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甘露三年(前51年)初夏的一天,五十年前到烏孫國和親的她,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國。

漢宣帝感慨萬端,親率百官出長安城迎接,以極高的規格安置她。兩年後她安詳地跨鶴西去。至此過十六年,纔有了“昭君和親”。

她就是西漢和親戰略的大功臣——劉解憂公主。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一)漢武帝對北方強敵,採取武力與懷柔雙管齊下的戰略方針

西漢立國不久,漢高帝劉邦御駕親征討伐匈奴,在白登被匈奴圍困長達七天後,不得不獻公主給匈奴單于,以屈辱的和親來換取邊境安寧。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關山月》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就寫了此事。

經過數代的養精蓄銳,漢武帝劉徹即位後,開始有計劃地反擊匈奴。公元前120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在隴西一帶大敗匈奴,匈奴從此遠遁大漠。西漢在對北方強敵匈奴的多年作戰中取得戰略性勝利後,爲了鞏固戰果,漢武帝決定打通西域,聯合西域諸國夾擊匈奴,其中勢力強大的烏孫國,就成了主要爭取的對象。

據《漢書•西域傳》載: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

在西漢與匈奴的多年較量中,烏孫國在其間始終搖擺不定。漢武帝擬採取主動派遣公主下嫁的辦法,與烏孫結爲和親聯盟。漢武帝派張騫二度出使西域來到烏孫國,與烏孫國王昆莫達成了共識。元封六年(前105年),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被封爲公主,下嫁烏孫國王昆莫。可惜的是,劉細君沒過幾年就病逝了。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第2張

  (二)劉解憂先後嫁給三任烏孫王,爲配合國家遏制匈奴,維護與烏孫的和親聯盟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解憂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的孫女,劉細君公主病逝後,奉武帝之命,以公主的身份,下嫁到西域的烏孫國,以維護西漢和烏孫的和親聯盟。

楚王劉戊參與同姓諸王的“七國之亂”, 劉解憂儘管出身皇族,卻成了罪臣之後。她和家人一直生活在猜忌、被排擠的痛苦之中。

解憂公主的首任丈夫是老烏孫王昆莫之孫岑陬(zōu),繼任王位後稱軍須靡。軍須靡病逝前,決定把王位轉給堂弟翁歸靡。解憂公主遵從烏孫的婚嫁習俗,二嫁給了翁歸靡。翁歸靡病逝後,繼承王位的是軍須靡之子、號稱狂王的泥靡。解憂公主三嫁給了泥靡。

烏孫國內明爭暗鬥激烈,匈奴賊心不死見機搞破壞,孃家西漢路途遙遠且政局時有不穩。解憂公主當年所處環境之艱難困苦,是後世人無法想象的。真的是做一個女人難,做一個負有國家使命的名女人更難。她牢記和親的初衷,幾十年如一日,頑強的生活,努力的拼搏。

解憂公主在烏孫國時刻關心國計民生大事,經常到各個部落看望牧民。每逢發生了暴雨、颶風等自然災害,她都會及時奔赴第一線,與牧民一起搶險救災。她鼓勵牧民植樹造林和發展農業生產。她從善如流,積極支持有識之士發展貿易的建議,說服烏孫王開通了本國與大宛、康居和塔里木諸國的通商口岸。

經過幾年的努力,她改嫁翁歸靡以後,烏孫的經濟發展很快,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日趨和睦。這些國家的民衆誇道:漢家公主的美貌賽天仙,愛民如子的美德天下傳。

特別值得大書的是,解憂公主爲烏孫國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漢昭帝年輕多病,漢朝的國力下降,匈奴又開始妄動起來。公元前74年,匈奴壺衍鞮單于調遣大軍,以車師國爲跳板,長驅直入烏孫國腹地,大肆擄掠民衆和牲畜,派出特使到王廷,威逼烏孫王交出解憂公主,背叛西漢。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第3張

烏孫國內人心惶惶,有人主戰,有人主降,烏孫王感到左右爲難。解憂公主臨危不懼,說服了翁歸靡,由自己上書,奏明烏孫國的危難情勢,向孃家請求支援。

但那時漢昭帝從病重到駕崩,其間不能正常處理政務,救援烏孫的奏議久拖不決,時間長達三四年。在這內憂外患的三四年中,解憂公主殫精竭慮,團結烏孫貴族,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奮力抗擊匈奴的侵略,使匈奴軍不能進入伊犁河谷,從而穩定了烏孫的國內局勢。

漢宣帝即位後,解憂公主又和烏孫王翁歸靡聯名上書西漢朝廷,力陳漢烏聯手,兩面夾擊匈奴的克敵之策,烏孫王還保證出動烏孫國最精銳的五萬騎兵參戰。

但是很久也沒有得到西漢朝廷的答覆。

漢宣帝兩年後穩定了國內局勢,下詔任命解憂公主的故友常惠校尉爲特使監軍,由五位將軍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與烏孫聯合開展史稱的巴里坤之戰。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輝煌勝利。

此後三年,烏孫和北方的丁零、東方的烏桓,三面夾攻匈奴。匈奴被打得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許多匈奴的屬國紛紛宣告獨立。被打敗的匈奴壺衍鞮單于打算和西漢恢復和親,漢宣帝不予置理。

和親公主劉解憂爲何能年逾七十攜三個孫子回到故土長安? 第4張

  (三)解憂公主有兩個得力好友,有四子二女

隨同解憂公主一起遠赴烏孫的侍女馮嫽,不僅陪伴解憂公主度過了艱難的漫長歲月,還與解憂公主在烏孫國內的政治鬥爭中結成掎角之勢,互相支持。

常惠是解憂公主和親前在京城的好友,解憂公主出嫁後第三年,他隨蘇武一同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直到漢昭帝即位後才和蘇武等人一同歸國。因其熟悉西域各國國情,多次奉詔出使西域,曾領兵在烏孫國屯田。

解憂公主與第二任丈夫翁歸靡有三子二女。

長子元貴靡,勤奮好學、德才兼備,曾被翁歸靡立爲王儲,後被西漢朝廷任命爲烏孫國的大昆彌(國王)。

次子萬年,在二十歲左右到長安學習時,被年老且無子嗣的莎車國國王相中,他徵得解憂公主和翁歸靡同意,奏請西漢朝廷批准,讓萬年在其身後接任莎車國國王。萬年接任後,匈奴在莎車國內挑撥離間。老莎車王的弟弟呼屠徵發動宮廷政變,萬年在平叛中犧牲。

長女弟史,常惠將軍把及笄之年的她送到長安學習時,龜茲王絳賓就對她一見鍾情。後來絳賓大膽扣留了學業完成回國途經龜茲國的弟史,然後派出使者向解憂公主夫婦求婚。解憂公主最終同意了這門親事。婚後絳賓弟史幾乎年年到長安考察學習,促進了文明的漢家禮儀和美妙的龜茲歌舞在西域和中原的交流。

三子大樂,烏孫國的大將,立下戰功無數。

小女素光,嫁給了一個烏孫翮侯,是個克勤克儉,內善理財,外能輔政的賢妻良母。

解憂公主與第三任丈夫泥靡生有一子,名鴟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