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維錚(1936.07.14~2012.03.10),祖籍江蘇無錫。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門化,留校任教。朱先生治學嚴謹、功力深湛,是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學術史、中國史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近代史等多個領域的著名歷史學家,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2006年曾獲德國漢堡大學榮譽博士,這是漢堡大學授予中國人的首個榮譽博士,也是自季羨林之後德國高等學府授予中國人的第二個榮譽博士。

他師承陳守實、周予同先生,繼承了復旦優秀的史學傳統,治學能力和成果在早年即爲學界所矚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導者、開拓者和建設者,主持整理、編選和校注多種重要典籍,是促進國際文史學術交流合作的先行者。2012年3月10日逝世,享年76歲。

學術生平

朱維錚1936年7月14日出生於江蘇無錫。1955年進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就讀,1960年畢業於中國古代史專業,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1988年晉升爲教授。200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號。這是漢堡大學授予中國人的首個榮譽博士,也是自季羨林之後德國高等學府授予中國人的第二個榮譽博士。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學術顧問、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顧問,原中國史學會理事,原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顧問,原上海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徐光啓研究會會長,北美《亞洲評論》顧問等學術兼職。

朱維錚師承著名學者陳守實、周予同先生,在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史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學術史、中國近代史等多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被公認爲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是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他繼承了復旦優秀的史學傳統,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第2張

朱維錚早年受學界前輩親炙。他留校之初,即擔任陳守實教授的助教。1962年,他在《歷史研究》上發表《府兵制度化時期西魏北周社會的特殊矛盾及其解決:兼論府兵的淵源和性質》一文,多受矚目。後調任周予同教授的學術助手,協助主編教育部委託的《中國歷史文選》,期間博研典籍、貫通古今。該書作爲國內高校文科相關專業的首選教材,沿用數十年、屢經修訂,累計發行量達50餘萬冊。

朱維錚是中國經學史研究的重要傳承者。他承續錢玄同、周予同一脈,無論環境艱難還是喧囂,都長期堅守在經學史領域,整理了大批經學史研究資料,培養了一批經學史研究人才,成爲當今海內外最有成就的經學史家之一。他整理編輯的《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是經學史領域的重要文獻。他先後受邀參與主編《傳世藏書》經學與經學史類文獻,擔任《儒藏》經學史類文獻整理的主編,所做工作爲後來者指引門徑。他在《儒術獨尊的轉折過程》、《中國經學與中國文化》等文章和《中國經學史十講》一書中提出,經學史是中國中世紀的統治學說史,經學演變有明顯的“學隨術變”特徵,經學史與我國邊疆歷史有複雜而密切的聯繫。這些觀點繼承和發展了周予同的經學史研究思想,別有創見。

朱維錚被學界認爲是國內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1980年,他和復旦歷史系同仁組建了全國首箇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銳意開拓中國思想文化史領域。他和龐樸教授合作主持編輯了《中國文化史研究叢書》28種,具有學術里程碑意義。1986年,又在復旦大學組織召開首屆中國文化學術國際討論會,這是1976年以後首次在國內舉辦以中國文化爲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上世紀80、90年代,他組織編纂了五輯《中國文化研究集刊》,薈聚時賢佳文,至今嘉惠後學。他傾三十年之功撰寫了《走出中世紀》(1987)、《音調未定的傳統》(1995)、《走出中世紀(二集)》(2008)等著作,眼光獨到、思想新銳、功力深湛,影響了幾代學人。《走出中世紀》出版不久即被譯成英文,在國際學界產生很大反響。

都在中國史學史領域,朱維錚繼承了陳寅恪、陳守實一脈的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發展出中國史學史課程,成爲復旦歷史系的特色。2005年,他領銜承擔課題“中國史學的歷史進程”,向復旦大學百年校慶獻上了一份學術厚禮。他先後撰寫了《史學史三題》、《班固與〈漢書〉:一則知人論世的考察》、《歷史觀念史:國病與身病——司馬遷與扁鵲傳奇》、《史官與官史:韓、柳的史官辯》、《歷史編纂學:過程與形態》、《班昭考》等論文,併爲《中國十大史學家》一書撰寫了高質量的“司馬遷篇”,體現出在史學史方面的深厚造詣。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第3張

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領域,朱維錚重視明末以來傳教士與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蛻變及其在傳統政治演變過程中的作用。他推動了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國內的中西交通史、基督教在華史、宗教史等領域的研究,也爲晚明以來的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研究引入了新視角。1993年,他主持召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會後編輯出版了《基督教與近代文化》一書。他還先後主持了《馬相伯集》(1996年)、《利瑪竇中文著譯集》(2001年)、《徐光啓全集》(2011年)等重要文獻的整理出版,爲相關領域研究奠定了權威性的資料基礎。

