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宮廷野史 > 徽宗變法:通過形象工程 營造出的盛世

徽宗變法:通過形象工程 營造出的盛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理解北宋晚期政治史的演變過程?

本書所述的歷史過程,始於宋神宗熙豐法度的罷廢,故如果將北宋晚期視爲“後變革時代”,大概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後變革”絕不等於政治變革的停頓,因爲司馬光、哲宗本人、徽宗與蔡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將政治變革不斷推進。

然而,在這個推進的過程中,許多原初的理想發生了巨大的變異。熙豐變法的總要求是建立一種理想的秩序,即所謂“立政造令,悉法先王”,這大概是學界的共識。

這種理想政治的內涵還可以進一步分解,比如說針對士大夫羣體的“一道德同風俗”,即思想統一;針對君主的“致君堯舜”,即聖人之君;就政治統治成效而言,則是“豐亨豫大”,即三代之治或聖人之治。

但是,如正文所論,到了宋哲宗親政與徽宗的時代,這些理想在實踐中都異化了:一道德同風俗異化爲政治清洗、思想整頓;聖君異化爲神降;聖治異化爲以祥瑞建設爲核心的政治形象工程。

徽宗變法:通過形象工程 營造出的盛世

傳統上一般也會把王安石變法視爲“原樣”,把徽宗和蔡京之新法視爲“變態”,但這更多地出於道德批判,從北宋晚期的歷史來看,所謂的“異化”並非對原初理想的“反動”,而是處在其本意的延長線上。

目標與口號並沒有變,而是實現的手段、路徑改變了。說到底,如果原初的理想成爲一種具有統御力的政治話語、價值觀而無法被放棄,再加上這種理想又無法通過常規途徑而實現的時候,異化就發生了,而且逐步深入。

因此,北宋晚期政治史的特殊性就在於:系列的政治變革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基礎,也就是上述士大夫所提出的理想政治設想,體現於王安石“法先王之政”、司馬光建設“亙千萬年無頹壞”之政治體的主張;

更體現於“致君堯舜”、“一道德同風俗”、“豐亨豫大”等政治口號。因此,在當事人看來,政治上的更革應該達到終極目的——雖然衆人並沒有一致的解釋,因而也不斷生髮出各具特色的政策、法度。

作爲對比,此前的慶曆新政,范仲淹等人所提出的目標不過是“法制有立,綱紀再振”,完全構不成一種具有統治力的“意識形態”。

而另一方面,學界已有的研究也說明,徽宗時代確實也面臨着不小的社會危機。既然如此,即使沒有北宋的突然崩潰,徽宗時代本身已經處於一個新一輪調整的臨界點,因此不能把南宋時代政治體制的變化、理學對政治和社會的新設想完全視爲北宋突然滅亡的結果,它同樣也是北宋晚期的後續。

徽宗變法:通過形象工程 營造出的盛世 第2張

宋史研究中有一個非常陳舊又有吸引力的話題:宋代到底是一個皇權虛化還是皇權加強的時代?諸多學者在這個問題上各執一詞。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本身就意味着承認“皇權”有一種固定的演變趨勢,而且承認皇權是“一個”自足的研究對象。

近來有研究根據現代政治學的觀念指出,中國古代的“皇權”呈現出權力(power)遞減與權威(authority)增大的趨勢.作者所說的皇帝權威,其實即其一直強調的“象徵性”皇權。

北宋晚期政治的演變也說明,對於君主權力的探討,確實不能將“皇權”作爲一個籠統、含混的討論對象,至少不能將兩個層次的問題混爲一談:一是關於君主權力操控的技術問題,或政治體制問題;二是與皇權相關的觀念問題。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