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宮廷野史 > 古代讀書人風氣:寫有文字的紙張要送惜字爐焚化

古代讀書人風氣:寫有文字的紙張要送惜字爐焚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惜字爐,是古代文人墨客燒燬文字紙張的地方。據淮安地方文獻記載,惜字風俗早在宋、元之際已逐漸流行,那時的人們對傳播知識的文字、紙張甚是喜愛。淮安區南門大柳巷的馬五太爺(馬漱清)曾經說過:片紙得字,都是好的。寫有文字的紙張不得用於裱糊、包裹,更不能隨意踐踏丟棄,必須送到惜字爐焚化。此風俗綿延到明清時代達到極致。

淮人汪賢《淮壖隅史·公鑄惜字爐》載:“汪星吉先生業醫,樂善好施。雖衣食不敷,與字紙、放生爲最。與黃曰樓、馬西駿等建字紙爐於聞思寺大門過道西北,知縣陳公出示,以垂久遠,並勒碑於寺內。存有田畝於寺,爲歲修。”因惜字結集而成的“惜字會”,除了讀書人,官宦世家、商人也參與其中,亦有地方官府購置田地,以田租專門用於惜字開支。惜字會常募捐善款,刊印善書、善文,分發給百姓,宣傳惜字理念。現今傳世中比較有名的惜字善書,當數《文昌惜字功過律》。清初,惜字之風甚至還流傳日本、東南亞等地。聽淮安二帝祠龍門派第二十代傳人周明成(93歲)講過:過去淮安淮城二帝祠、夾城雷神殿、河下三官殿、聞思寺、河西湖心寺等重要宗教場所,均設有惜字爐,且款式多種多樣,有三層樓閣式、磚石結構、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大小高低各有不同。爐口面南,爲焚紙入口,上方刻有“惜字爐”三個大字,一些講究的兩側還刻有對聯。

古代讀書人風氣:寫有文字的紙張要送惜字爐焚化

據出生在河下江寧會館的謝榮芳老太(95歲,民國蕪湖關關督楊士晟的孫子媳婦)講:過去河下湖嘴大街、中街、茶巷、花巷、乾魚巷口沿街牆上都開有小孔,是專供暫存有待焚化的字紙,有人常自覺收集送到河下三官殿焚燒。  新中國成立前,河下三官殿還設有惜字爐,供人焚燒紙錢。當時淮安還流傳着勸誡惜字的傳說:寫字時若遺漏一筆則會減壽一天,多寫一筆則會死後被閻王責罰一棍,想要長壽或身後不受棍棒之苦,就得好好學習。雖然唯心,但似乎也可以成爲淮安名人輩出的一個佐證。文化的傳承是需要敬畏的,需要成爲一種信仰。信仰像是一盞長明燈,雖然相隔路途漫漫,卻不會迷失方向。

古代讀書人風氣:寫有文字的紙張要送惜字爐焚化 第2張

      明小說《二刻拍案》第一篇“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出獄僧巧完法會分”中,開頭就講了一段愛惜字紙的故事:宋時,王沂公之父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就拾起焚燒,即便是落在糞穢中的,他設法取將起來,用水洗淨,或投入長流水中,或烘曬乾了,用火焚過。如此行之多年,收拾淨了萬萬千千的字紙。惜字爐已經熄滅了,熄滅在歷史的長河裏。假若有一天它還回來,也只能把它立在心裏了。在心裏與它相對,將那棄掉的字紙交付溫和的火苗,去做最後一次閱讀。靜靜的,一邊凝視着嫋嫋青煙,一邊默默誦唸惜字爐上的對聯:“字紙成丹桂,爐煙結祥雲。”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