得憋出點病來。李承乾呢?他的“病”就是喜歡男寵,據《唐書》記載,當時有一名十幾歲的太常樂人,容貌俊美,能歌善舞,李承乾非常寵幸他,然而紙裏包不住火,這事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大怒,立即處死了這個男寵,還將有一切有關聯的人一起處死。

李承乾非常傷心,做了那個樂人的塑像放在府中命人早晚祭拜,他認爲是李泰告的密,由此對李泰更是心生憤恨。此時四子李泰已然成人並受到唐太宗的偏愛,這導致了他漸漸對皇位有了想法,開始處處針對李承乾,拉攏朝臣結交朋黨,在朝中漸漸形成了一股廢儲勢力。

其實,雖然李承乾多少有一些小毛病,但是李世民從來沒有易儲的想法,直到李承乾開始自己作死。643年,李承乾因爲忌憚李泰,在暗殺失敗後,與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起兵逼宮謀反,結果事情敗露。唐太宗極其痛心而又憤怒,直到此時,他還不想廢掉太子,因爲這是他最愛的兒子,花費了無數心血與精力培養的儲君,現在又讓他如此失望。

終於,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李世民下令將太子李承乾廢爲庶人並貶往西南地區,一年之後,李承乾死在黔州,僅二十六歲,李世民以國公之禮將他下葬,爲之罷朝。根正苗紅的李承乾若知道自己最終是這樣一個結局,不知他當初還會不會那麼任性妄爲,以致樂極生悲。

李承乾的謀反對李世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爲李世民就是通過弒兄逼父以獲得的皇位,他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後代出現同樣的事情,而如今彷彿歷史重演一般,這簡直就是個噩夢。晚年的李世民變得昏聵,他開始追求長生,服食丹藥,這與李承乾事件不無關係,也是導致他五十多歲就死亡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