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揭祕:中國遠古時期的兩大著名戰爭

揭祕:中國遠古時期的兩大著名戰爭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充滿戰爭的發展史,遠古時期的人類也不例外,在早期的逐鹿之戰中,黃帝同炎帝相互聯合,擊敗了當時最大的部落蚩尤,最終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此後,夏啓陰謀奪取皇位,公天下變成看家天下,在之後的600多年後,人類迎來了第二次大戰,這就是着名的武王伐紂。當然,嚴格來說這次戰爭並不位於遠古時期。

揭祕:中國遠古時期的兩大著名戰爭

網絡配圖

  一、涿鹿之戰

戰爭背景:原始社會中晚期,距今約4600餘年前,在當時廣袤的地域內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爲核心。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着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着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爲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戰爭過程: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衆、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鴞等爲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於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爲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衆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衆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裏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衆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衆,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爲同盟。

揭祕:中國遠古時期的兩大著名戰爭 第2張

網絡配圖

  二、牧野之戰

戰爭背景:商朝自商湯滅夏建立,經歷600多年後,傳位至第31位國王帝辛(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政治上帝辛耗巨資建鹿臺、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軍事上帝辛致力於用兵於東南夷族,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俘虜了“億兆(上百萬)夷人”,帝辛也被譽爲“百克(百戰百勝)”,但商軍主力遠征東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空虛,無兵可守。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繼位後,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繼續利用商朝暫時無暇西顧的良機向東擴張。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戰前兩年,周武王曾觀兵於孟津(今河南省孟津縣)。《史記》中說“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其實不是“不期而會”,根據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聯絡,關中和江漢間的許多方國都有參與,但諸侯恐怕並無八百之多,從牧野之戰的情況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國。

而此時的商朝發生了激烈的內亂。帝辛殺了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個伯父箕子,另一些被牽連的貴族如微子等則審時度勢,投奔了周國。武王無疑從來奔的殷商貴族那裏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機密情報。時機已經成熟,武王決定出兵伐商,同時通知在盟津的與盟諸侯一起出兵。

伐商的戰略計劃是:趁商朝主力軍滯留東南之際,精銳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王畿,擊潰朝歌守軍,一舉攻陷商都,佔領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權,讓殘餘的商人及其附屬方國的勢力羣龍無首,然後各個擊破。

戰爭過程: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指揮聯軍進攻商紂王的周武王親率戰車三百乘,虎賁(精銳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數萬人,出兵東征。同年2月21日,周軍抵達孟津,與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會合,聯軍總數達4。5萬人,不少方國的國君親自趕來。聯軍於2月26日佈陣未完就下了雨,史稱聯軍共有“六師”。後來聯軍冒雨繼續東進從汜地(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渡河水(黃河,一說由孟津渡河)後,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輝縣西北)折而東行。27日清晨,周武王莊嚴誓師說:“俗話說,母雞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現在紂王只聽信婦人之言,連祖宗的祭祀也廢棄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卻讓逃亡的奴隸擔任要職,讓他們去危害貴族,擾亂商國。今天,我姬發是執行上天的懲罰!……戰士們,努力呀!”,周軍將士們士氣大振,即爲《尚書》所記載之“牧誓”。28日拂曉,聯軍進至牧野。《詩經》記載:“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 。

揭祕:中國遠古時期的兩大著名戰爭 第3張

網絡配圖

然而,遠方前來阻截的商軍陣形也漸漸顯出輪廓。本來鬥志昂揚的將士們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商軍幾乎要一直排到天邊,一面面旗幟一望無際。雖然不知道對方確切有多少人,但要遠遠多過聯軍。聯軍將士剛剛鼓起的勇氣又快要低落了。朝歌方面,第一批緊急軍情前腳剛傳到,聯軍自己後腳就跟着來了,着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朝歌城內沒有足夠的精兵可以破敵,而且也沒有可用的戰車,單靠步兵,很難和衝擊力強大的戰車陣相抗衡,更何況周軍士氣正銳。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根《史記》記載,帝辛出動的總兵力有七十萬人,另一些文獻記載是十七萬。

周軍先由呂尚率數百名精兵上前挑戰,震懾商軍並衝亂其陣腳,然後周武王親率主力跟進衝殺,將對方的陣形徹底打亂。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全無鬥志,紛紛倒戈,再加上身後聯軍的戰車、甲士、步兵一層層的進攻,帝辛的最後一道陣線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馬加鞭,逃離戰場。商軍殘餘的抵抗仍然持續了一天,但已無力挽回局面。帝辛見大勢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臺,”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正式滅亡。周武王趕到鹿臺時,用“輕呂”擊刺帝辛的屍體,並親自斬其頭顱懸旗示衆。

牧野之戰並沒有完全消滅商朝,但事實上,牧野之戰後,商紂王自殺,商朝可以說是已經滅亡了。

無可否認的是,這兩次大戰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爭後,一系列的文化、政治、思想制度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