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間冷暖 > 歷史劇 > 《大漢張騫》中的張騫和歷史中有何區別?

《大漢張騫》中的張騫和歷史中有何區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當時剛剛登基2年,年僅17歲的漢武帝劉徹,派遣張騫帶領100多名隨行人員,匈奴人堂邑父做嚮導和翻譯,開始了出使西域的旅程。

但無論是漢武帝也好,還是張騫也好,誰都沒有想到,此一去,竟長達十餘年之久。

《大漢張騫》中的張騫和歷史中有何區別?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曲折悲壯,但專門描述這個大事件的影視劇,卻並不多。

今天播出的《大漢張騫》,在我看來,意義非凡。

史書中的大部分,確實只是爲“帝王將相做家譜”,相對於他們,張騫這個“小人物”,沒有煊赫的家世,卻做成了一件前人從不曾做過的事情。

一、悲壯的故事

大漠蒼涼,張騫一行人爲匈奴人所捕。

匈奴人擅長騎射征戰,卻不善測繪丈量。張騫在匈奴娶妻生子,被迫爲匈奴人繪製西域諸國以及大漢的地圖。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

某天,匈奴、大漢兩軍小規模交戰,正在附近測繪地圖的張騫,冒死救下了大漢斥候耿樂。

但他與隨從們出逃的計劃,也因此被暫時擱置。

當時恰逢軍臣單于當權,野心極大的他,命左日逐王來到張騫被困之地,督促他繪製包含大漢地圖在內的“奔馬圖”,意圖完全控制西域,並策馬南下攻克長安,奪取中原。

一直虛與委蛇的張騫,一方面拖延地圖繪製的日期,一方面策劃帶領隨從們出逃。但左日逐王豈是易與之輩?

他已被俘虜的漢人的生命做威脅,要求張騫儘快完成奔馬圖的繪製。

此時,一直想向軍臣單于復仇的城主須卜遲,他和有心奪取汗位的伊稚斜取得聯繫,以張騫繪製的奔馬圖作爲信物。

於是,須卜遲勸說張騫將真的地圖交出,那樣的話,他可以帶着隨從們安全離開。但張騫深知這地圖的,並不爲之所動。

爲了脫身,張騫讓妻子,也就是須卜遲的妹妹,把地圖交給須卜遲。得到地圖後的須卜遲欣喜若狂,他不再猶豫,立即發動自己的兵馬,在城中解決掉了左日逐王。

這時,只見濃煙驟起,存放地圖的書房起火了。放火的人,正是張騫的妻子。

惱羞成怒的須卜遲追殺而去,最終在河邊,終被張騫所殺。

逃出匈奴控制區域的張騫,自知使命尚未完成,於是和堂邑父兩人,策馬往大月氏而去。最終不辱使命,成功歸漢。

《大漢張騫》講述的故事,作爲一部影視劇作品,自然有其藝術加工的成分。

比如張騫的妻子,歷史上並沒有準確記載其身份,但以張騫能夠相對自由的活動來說,應該是一名貴族女子。

《大漢張騫》中的張騫和歷史中有何區別? 第2張

只是在張騫歸漢後不久,其妻子就已經病故,而影片則爲這個故事安排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二、基本結合史實,展現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經過十三年的艱苦行程,回到漢地時,當時隨張騫出行的一百多人,只剩下他和堂邑父兩人。

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備嘗艱苦。乾糧吃完了,就只能依靠堂邑父射殺飛禽走獸充飢。

很多隨從都是因爲飢渴過度而死,也有不少人葬身於黃沙、冰窟。

在匈奴期間,匈奴單于爲軟化、拉攏張騫,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頭,進行了種種威逼利誘,但均未達到目的。張騫始終都能夠做到“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

影片中對於張騫濃濃的家國情懷的刻畫,十分到位。

三、影片的完成度非常高

《大漢張騫》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一部妥妥的“網大配置”:

沒有大導演,沒有著名演員,自然,也沒有大投入。但它,也沒有大量的摳圖、錄影棚拍攝的痕跡。

整部影片大部分是全實景的拍攝,讓我們能夠很好地沉浸其中。

而完整且沒有較大邏輯瑕疵的故事,也讓我們對於張騫這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第一人”,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劇組在拍攝時的用心和真誠,舉一個例子即可:在開篇的小規模戰爭,騎兵座下的馬,都是實打實地倒下去的。

說實話,在一部“網大”裏,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場面了。歷史上,張騫的故事,本就足夠精彩和悲壯,他更像是秦漢時期的一個“圖騰”:勇武、不屈、敢爲天下先,居於天地之中,就當有此氣魄。

最後,以梁啓超先生對於張騫的評語作爲結尾:“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