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太監盜墓引出奇事:“太子頭骨”之謎

太監盜墓引出奇事:“太子頭骨”之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葬兩件寶物

堂堂太子的墓在尚未亡國的情況下便被盜掘了,這事還了得?但“兇手”杜崱最後並沒有被責罰。當時,蕭繹知道杜岸崱盜掘了自己老大的墓,但礙於杜崱是自己手下一員大將,又正是用人之際,況且蕭詧掘墳焚屍在前,蕭繹只好睜一眼閉一眼,把杜崱盜墓放過了。杜崱盜昭明太子墓的時間是存有疑點的,是在平定“侯景之亂”前,還是之後?據說當時蕭衍還沒有死,令人將蕭統“更葬”,重新找地方埋了。新找的地方,又在哪裏呢?據說就是今天南京城東、中山陵園西南麓腳下的燕雀湖旁邊。

太監盜墓引出奇事:“太子頭骨”之謎

網絡配圖

燕雀湖原名前湖,與後湖(今玄武湖)相對,在過去是很有名的。當時前湖面積很大,周長約三十里。只因朱元璋定都南京後,謀臣劉基將皇宮選址於前湖,填埋掉了絕大半湖面,燕雀湖這一與玄武湖、莫愁湖齊名的金陵名湖才消失了。

前面說過,蕭衍是很喜歡蕭統這個太子的,曾賞賜了不少寶物給太子,“琉璃盌(wǎn)”、“紫玉杯”兩樣寶物,就是蕭衍所賜。蕭統意外死亡後,這些寶物全都隨葬進安寧陵了。

更葬時,將包括“琉璃盌”、“紫玉杯”在內的原陵內隨葬品,全部撿了出來,重新隨葬於前湖旁邊的新墓裏。

太監盜墓出怪事

盌,同“碗”;琉璃盌,就是玻璃碗。玻璃據說是埃及人的發明,這在今天看來並非什麼寶物,但在古代還是稀罕的。據西漢人桓寬《鹽鐵論·力耕》(卷一),“璧玉、珊瑚、琉璃,鹹爲國之寶”。唐時,一隻碧玻璃鏡值錢高達百萬貫,可見在東晉時更值錢了

漢武帝劉徹便曾派人到東南沿海一帶購買玻璃器物,東晉皇室也喜歡這玩意,視之爲“寶器”。1981發掘的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平陵便發現這些隨葬品。

昭明太子隨葬的兩件寶物,讓參與安葬的一名太監上眼了。這名太監膽大包天,可能在月黑風高之夜,悄悄從墓裏盜走了“琉璃盌”、“紫玉杯”兩件器物。

得手後,太監帶寶物向南逃走,行至大航(即朱雀橋,在秦淮河上,離今中華門不遠)上時出現了一樁怪事:天空中出現了上萬只燕雀(虎皮雀),羣而攻之,啄他的頭。值勤的保安便將太監抓了起來,綁帶進宮審問,供出了盜太子墓一事,交出兩件寶物。蕭衍聽說此事後感到驚異,後來又把兩件寶物另賜給蕭統之子、自己的長房孫子蕭歡了。同時令人重新把太子墓修好。就在封土時,怪事又出現了:有幾萬只燕雀齊集太子新墳上空,銜土放到墳上。因爲這事,後人便把前湖改稱爲“燕雀湖”。此即《萬曆上元縣誌》所言:“舊志言燕雀湖太子(蕭統)葬處。在城東二里,恐未真。”

太監盜墓引出奇事:“太子頭骨”之謎 第2張

網絡配圖

此事最早見於《窮神祕苑》,宋人周應谷《景定建康志》(卷十八)引述了《窮神祕苑》所記。《六朝事蹟編類》(卷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五)、《萬曆上元縣》(卷五)、《秣陵集》(卷四)等史料上,也都有相似的文字。

因爲此事傳得似乎太玄乎了,故有不少人不相信,南京人只當這是“民間故事”。

唐代人家裏的特殊收藏

蕭統墓兩度被盜已頗太玄乎,到了唐朝時,又出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蕭統的頭骨竟然被人當作寶物收藏在家裏

據晚唐人李綽撰《尚書故實》,蕭統的頭骨收藏在一個“貴人”家裏,李綽是聽“張賓護”說了這事情。“張賓護”就是中國第一部美術史著作《歷代名畫記》的作者、唐人張彥遠。

張彥遠又是聽家裏的“公”說的。“公”是在一個名叫崔潭峻的“貴人”(太監的尊稱)家裏看到的。“公”是何人?《客座贅語》的作者、明人顧起元認爲是唐朝宰相、張彥遠的曾祖父張嘉貞。

張嘉貞看到,被收藏的蕭統頭骨微微發紅,還有光澤,顯得異常。原文是這樣的——

“公嘗於貴人家見樑昭明太子腦骨,微紅而潤澤,抑異於常也。又嘗見人臘長尺許,眉目手足悉具,或以爲僬僥人也。”

除了蕭統的頭骨,張嘉貞還看到了一具“人臘”。人臘,就是如臘鵝一樣,醃製出來的整段人肉。張嘉貞所見人臘,據說是生活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僬僥國人的,是當時上等人臘材料就是僬僥國的人體。僬僥國就矮人國,據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時人李章武家也曾收藏有“人臘”,有三寸多長,是人的脖子和肋骨做出來的,也傳是記憔僥國的人。太子頭骨之謎”難解“人臘”是供食用的,古人荒謬地認爲,人肉有藥用價值。

太監盜墓引出奇事:“太子頭骨”之謎 第3張

網絡配圖

西漢學者、易學大師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的屍體曾被人當“良藥”吃了。據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七),東晉末年司馬德宗(安帝)當皇帝的義熙年間,士兵盜挖了京房的墓,發現屍體還很沒有腐爛,很完整。士兵聽說殭屍能當藥,便用小刀子你割一塊,我割一塊,將京房屍體當“人蔘”分割吃了。對《易經》研究透徹到家的京大師,生前應該怎麼也不會算到自己屍體,在下葬400多年後被人盜出來吃掉,遭如此傷害吧。

民間還有“食蜜人”祕方。據元末人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三)“木乃伊”條,年逾古稀的老人將死時,自願獻身,不吃穀物,只食蜂蜜。過把月下來,連小便都是蜜水。死後了,用石棺裝殮,屍身仍泡在蜜裏。封棺後在棺蓋上刻上年月日,埋下一百年後再挖出來,就是一劑醫療價值極高的祕方。據說跌打損傷,吃點就好了。

說這些題外奇聞,目的是想表明這麼一個意思,過去人肉都有人食用,收藏人頭骨就不算稀罕了。而在盜墓史上,也曾出現過收藏人頭骨的事情。

盜南宋帝王陵的西域僧人楊輦真珈,將帝、後們的骨骸全部掘出,棄之荒野,或與獸骨混在一起。之後,便曾把理宗趙昀的頭顱切割下來,帶回元都城鑲銀塗漆,製成盛酒的器具使用。爲何要趙昀的頭顱,因爲他生前頭長得大,大頭皇帝的頭是做法器的上上等品。

但蕭統的頭骨到底是怎麼成了唐人的“收藏品”?這就是謎了,至今沒有人能弄清楚,恐怕永遠也沒有人能弄清楚。或許就是杜崱那次盜昭明太子墓時流出來的,當初,蕭詧在盜杜崱祖墳時,杜家祖宗的頭骨被蕭詧做成了碗,杜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有可能的。

當然,也不排除蕭統墓後來又讓另外的盜墓賊盜了,把太子頭顱擰了下來。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