晚清及近代學術史研究,是朱維錚畢生致力的領域之一。他對晚清經今文學旗手康有爲、經古文學殿軍章太炎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貢獻,編校了《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康有爲卷》(1996年),與人合作編選、註釋《章太炎選集》(1981年),爲《章太炎全集》收集整理了第三卷《訄書》(1984年),對《訄書》三次結集諸問題的研究獲得突破性成果。他精校詳註的《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1985年)成爲當代入門讀物。他與錢鍾書先生合作,主編了《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一輯十種,1998年),併爲每種著作撰寫長篇導論。十篇導論和相關論著結集爲《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代表了他在清學史領域的成就。爲紀念“戊戌變法”一百週年,他與臺灣作家龍應臺合作編輯了《維新舊夢錄》(2000年),成爲活動期間的最暢銷著作。

在先生的最後幾年,他結合半個世紀的治學經驗勉力寫作,對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有系統性的發覆,並結集出版了《重讀近代史》(2010年)。作者通過考證、發微和總括的筆觸,揭示出中國近代困境的根源,很多觀點令人深省。

此外,他還撰寫了文化史普及著作《壺裏春秋》(2002年),參與編撰了《中國現代史資料簡編》(第一卷)、《孔子思想體系》等作品,並曾擔任《學術集林》、《九州學林》的編委工作。

朱維錚先生治史五十七載,早期深得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精髓,長期盤點經史子籍、別裁清學,稔於乾嘉考據之法、諳於現代詮釋之學,

堅持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他把清代“實事求是”的樸實學風,與現代學術理性客觀的科學精神結合起來,在國內外學界有口皆碑。他在中國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論上,主張區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區分“歷史的孔子”和“孔子的歷史”,認爲應回到歷史環境下找到當事人的真實經驗,據此回答當時的問題,才能迴應當代人的興趣。他善於發現新領域、用新眼光審視舊問題,關於重新認識中國近代史開端的立論受到國際學術界廣泛重視。他厭棄高頭講章的說教,反對故弄玄虛的矜持,擅用大手筆寫小文章、用精煉文字發微闡幽,令人會心。

朱維錚先生爲師五十二載,從未脫離教學第一線,是卓越的史學教育家。他堅持言傳身教、教書育人。先生一直自承:“我雖不是名師,可當得上嚴師;名師未必出高徒,嚴師或許還能出幾個。”他不拘一格、提攜後進。先生培養指點的學生、學者,很多已卓然成家;指導的海外學者,不少已是歐美漢學界的領軍人物。2008年起,他開設本科通識教育課程“歷史上的中國與世界”,高屋建瓴、引領初學。2011年12月中旬,已是肺癌晚期的先生,在接受放療後堅持上課,提早到教師休息室緩坐半小時,一絲不苟講完了人生的最後兩節課。

朱維錚先生一生不懈追求真理,以學術爲生命。去世前兩年,他着手對《走出中世紀》、《音調未定的傳統》兩書作大幅修訂,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在病牀上校訂樣稿,批註滿紙。他一生自尊風骨,延續了老一輩學人風範。課間飲水,必背對學生;批改學生文稿,紅筆淹墨;講學犀利酣暢,誨人溫文爾雅。海外學者讚譽先生爲“低調的大師”,他謙稱自己是“一名中國歷史研究的從業者”。他一生身體力行,履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與王元化先生一起提倡“有學術的思想、有思想的學術”。先生晚年欣然出任上海電視臺《大師》欄目學術顧問,抱病工作,幫助欄目選題、策劃、審稿,弘揚學風、啓迪社會。

著名教育家 中國歷史學家朱維錚簡介 第4張

朱維錚先生在學術界、思想界奮鬥了半個多世紀,從未離開過復旦大學。他的生命、思想和情感已經與復旦融爲一體。他獨立思考、求索真理的批判精神,光明磊落、襟懷坦蕩的史家品格,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學者風骨,是復旦人永遠的精神財富,必將指引復旦的文史傳統發揚光大,激勵全校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講授課程

講授《經學史》、《中國古代文獻史》等課程。

社會職務

中國史學會理事、國際儒聯顧問、孔子基金會顧問、上海海峽兩岸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徐光啓研究會會長、香港城市大學課座教授、安徽大學兼職教授、《九州學林》常務編輯、北美《亞洲評論》顧問等,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1987年以來,曾先後應邀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韓國高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等海外名校擔任課座教授,並曾任臺北駐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