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間冷暖 > 歷史劇 >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成龍和一衆好萊塢明星出演的《天將雄師》2月19日在內地上映,雖說這部影片的主要訴求點並不在於還原歷史,但歷史背景還是該片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塞外匈奴屢次進犯、西方軍隊神祕現身、民族融合過程中的種種矛盾,所有這些其實都是漢元帝即位後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總體上來看,這部影片對歷史所進行的“娛樂化改編”還是有根有據的。

本片中,成龍扮演一位名叫霍安的漢朝大將,他在西域戈壁遇見了羅馬將軍盧魁斯和他的一支小軍隊。而當時的邊境,又一直受到匈奴的侵擾。導演兼編劇李仁港於是便圍繞着漢朝將軍、匈奴和羅馬軍隊三種力量構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實際上,這一時期的真實歷史也是很有趣的。漢元帝在位期間,派遣王昭君出塞與匈奴通婚,討伐郅支單于,並俘虜了一支羅馬軍隊。而在西方,凱撒和龐貝互相牴牾,引發羅馬內戰。這一次內戰的結果,直接奠定了未來三百餘年西方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結構。

【傳說中那消失的軍隊】

  中國邊境出現羅馬軍隊 受僱於漢朝共討郅支單于

漢元帝時期的西漢,的確出現過一支羅馬共和國的僱傭軍,這大概便是《天將雄師》情節的歷史基礎。公元前53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克拉蘇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本以爲這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鬥,卻沒想到伊朗軍隊圍殲了羅馬軍隊,克拉蘇被俘斬首。到了公元前20年,羅馬和伊朗簽訂停戰協議。這個時候,羅馬共和國要求伊朗歸還被俘軍隊,可是當年那支從伊朗人的包圍中突圍而出的軍隊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第2張

《天將雄師》羅馬軍隊出現在中國邊境有一定的歷史根據

很多年以來,這支6000人軍隊的去向,一直不爲人知。直到1947年,英國漢學家德效謙撰寫了《古代中國之驪罷城》一文才揭開了謎底。在中國古代,驪罷指代的正是羅馬共和國。而“古代中國之驪罷城”所說的,就是一個曾出現在中國版圖上的羅馬人聚居的城市。在班固所著的《漢書·陳湯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公元前36年,曾有一支奇怪的軍隊出現在陳湯帶領四萬多軍隊討伐郅支單于的路上。這支軍隊有“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此外還有“重木城拱衛”。按照歷史學家的解讀,這種構築“重木城”防禦工事和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的防禦陣式,只有羅馬軍隊採用。史學家們據此推理,這支奇特的軍隊,就是當年羅馬共和國出征伊朗失敗之後突圍的小部隊。

據推測,當年這支部隊突圍後因道路被伊朗人封鎖而無法回國,所以只得輾轉伊朗境內高原,伺機東進。很幸運,他們在防禦鬆懈的伊朗東部防線上撕開一道口子,流徙中亞,投奔郅支。最後,他們被陳湯收降,帶回中國。當然,這支軍隊在投降後也沒有閒着,他們成了陳湯的“僱傭軍”,在討伐郅支單于的郅支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隨後,漢元帝下詔將他們安置在番禾縣南的照面山下(今永昌縣),並置縣驪罷。公元592年。 鑑於驪罷人已和漢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詔將驪罷縣併入番禾縣。至此,驪罷建縣共612年。 中國的驪罷人就這樣在歷史的風雨滄桑中悄然消失。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第3張

邊境上的民族異常豐富多樣

【那條著名的絲綢之路】

  西漢繁榮昌盛各民族歸附 昭君出塞結好“呼韓邪”單于

雖然說《天將雄師》的賣點是功夫和武打,但是在影片內核上,李仁港還是爲影片安上了一個民族團結、世界和平的基調。在那條著名的“絲綢之路”上,各種民族在此匯聚、交融,令觀衆驚詫於漢朝當時的強大國力和包容力。所謂絲綢之路,指的是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這條商線由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這次行動稱爲“鑿空之旅”,漢武帝派遣的使節最遠到達了今天的埃及亞歷山大港。這是西漢官方使節達到的最遠國家。到了東漢時,班超將絲綢之路再次延伸,最遠從西安一直達到了羅馬。

