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溥儀借何契機投日:東陵被盜後蔣介石不聞不問

溥儀借何契機投日:東陵被盜後蔣介石不聞不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軟禁了賄選總統曹錕,廢止了《清室優待條件》,將剛滿19歲的溥儀逐出了紫禁城。在日本的策動下,溥儀輾轉逃往天津日本租界內的張園居住,掛起了“清室駐天津辦事處”的招牌,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小朝廷,用的還是宣統的年號。在張園,溥儀頻頻與一些別具野心的遺老遺少、軍閥政客密謀策劃,爭取恢復《清室優待條件》、重返紫禁城,企圖通過“復號還宮”進而實現復辟大清王朝的大計,而此時37歲的蔣介石正奉孫中山之命在廣州籌組黃埔軍官學校,在政治舞臺上僅僅算是嶄露頭角而已。

由於溥儀被逐出宮後,曾以“清室內務府”的名義致函孫中山,申訴“大清”“讓出政權”的作用,申訴《清室優待條件》的法律性,想讓孫先生說句話,恢復清室優待條件,遭到了孫中山嚴厲的駁斥,因此溥儀對當時勢力尚在廣東一隅的國民黨毫無好感可言。然而出乎溥儀的意料,僅僅不到4年的時間,蔣介石就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身份率軍北伐成功,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成爲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正當溥儀被日本人“保護”在天津日租界裏,淡出人們的視野之際,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墓事件發生了,使得溥儀被迫與他極不喜歡的南京國民政府和蔣介石打了一次交道。

溥儀借何契機投日:東陵被盜後蔣介石不聞不問

1928年7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爲藉口,對清東陵中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進行了盜掘,墓內大量的隨葬珠寶被洗劫一空。由於當時時局混亂、信息不暢,東陵被盜一個多月,一直不被外界所知。直到南京《中央日報》8月13日報道了“匪軍掘盜東陵的慘狀”,此事才轟動全國,成爲當時家喻戶曉的特大新聞。消息傳到張園,溥儀所受的刺激比當年被馮玉祥逼出紫禁城還要嚴重。他嚎啕大哭,立刻在張園爲乾隆和慈禧搭起了靈堂,進行祭祀。溥儀跪在靈堂前,滿臉淚水向靈牌磕頭髮誓:“列祖列宗在上,我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守靈期間溥儀席地而眠,還親自派載澤等皇族前往東陵重殮。衆人眼目所及,原來富麗堂皇的皇陵地宮內早已空空如也,殘破的棺木和碎衣爛衫扔滿一地,慈禧的屍體被扔在西北角,伏在破棺槨蓋上。當翻轉屍身時,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還有殘破。見此慘狀,載澤等無不痛心疾首,將慈禧及裕陵內乾隆帝、後、妃屍骨重新殮葬後掩埋了洞口,而後返回天津,向溥儀稟報東陵實情。悲痛過後,溥儀做出決定,以清室和遺老的名義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要求當局賠修陵墓。

此時的蔣介石還陶醉在北伐勝利、“統一”的歡呼中,認爲溥儀毫無實力可言,對他極不重視,但迫於輿論壓力,蔣介石還是下令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查辦此事,處理善後事宜,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也被扣押審查。溥儀滿以爲很快就會破案並懲辦兇手,但是很長時間沒有下文。原來盜墓之後孫殿英也覺得事態嚴重,爲了逃脫罪責,他四處打點,通過戴笠的關係,孫殿英將所盜物品中最爲寶貴的九龍寶劍、夜明珠、翡翠西瓜、各色寶石等分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宋子文、何應欽等黨國要人。於是乎蔣介石表面聲言嚴辦,但並未認真處理,溥儀的發誓抗議、設靈祭祀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此案最終不了了之,孫殿英未受任何懲處。

不知道蔣介石後來是否意識到,他對東陵盜墓事件的處理方式,使得他失去了最好的一次爭取溥儀的機會。孫殿英盜掘了清皇陵卻可以逍遙法外,使得溥儀在震驚和羞愧之餘,復辟、復仇的思想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峯,同時溥儀也意識到蔣介石的勢力和地位已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軍閥,在這樣一個野心人物的統治下,自己的安全都難以確保,因此溥儀進一步加深了對日本人的幻想與依賴,爲他以後叛國投敵的行爲深深地埋下了伏筆。(《文史天地》)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