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李承乾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李承乾,是李世明親自冊封的太子。李世明對李承乾可以說是百般寵愛。可就是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位置穩得不能再穩的太子爺,最終還是走向了謀反之路,導致自己被廢。那麼,在他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母親去世

李承乾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爲是有一個轉變的風格的,而時間節點就是在貞觀十年,也就是他母親去世的這一年。

李世民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冊封年僅8歲的李承乾當太子。據史書記載,當時的李承乾可是一個聰明機警、仁厚孝順的三好少年。

而在貞觀三年,李承乾的老師李綱因爲腿腳不好,年僅11歲的李承乾就親自去攙扶自己的老師,並對其恭恭敬敬,後來李綱病逝,李承乾還親自爲李綱立碑。

李世民本來就對自己的嫡長子關愛有加,又見他如此仁孝,於是對他更加好了。貞觀四年,李世民下令,讓李承乾跟着他一起聽官員上訟,還讓官員如果對尚書省的判決有什麼不滿,都可以去東宮找李承乾決斷。此時的李承乾連12歲都還不到,就已經被李世民當作儲君來培養了。

後來幾年的時間裏,李承乾數次監國,也多次受到李世民的考驗,不過他每一次都能完成的相當漂亮,讓李世民和百官對他讚不絕口。

然而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病逝,李承乾用盡了一切辦法,不管是尋醫還是祈福,最終都沒能救回長孫皇后的命。這一年,李承乾不過17歲,從這以後,李承乾的所作所爲就跟以前大相徑庭,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第2張

劣跡斑斑讓李世民失望

如果說貞觀十年以前的李承乾,是一個備受期望,德才兼備的好儲君,那麼之後的李承乾,所作所爲可以說是不堪入目,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就是在作死。

第一件事,就是太子李承乾遊獵無度,開始荒廢學業。以前的李承乾可是相當的勤奮好學,李世民也恨不得讓天下所有名士都給李承乾當老師。可李承乾現在卻沉迷玩樂,而太子府的官員張玄素多次勸諫他他也不聽。

第二件事,就是李承乾圈養男寵。一國儲君圈養男寵,這種有傷風化事要是傳出去,不論是老百姓還是周邊的一些國家,聽到不得把大唐皇室給笑話死。李承乾十分寵愛太常寺的樂童稱心,不僅如此,李承乾還被兩個道士用一些旁門左道給迷惑住了,對兩人百般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後,直接下令處死了稱心和兩個妖道。李承乾在稱心被處死後,還嫌自己作死作的不夠,竟然在自己家中對稱心進行祭奠,哭的那叫一個慘,還私下給稱心封官爵立石碑。

第三件事,李承乾可以說是玩的相當前衛了。他和自己的親信假扮突厥人,學突厥人的穿着,說突厥人的話,還學突厥人用佩刀割羊肉吃。這些玩完了,李承乾還覺得不過癮,還對身邊的人說,如果有一天他當了皇帝,就親自率領數萬鐵騎在金城西邊狩獵,然後披頭散髮做突厥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居然會從一國之儲君嘴裏說出,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了。

不止這些,李承乾還有迫害忠良、奢靡、謀殺親弟等劣跡,自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病逝後,李承乾可以說是沒有做過一件對的事。他的這些所作所爲,都被李世民看在眼裏,換作是誰,都會對他感到失望吧。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第3張

李世民失敗的教育方式

李世民當皇帝自然是沒的說,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可是他在對李承乾的教育上,可以說是失敗之至。

他對李承乾的教育,採用了一種極其矛盾且失敗的方法——過度溺愛和過度磨鍊。這兩種隨便一種都會對子女造成不好的影響,更何況兩種一起上了。

李世民之所以這樣,和他自己本身有着極大的關係。李世民心中最大的擔憂,就是怕自己的兒子像他一樣,殺兄弟,逼父親。李承乾作爲他的嫡長子,在年幼時有展現出了一些不凡之處,他自然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擁有他一樣的才能,又能不染上他的那些缺點

上文我們說到,長孫皇后的去世,對李承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貞觀十年後李承乾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可這件事對李世民同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已經失去了最愛的女人,他就更不能失去他們的兒子。

李承乾不學無術,李世民忍,讓老師繼續開導他;李承乾圈養男寵,他把男寵殺了,不讓李承乾接近這些人,李承乾祭奠男寵打他的臉,他也忍;李承乾扮裝突厥人,說出大逆不道的話,他也忍,讓老師規範他的行爲;李承乾迫害忠良,謀殺胞弟,他也能裝作沒看見。

李承乾犯錯的時候,李世民對他最大的處罰就是罵了他,而且罵他的話還是從一個官員口中傳出去的,這個官員後來還因此被流放了。然後,就是讓老師去教他,去試圖把他拉回正軌。

此等溺愛,竟然會發生在太子的身上,李承乾做的這些事,放到其他大部分王朝,都足夠讓他被貶甚至直接殺頭了。

而李世民對他的磨鍊,則是在於皇位的考驗和他身邊的太子府官員。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的那年,李世民把二皇子李泰留在了京城內,他也是獨孤皇后所生,本來該去就藩的李泰,因爲母親去世而被父親憐惜,留在了京城。

李世民對老二李泰的寵愛也是出了名的,很多時候甚至會比寵愛太子還多。這裏面既有他作爲父親對兒子的愛,還有一部分,就是對太子心性的磨鍊。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爺李承乾,爲何要起兵謀反? 第4張

貞觀十三年,好巧不巧,李承乾從馬上摔下來,把腿摔瘸了,從此落下了殘疾。他是一國之儲君,要是腿腳不便,豈不是讓人笑話?

李承乾心裏便開始有些自卑了起來,同時也開始變得叛逆。李世民把自己身邊近乎所有的名臣名士都派給了李承乾,讓他們去教導他。可是這些所謂的名士,對李承乾的教育有些過於偏激。

李承乾只要一個地方沒聽他們的話,他們便會立刻上書奏摺,對李承乾嚴加批評,將其形容爲秦二世胡亥之流。孔穎達、張玄素等人更是直接當面批評太子,言辭犀利。

這些名士的教育顯然是不適合李承乾的,而李世民卻沒有發現自己兒子心理的變化,依舊“磨鍊”着他,對李泰多加恩寵。而李泰也是個狠毒的人,他在背後煽風點火,說跛腳之人不可能坐上皇位,進一步摧殘李承乾的內心。

最終,李承乾被李世明這種極端且失敗的教育方式逼得崩潰,他率衆衝進皇宮,試圖逼宮。可李世民在這方面經驗頗深,李承乾的逼宮被現行察覺到,最終李承乾逼供失敗,被李世民拿下。

結局

儘管李承乾逼宮造反,可李世民依然捨不得殺他。他最終決定將李承乾貶爲庶民,流放在外。失去了自己深愛的兒子之後,李世民變得心力交瘁。而李承乾在失去了太子之位後,也變得鬱鬱寡歡,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李承乾的悲劇,一個是他自己不爭氣,但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種家庭教育的失敗,李世民縱使名垂千古,在面對李承乾時,也只是一個失敗的父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