按照史書的記載,在西漢時期,大致有匈奴、東胡、烏桓、鮮卑、突厥、契丹、柔然、回鶻等十六個少數民族活躍在中國的版圖上。西漢政府通過一定的戰爭、行政區域設置以及通婚、通商等手段,保證了這些少數民族地帶的總體穩定。這些政策使得西南、華南、東南地區也加入到全國的統治範圍之內。雖然此時對於南方少數民族的控制還遠不如明清時期有力,但是解除了中原地區同南方山區之間的軍事、政治障礙,使得南方在漢代長期處於穩定、有序的環境之下,毫無疑問促進了南方少數民族同中原的交流。

說到漢元帝時期的民族融合,不得不說到爲中國人熟知的昭君出塞。這個典故說的是一個叫昭君的宮女冒充漢朝公主,嫁給匈奴的呼韓邪單于的故事。據說昭君生得十分美麗,落落大方。漢元帝看到如此美麗的宮女要去通婚,自己都非常後悔。在匈奴生活期間,王昭君適應了那裏的生活方式,並且和當地人相處得非常融洽。她不僅規勸自己的丈夫和漢朝要和諧相處,並且還把漢族的文化傳播到了匈奴。應該這樣說,王昭君和匈奴的通婚不僅僅是政治上的聯姻,更是文化上的融合。她的到來,在某種意義上“同化”了匈奴人。或許正是由於她,漢朝和匈奴和諧相處了60年。王昭君死後,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爲她修了墳墓,後人將她的墓稱爲“青冢”並將其奉爲神仙。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第4張

昭君出塞和親爲漢人、匈奴的和平共處做出了貢獻

 【羅馬帝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羅馬共和國發生“大地震” 凱撒、龐貝互相撕逼

漢元帝時期,整個大漢帝國基本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同時期的羅馬共和國卻並不太平。因爲上文所述的“羅馬大敗於伊朗”,從而引發了羅馬共和國政治圈的一場大型地震。公元前60年,克拉蘇、凱撒和龐貝這三個政治上的失意者組成了所謂的“前三頭同盟”。不過,這三個人同牀異夢,從來就沒有共同利益,這個聯盟很快便岌岌可危。而在討伐伊朗失敗、克拉蘇被斬首之後,剩下的兩巨頭矛盾便日益激化。凱撒遠征高盧獲得勝利,掌握大批軍隊,同時他還憑藉《高盧戰記》一書得到了大量民意支持,再加上從高盧搜刮來的巨量財富,他漸漸走上了實力和權利的巔峯。在這樣的情形下,元老院就開始團結備受冷落的龐貝,開始打擊凱撒和他的黨羽。

公元前50年,龐貝和元老院做出決定,要求凱撒在次年交出兵權並回國任職。在實際的意義上,這就宣佈了凱撒的“降職”,也意味着凱撒和龐貝聯盟的徹底決裂。收到這個決定的凱撒並不買賬,他回信給元老院和龐貝,要求龐貝也交出兵權,否則他不會服從元老院的決定,並不惜發動內戰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收到迴音之後,元老院認爲這是凱撒交上來了一封檄文,堅決不從,並堅持他們此前的決定。凱撒派使者前往羅馬斡旋,不料這位使者卻遭到龐貝和元老院的迫害。得知此事之後,凱撒被迫逃往高盧。元老院視凱撒此舉是備戰,所以宣佈凱撒爲全國公敵,至此,羅馬共和國內戰爆發。

《天將雄師》的歷史背景:神祕羅馬軍隊受僱漢朝 第5張

凱撒和龐貝的鬥爭在英劇《羅馬》中有精彩呈現

羅馬內戰揭開了羅馬歷史新的一頁,使羅馬從共和制發展到帝制新階段。而在備戰之時,凱撒推行各省居民和羅馬人權利平等的政策,擴大了自己的社會基礎,並促使了社會進步。經此一戰,羅馬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變得更加現代和合理,而中國卻將繼續處在封建社會之中。所以,在漢元帝時期發生的這次羅馬內戰,表面上是野蠻的,實際上卻是進步的一種表現。西漢雖然穩定、富強,但積聚了很多社會矛盾,各種問題在之後的百餘年內漸漸顯現出來,並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