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夏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夏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夏姬出身於一個帶有神祕色彩的諸侯之家,她的父親是鄭穆公,名字叫做“蘭”,關於他的故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鄭文公有一個賤妾名叫燕姞,夢見天使給她一支蘭花,說:"我是伯鯈,是你的祖先,把蘭花送給你的兒子吧。蘭花有國香,佩帶着它,別人愛你就像愛蘭花一樣。"不久,文公見到燕姞,竟也送給她一支蘭花而讓她侍寢。燕姞大概想到那個古怪的夢,以爲一定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了吧,便把那個夢告訴了文公,還說:"我地位低賤,如果僥倖懷了孩子,別人不相信的話,我能用蘭花當作爲信物嗎?"文公說:"好。"燕姞生了穆公,取名叫蘭。所以後來稱婦人懷孕爲"夢蘭"。

春秋之世,衆多國君的女兒尤其是美貌如花的女兒大多不是嫁給了周王就是嫁給了諸侯或是諸侯的兒子,可夏姬偏偏是個例外。

夏姬本是鄭穆公的女兒,雖是庶出卻也貴爲一國的公主。按說鄭穆公本身就是其父鄭文公的賤妾所生,他應該不會歧視這個同樣庶出的女兒,可不知爲什麼他就是把這個女兒嫁入了一個比鄭還小的國家陳國,並且是嫁給了陳國一個普通的大夫夏御叔。

除了家業,夏御叔還給夏姬留下了兩樣財產,一個是兒子夏徵舒,一個就是“夏姬”之名。夏御叔活着的時候夏姬應該是一個知足而快樂的貴婦,大夫之家也已足夠她養尊處優,讓她可以一邊哄着年幼頑皮的徵舒,一邊在自然的陽光下舒展自己的天生麗質或是在輕拂的帷幕內保養自己吹彈可破的肌膚。

2、同時擁有三個情夫

說起來,夏姬這三個同時存在的情夫可是頗有來頭的,他們是陳國最有權勢、最有地位的陳國國君和手下兩個最具權勢的執政卿。

關於這段穢史《詩經·陳風·株林》曾經有過毫不隱諱的表述:

“胡爲乎株林?從夏南兮?匪適株林,從夏南兮!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株林是夏南也就是夏徵舒的封地,夏姬平日就居住在那裏,她的三個情夫也就頻繁地往來此處與夏姬幽會。

《左傳·宣公九年》記載: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祖服以戲於朝。泄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日: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之,公弗禁,遂殺泄冶。”

泄冶無疑是陳國少見的一個赤膽忠心的臣子,對君王能陳利害且敢陳利害,但終於在陳靈公的陽奉陰違和佯裝不知中被兩個無恥小人所殺。

3、被羞辱的兒子忍無可忍

宣公十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飲酒於夏氏。公謂行父曰:‘徵舒似女。'對曰:‘亦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廄射而殺之。二子奔楚”。

一切都彷彿來得很快,似乎只是因爲一句玩笑就有了陳候被殺二子奔楚的結局。其時的徵舒已經成年,夏姬與三人的淫行只是發生在夏御叔過世之後,徵舒的身世不存在任何疑問,可這三個人卻公然拿夏徵舒身世開玩笑。當時的場面是這樣:陳國國君對儀行父說:夏徵舒像你,儀行父對國君說:不不,夏徵舒更像你!

這句話放到現在,我不知道有幾個人能忍住不爆發?但夏徵舒竟因爲一句“徵舒似女(汝)”而動了弒君的念頭,應該說只是爲了尊嚴,爲了自己,也爲了母親的尊嚴。

徵舒弒君之後,夏姬的心情一定是極度灰暗至爲恐慌的,但她不是因爲擔心兒子將會討伐她的淫行,而是擔心兒子的命運。果然,第二年的十月,楚人便入陳殺死了夏徵舒,而不情願的陳人也被迫重新接納了孔寧和儀行父這兩個奸惡之徒。

4、在楚國被當成玩物

但夏姬卻在承受着失子之痛的同時結束了她的陳國歲月,她被楚莊王帶入了楚國的都城。徵舒是夏姬唯一的孩子,是夏御叔死後她唯一的夢想和希望所在,如果不是爲了保全徵舒,夏姬也許不會落到萬人唾罵的地步,但徵舒之死又的確是因她而起。

