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身懷六甲的武則天在與唐高宗李治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當季命太醫產婆接生,不多時,武則天誕下第二子,是爲李賢。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賢即被高宗封爲潞王,後太子李忠被廢,其皇兄李弘被立爲太子,李賢遷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與幽州都督,龍朔元年改封爲沛王。

李賢從小與其皇兄李弘一同成長,但其才華遠超皇兄李弘,才思敏捷,其行爲舉止頗具大家風範,深得高宗李治的欣賞與喜愛。

上元二年,年僅二十三歲的皇太子李弘猝死於出行洛陽途中,武侯悲痛不已。後李賢被立爲太子。因其在太子位期間才能突出,不僅多次在高宗和武后離國期間獨自監國,更是招募其有能之士爲其編纂多部名著,其中就有“初唐四傑”中的王勃,頗受文武百官的稱讚。

李賢是皇太子、也是武后衆多子女中唯一一個敢與其對抗的皇子,他集合朝中有能力的大臣暗中籌備,等待時機,再將武后等勢力一舉殲滅。首先便暗中派人殺害了當時頗受武后賞識的江湖術士明崇儼,卻不料此舉引起了武后的懷疑派人查了太子府並且人贓俱獲。

武后派人嚴查此案,高宗李治因其李弘之死已是悲痛萬分,不想再痛失第二子便出言勸阻,豈料武后已是下定決心要懲治李賢等一黨並未聽信高宗的勸阻而罷手。

李賢由此被貶爲庶人,永淳二年被流放至巴州,文明元年被武后賜死。

上官婉兒與李賢

上官婉兒,一個一生充滿了坎坷與傳奇的女子。她的祖父上官儀因爲擬寫了廢后的詔書而被武則天嫉恨,從而導致家破人亡。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第2張

而那時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本應該是身份尊貴的當朝宰相的孫女,大家閨秀,一生嬌生慣養的她;卻淪爲了罪臣之女,與母親一同入宮做牛做馬。

可幸運的是上官婉兒的母親並未因此而忽略了對婉兒文學造詣上的教育,再加上上官婉兒天資聰穎,過目成誦,使得上官婉兒的文采極佳。

也正因爲這樣,14歲的上官婉兒被武后所賞識;因得一首《彩書怨》得到了武后的賞識,也改變了上官婉兒的命運。

從此跟在武則天身邊的上官婉兒漸漸地得到了武則天的信任,也因此結識了太子李賢。

當時豆蔻年華的上官婉兒遇到了天資聰穎文武雙全的太子李賢,難免不會春心萌動,而李賢,對於這樣一個出口成章的才女,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這樣看來,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愛情故事;可遺憾的是,他們身處在皇宮——一個權力的漩渦。

而二人又在不同的陣營,甚至連最後廢黜太子的詔書亦是上官婉兒起草的。

當然,上官婉兒與太子李賢的故事也未必是我們想象的那般,或許她們只是單純的敵人;而那些求而不得,思念成癡的故事,只是後人所臆想出來的。

可無論如何,無論上官婉兒與李賢到底是不是相愛,是不是互相欣賞現在我們也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最後李賢被一封上官婉兒親自起草的廢太子的詔書廢黜。

而上官婉兒亦成爲了李賢的弟弟李顯的昭容。

李賢是怎麼死的

李賢的死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從他降生在皇家那一刻,是從他被唐高宗所賞識喜愛的那一刻,是從他被封爲太子的那一刻就註定了的必然。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第3張

生在了皇家,成爲了皇子,之後又成爲了太子,甚至於曾經離龍椅只有一步之遙的他是幸運的;可他也是不幸的。

他生來就註定了要被捲入權利爭鬥的漩渦中,即便他不願;可是那唯我獨尊的皇權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無動於衷呢?

他不能,因爲李賢只是一個凡人,所以他要竭盡全力的爭奪,甚至不惜與自己的母親爲敵,但可惜的是上天並不眷顧於他,所以他失敗了。

曾經他幸運的成爲了太子,只要他的父親唐高宗一死,他就可以成爲這天下最爲尊貴的人。

卻也不幸的要與自己的母親兄弟爭個你死我活。

當初李弘的死給了李賢一個巨大的機會使他成爲了太子,而李賢的母親如果是其他人的話,或許他最後不但不會死,天資聰穎的他甚至會成爲一代名君。

但可惜的是,他的母親是武則天——一個可以爲了權力骨肉相殘的女梟雄。

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這就導致了李賢母子二人互相忌憚猜疑,爲了皇位骨肉相殘,最終被自己的母親忌憚逼至於巴州自盡身亡。

誠然,也有人說李賢其實是被當時的宰相裴炎爲權所逼。

可不管怎麼說,李賢的死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爲一個“權”字!

李賢墓

高宗死後武后把持朝政,專權專政,更是隨意廢黜皇帝,將僅在位一個月的中宗李顯廢除,改立睿宗李旦。並派人逼死李賢,李賢死後,武后曾於洛陽顯福門舉行哀悼,以表達自己痛失愛子之情,但知情者皆不以爲然。

太子李賢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 第4張

李賢死時窘境淒涼無比,睿宗在位次年也就是垂拱元年,武則天由於內心的不安與歉疚 便下令恢復李賢的雍王身份,但還是沒有將李賢的屍骨接回長安。到了神龍初年,中宗李顯再次復位,因念其手足之情,不忍兄長屍骨遺落他鄉,派人將李賢的棺木從巴州迎回了長安,並追封司徒官爵,以親王的身份陪葬乾陵。

到了唐睿宗再次繼位,景雲二年也就是公元711年,睿宗下旨追加已故皇兄李賢皇太子身份,賜諡號“章懷太子”,並將太子妃與其合葬進章懷太子墓中。

章懷太子墓於1971年被髮掘,位於乾陵東南約3公里處,其墓室保存相當完好,墓壁之上繪壁畫50多幅,繪畫內容及水平都顯示出了唐朝時期的超高水平,墓內也一併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與陶俑。然而比較遺憾的是章懷太子墓也沒能倖免於盜墓賊的洗劫,其中丟失的非常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已不可追究了,所幸墓室並未遭到什麼強有力的破壞,還是保存了一些比較大件的文物,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到如今我們來反觀李賢的一生,也算是集萬千榮譽與不幸於一身得太子了,他的父親母親以及兩個弟弟都曾登上皇位,其妹太平公主更是名垂歷史,哥哥李弘死後也被追封爲孝敬皇帝,只有他雖曾爲太子卻被貶爲庶人,最終客死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