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有關遂作的歷史百科

杜甫當時正流寓於巴蜀之地,遂作《漫成一首》

杜甫當時正流寓於巴蜀之地,遂作《漫成一首》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6
李白曾與好友盧虛舟同遊廬山,遂作《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曾與好友盧虛舟同遊廬山,遂作《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爲......
2022-04-01
孟浩然爲了表達失意、悲哀的情緒,遂作《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爲了表達失意、悲哀的情緒,遂作《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爲“王孟”......
2022-04-12
杜甫經過潼關時,看到了緊張的備戰氣氛,遂作《潼關吏》

杜甫經過潼關時,看到了緊張的備戰氣氛,遂作《潼關吏》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11
杜甫爲了寫八個同時代的酒仙,遂作《飲中八仙歌》

杜甫爲了寫八個同時代的酒仙,遂作《飲中八仙歌》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2
李白有感於歷史上發生過的著名事件,遂作《越中覽古》

李白有感於歷史上發生過的著名事件,遂作《越中覽古》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爲......
2022-03-31
杜甫當時客蜀居成都已是第五個年頭了,遂作《登樓》

杜甫當時客蜀居成都已是第五個年頭了,遂作《登樓》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7
孟浩然登上峴首山,見到了羊公碑,遂作《與諸子登峴首》

孟浩然登上峴首山,見到了羊公碑,遂作《與諸子登峴首》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爲“王孟”......
2022-04-13
辛棄疾當時被朝廷投閒置散又已四年,遂作《虞美人》

辛棄疾當時被朝廷投閒置散又已四年,遂作《虞美人》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
2022-04-18
王維嘆新家孟城口只有古木和柳樹,遂作《孟城坳》

王維嘆新家孟城口只有古木和柳樹,遂作《孟城坳》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理,精通詩書音畫,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篤誠奉佛,有“詩佛”之稱。......
2022-04-14
孟浩然爲了表現內心喜悅和熱愛大自然,遂作《春曉》

孟浩然爲了表現內心喜悅和熱愛大自然,遂作《春曉》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其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爲“王孟”......
2022-04-12
辛棄疾對於當時的朝政是很失望的,遂作《憶王孫》

辛棄疾對於當時的朝政是很失望的,遂作《憶王孫》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
2022-04-15
辛棄疾當時對南宋政權是失望與苦悶的,遂作《沁園春》

辛棄疾當時對南宋政權是失望與苦悶的,遂作《沁園春》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
2022-04-18
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先後死去,遂作《閣夜》

杜甫的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先後死去,遂作《閣夜》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8
杜甫晚年在成都憑弔司馬相如遺蹟琴臺,遂作《琴臺》

杜甫晚年在成都憑弔司馬相如遺蹟琴臺,遂作《琴臺》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6
杜甫當時正由洛陽回到華州的任所,遂作《新安吏》

杜甫當時正由洛陽回到華州的任所,遂作《新安吏》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
2022-04-06
劉克莊爲了借寫海棠花來暗指自身經歷,遂作《摸魚兒·海棠》

劉克莊爲了借寫海棠花來暗指自身經歷,遂作《摸魚兒·海棠》

劉克莊(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縣(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詞人,江湖詩派詩人。劉克莊的詩屬江湖詩派,作品數量豐富,內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學晚唐體,晚年詩風趨向江西......
2022-04-19
辛棄疾閒居上饒時曾多次去博山遊覽,遂作《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辛棄疾閒居上饒時曾多次去博山遊覽,遂作《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
2022-04-18
姜夔客居合肥南城,其時已近寒食,遂作《淡黃柳》

姜夔客居合肥南城,其時已近寒食,遂作《淡黃柳》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出生於鄱陽(今屬江西),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曾著《大樂議》寧宗時獻於朝,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
2022-04-19
李白當時把個人的憂愁融到歷史之中,遂作《憶秦娥》

李白當時把個人的憂愁融到歷史之中,遂作《憶秦娥》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小編就爲......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