正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面對徵舒之死,夏姬怎能不有萬箭穿心的痛楚?楚人入陳的理由是“討有罪”,“有罪”者就是弒君的夏徵舒。但夏姬與陳國戡亂有何干系?殺死徵舒又帶走夏姬,楚人的醉翁之意當然絕不僅僅在於一個酒字。

入楚之後的夏姬又成爲楚國君臣爭逐的對象,從國君到公子無不對其垂涎欲滴,最終獲得這件“戰利品”的襄老戰死後,他的兒子黑要又在父親屍骨尚未迴歸故國之時便毫不忌諱頂着“不孝”之名迫不及待地強迫夏姬順從自己的淫慾。

夏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但此時,一個人的出現讓夏姬完成了自己人生最華麗的轉身,讓她從此與淫亂的生活絕緣,讓她從此可以享受歲月的靜好,讓她從此找到了人生最溫暖的懷抱。從此找到了人生最溫暖的懷抱。這個人就是此前曾經在楚國君臣面前極力詆譭她的申公巫臣。

5、讓人難以置信的真愛

巫臣出身於楚國宗族,又名屈巫,字子靈,曾爲楚國申縣的地方官,故曰“申公巫臣”。《左傳》中巫臣與夏姬的關聯始於楚討陳夏。夏姬入楚後莊王欲納之,巫臣反對說攻打陳國是爲了討伐有罪的人,而一旦納了夏姬就變成貪圖美色,對君王的名聲不利。

巫臣說她是個不祥的人,說子蠻、御叔、靈侯、夏南之死和孔寧、儀行父之奔甚至陳國的覆滅都應歸罪於她,他好像絲毫不爲她的美色所動。

也許他說的是真心話,那時的他真的認爲這個美麗的女子就是一潭深不見底的禍水,不但殺夫克子還會導致國家的覆亡;也許他說的不是真心話,而是以一見鍾情的方式愛上了這個不得已任人擺佈的不幸女子,他的話只是在情根深種的狀態下以雄辯之辭爲自己未來可能的婚姻排除勁敵。

《左傳》未記夏姬歸鄭的具體時間,但總歸與襄老之死相去不遠。從宣公十二年(前597年)襄老戰死到成公二年(前590年)巫臣與夏姬終於聚首,這中間相隔了七年之久,夏姬至少等了巫臣四五年是沒有問題的。

當若干年後,身爲楚國重臣的巫臣踐履前言帶上全部家產借聘齊之機爲夏姬棄官逃國私奔入晉時,連僅是路遇的申叔跪都發現他眉宇間閃爍着隱藏不住的“桑中之喜”,畢竟愛情是無法掩飾的!

巫臣進入中原強國晉國之後即被封爲邢大夫亦標誌着晉人對他的看重。巫臣對楚國可謂有大功,正如楚共王所評價:“其自爲謀也則過矣,其爲吾先君謀也則忠。”

他與楚國本也可以就這樣再不相關,但成公七年子重子反卻挾私殺了巫臣的族人並分其室家,於是巫臣通使於吳,教之以兵法,並遣子狐庸爲吳之行人,其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在於借吳國的勢力以報復楚國,而吳國也由此強大起來。

這樣一個才智過人的春秋名臣怎麼可能只是爲了一個“色”字就處心積慮若干年,冒着族人被戮的危險棄國逃家呢?而再嫁巫臣後的夏姬似乎更安於相夫教子的生活,春秋史籍中也從此失去了她豔麗嫵媚的身影。這一讓人多少有些瞠目結舌的妖姬餘響,如果不用“愛情”兩個字作答,恐怕是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的。

當年巫臣曾對子反說:“天下多美婦人,何必是?”但他自己卻偏偏用行動向我們證實:世上縱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這一種!如果說後來的夏姬還有什麼不稱心之事的話,那應該就是叔向之母給她的評價。

走到生命的終點時,在她的纖纖素手中盈盈成握的有巫臣給她的愛憐與溫暖,對一個受過太多傷害的女人而言,這遲來的涓涓之愛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