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單獨給自己建一座陵墓?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單獨給自己建一座陵墓?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身上總是有着說不完的祕密。載初元年,六十多歲的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爲周,改洛陽作爲首都。想想普通人六十多已經是準備頤養天年的年歲了,武則天依舊野心勃勃,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武則天爲何不單獨給自己創建一座陵墓,而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機!

武則天在位時也是勵精圖治,直至晚年纔有所懈怠。神龍元年,武則天不再關心政事,大權逐漸集中在武皇的男寵張家兄弟手中。得權後的張家兄弟愈發飛揚跋扈,連太子李顯的後代都敢明目張膽的殘害。此舉引來李氏宗族及擁護李氏王朝的大臣們的反感,遂發動政變,逼迫武皇退位,傳位給太子李顯,史稱神龍政變。

同年十一月,一代女皇隕落。武則天死前,曾召集自己的兒子女兒們商議後事,明確指出自己要去掉帝位,和丈夫李治合葬乾陵。聽着是不是還挺合理的,覺得武則天最後好像性情大變了一樣?其實其中大有文章。

合葬乾陵非常不合理。按規矩講,武則天是李治的妻子,古代遵從男尊女卑,處於卑位的武則天不能讓已經下葬且處於尊位的李治開陵。也就是說合葬不符合古代下葬的規矩,若皇后先死,皇帝可以要求與皇后合葬;若皇帝先死,皇后不能要求讓皇帝開陵合葬。

李顯和大臣商議此事時,大臣們紛紛表示以皇帝身份厚葬可以,以皇后身份合葬不行。曾有大臣給出建議,讓李顯在乾陵旁另尋一風水寶地,給武則天新建一陵墓,既得從葬之儀,又成固本之業。但是被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拒絕了。

武則天是女帝,她完完全全有能力給自己重開一座陵墓,但她偏偏要以皇后的身份和李治合葬。武則天不會不知道其中的悖論,但她堅持要這麼做,理由是什麼?

這可能要從武則天稱帝說起。武則天稱帝之前已經是掌控了朝堂,李治懦弱,事事都要經過武后同意纔去執行。李治死後,李顯繼位,在母親的壓迫下他也只是個傀儡皇帝。而後武后對李顯不滿意,廢了他的帝位,將皇位給了李旦。之後李旦也被武則天拉下皇位,自己登臺稱了帝。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單獨給自己建一座陵墓?

武則天此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女人稱帝是前所未有,拉自己兒子下臺更是聞所未聞。李氏不滿,大臣們也不滿。對於這些不滿的聲音武則天是擡高武氏、動用酷吏,將他們一一處決。武則天的奪權路上有了太多的犧牲品。

林語堂的書中對武則天的厲政做過統計,僅是來俊臣一人手中喪命的大大小小官員近兩千人,若再加上官員的宗族,這個數字可能逼近萬人。被迫害的官員上至宰相大將軍,下至普通官員。還有因她挑起的武黨、李黨之爭中喪命的人數。

當然武則天在位時功績還是很多的,爲之後的開元全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唐朝在她手中,經濟持續發展,收復安西四鎮,擊退突厥等外族來犯。唐朝人口在此期間幾乎能增長一倍。另外她先創武舉,後來與科舉一起被人們稱讚。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在她手中均有發展,加強了中國與外鄰國家之間的聯繫。

她或許想到自己拉了那麼多仇恨,死後必會遭人憤恨。如果自己單開一陵,可能會是像她對待宰相郝處俊那樣下場。武則天當過皇后,也做過皇帝。一生尊貴如她如何能忍受自己死後被掘墳?和李治合葬就能避免這樣的後果。

武則天爲什麼沒有單獨給自己建一座陵墓? 第2張

李治是正統皇帝,武則天最後也將皇位還給李氏了。以皇后身份和李治合葬後,即便有人怨恨武則天,也不會有人敢公然開掘李氏皇帝的陵墓。

事實如她所願,李顯親自互送武則天棺槨會長安,給了母親一個隆重的葬禮。神龍二年五月,乾陵的墓門打開,武則天與李治合葬。

武則天合葬乾陵後,果然相安無事,幾千年來乾陵穩固如初。既沒有大臣報復,也沒有盜墓賊盜墓,即便是現在乾陵裏面是什麼樣也不得而知。武則天還爲自己立了一座無字碑,學界對此的解釋衆說紛紜,真實寓意如何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