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奇聞異事 > 明代一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最後怎麼解決的?

明代一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最後怎麼解決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崇禎年間,鴻臚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個大臣宋千敏的關係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時,宋千敏發現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團團轉,滿頭大汗,忙向他詢問緣由。原來好友董令矩出門太急,忘了攜帶笏板了,返回再取已無可能,這可是欺君之罪。仗義的宋千敏當即決定,將自己的笏板一折爲二,兩人就這樣上朝了。好在當時官服的衣袖異常寬大,遮擋了只有半截的笏板,沒被別人看出來,董令矩才逃過了一劫。

明代一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最後怎麼解決的?

不久後,董令矩退休返家,閒居在江蘇豐縣。幾年後,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崇禎自縊身亡。宋千敏不但丟了官,老家也被農民軍佔領了,走投無路的他無家可歸,正打算隨便找一處僻靜之處了卻餘生。

不巧這事被一直關注他的董令矩知道了,派人將他接到了府上,同時將宋千敏的家人一併請來,共同生活在了一起。

一晃幾年過去,在一個中秋之夜,董令矩邀請宋千敏一家喝酒賞月,酒過三巡後,董令矩提出了一個要求,想把送給宋千敏居住的房舍賣給他。

心有靈犀的宋千敏知道好友的心意,想趁兩人還活着時解決這個問題,不想給後輩添麻煩。於是,他笑着詢問董令矩:“賣多少啊?”

董令矩伸出一個指頭。“十兩銀子?”董令矩搖頭。“100兩?”董令矩同樣搖頭。“難不成是1000兩?”

董令矩哈哈大笑,“一文!”

就這樣,宋千敏用半截笏板機智地救了好友一命,好友又慷慨地回贈給他一座精緻的房舍。兩人的故事,留下千古佳話。

那麼,“笏”是什麼?爲何朝臣上朝,手裏要拿着這麼一塊板子呢?

“笏”也叫“笏板”或“朝笏”,是指古代朝臣在在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

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朝中就有了笏,它是大臣覲見皇帝時必帶之物,一直沿用至明末清初時,才逐漸廢除。笏上窄下寬,有一定的彎曲度。它具體的尺寸,在《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按照一尺大約相當於20釐米來計算,笏大約長50釐米,寬5釐米。

明代一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最後怎麼解決的? 第2張

那麼,笏板有什麼用處呢?

一、笏板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笏板的製作材質十分講究,等級也極爲森嚴,“天子以球玉,諸候以象牙,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也就是說,天子的笏用美玉製作,諸侯的笏是象牙材質,大夫用斑竹笏(爲了美觀,以鮫魚之皮做裝飾),士就用一般的竹木製作。

笏的等級,不僅僅表現在材質上,形狀也能看出等級的高低。“天子之笏形方正,以其挺然無所屈;諸侯之笏,則前屈,圓殺其首,後直, 即下角方正,意爲讓於天子;大夫之笏則上下角皆殺而圓,意爲上有天子,下有己君,故無所不讓也”。

在唐代,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只能用竹笏。而到了明代,五品以上的官員也能用象笏,五品以下就連用笏的資格都沒有了。

現存於河南三門峽博物館的兩塊明代笏,都是象牙材質。一塊全長52釐米,被確定爲國家二級文物。一塊損壞了的殘片,全長只有37釐米,是國家三級文物。

明代一大臣上朝沒帶笏板,最後怎麼解決的? 第3張

二、笏板是古代官員的記事本。

在《禮記玉藻》中有關於笏另外一個作用的描述:“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換句話說,笏就是古代朝臣面君時,用來記錄皇上的命令和旨意的。當然,也可以將自己準備給皇上的奏報寫在笏上,以免遺忘。

所以說,笏就是朝堂上衆大臣的必備記事本。

到了東漢時期,雖然紙張已得到普及,成爲記錄各種文字的載體,但笏並未就此退出歷史舞臺,反而逐漸被官員們所接受,成爲上朝的必備工具。

那如果給皇上呈報的事物繁多,一塊笏不能完全記載,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官員就得爲自個兒準備一個“笏囊”,將所有的笏板裝在裏面,帶到朝堂上。唐朝的名相張九齡就因管理的部門太多,需要向天子請示彙報的事情也很多,不得已攜帶“笏囊”上朝。但張九齡體弱多病,不能負重,只得讓隨從替他揹着笏囊。因此,有“笏囊之設,自九齡始也”的說法。發展到後來,不管有無必要,官員都身負“笏囊”,並逐漸形成時尚,以顯示公務繁忙。

三、笏是古代大臣的擋臉神器。

在古代朝堂上,最講究禮數了,大臣一般不能直視皇上,這時的笏板就起到了關鍵作用,成爲一種禮儀用具。大臣們用笏板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面見天子時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對九五之尊天子的敬意。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