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南伐荊蠻,這是華夏民族第一次全體動員對抗外虜,總計出動了八國聯軍,可謂規模空前,史無前例,再加上進軍神速,攻其不備,無論從哪方面看,楚國這次恐怕都凶多吉少了。然而,事情的發展再次讓天下大跌眼鏡,楚國人似乎有預言神力般 ,在諸侯聯軍剛陳兵楚境,他們就奇蹟般的組織了一支大軍迅速北進,與諸侯軍針鋒相對,接着,一名楚國使者來到聯軍大營,要求面見齊桓公,開展軍事談判。

這就奇怪了,在此之前,齊桓公以伐蔡爲名,極妙的掩蓋了千里行軍伐楚的真實意圖,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楚國人是如何預知這個祕密情報的,難道他們真的是神仙不成?

閒樂生生通讀《左傳》,終於發現了其中的蛛絲馬跡。原來在《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

看來,早在兩年前,齊國就有一個叫“貂”(又名豎貂,“豎”意爲未成年)的“寺人”(即太監)在多魚這個地方(今河南虞城縣界)開始出賣齊國的軍事機密了。或許,正是因爲這個內鬼的通風報信,楚國人才能反應如此迅捷,將齊桓公的全盤計劃打亂。

豎貂,好你個閹豎,你可真成,兩千多年前就會玩兒無間道了!

關於這個死太監,他後面還有很重的戲份兒,且不提。我們先回過頭來,講講這場意料之外的齊楚談判。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楚使代表楚成王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成語“風馬牛不相及”源出於此)

此言一出,諸侯們強忍笑意了半分鐘,最後終於忍不住,全體爆笑起來。

原來,這句話裏面的“風”,不是颳風的風,而是男女或公母之間的一種動物本能活動,文雅一點兒說,就是交配、做愛、make love。

比如,古人情緒十分激動或想罵人的時候,經常脫口而出一句話“大風!”,意思不是颳大風,而是我們現代人常說的那句國罵:“我靠!”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咱們齊楚二國,一個在北海稱霸,一個在南海稱雄,八竿子打不着之程度,就如同貴國的馬想跟我國的牛交配一樣,一則“鞭”長莫及,二則也物種隔離啊!而您老人家卻千里迢迢興師動衆而來,啥意思啊你!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第2張

在如此嚴肅的外交場合裏說出如此粗俗搞笑之語,楚國人實在太有才了,簡直低級趣味的可愛,簡直一抖音網紅啊。其中還暗諷齊桓公如牛馬禽獸一般無法溝通,簡直是罵人不吐髒字的典範。

如此邪門兒的外交使臣,齊桓公聞所未聞,他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應對,只得愣在當場。好在管仲反應快,他及時救火道:“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即五服之侯,九州之伯),汝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隸。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原來早在周初,周王室就賦予了齊國先君姜太公代天子征伐無道諸侯的特權,規定: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楚國的穆棱關(位於今湖北麻城縣),北至無隸(即前面提到的孤竹國),全都是齊國“多管閒事兒”的範圍。所以,齊桓公是有徵伐楚國的“尚方寶劍”的。只要楚國有罪,齊桓公就有權力打。

那麼楚國有什麼罪呢?首先,不給天子進貢“包矛”。

所謂“包矛”,就是楚國的著名土特產“菁茅”,用於在祭祀中“縮酒”,古時人們飲用的酒是渾濁的米酒,所以需要用成束的茅草來過濾酒中的糟粕也就是雜質,使之成爲可以饗神的清酒。在今天湖北的某些苗寨,以及受中國文化影響極深的韓國,仍然有這種遺俗存在。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第3張

總之,所有茅草之中,楚地的“菁茅”質量最佳,所以成爲楚國進貢周王室的重要貢品。而現在楚國自恃強大,已經很久沒向王室進貢了,搞得周天子祭祀的清酒都純度不夠了,神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罪名還不該打麼?

管仲給楚國安上的第二條罪名,叫做“昭王南征而不復。”這件事兒發生在周武王的曾孫周昭王時期,當年(約公元前985年),周昭王率領六師南伐荊楚,前後用兵三年,回程時不知怎的船翻了溺死在漢水裏,管仲有理由懷疑這是楚國人乾的,所以藉此興師問罪。(其實具體兇犯是誰,《左傳》《史記》都沒有記載,只有不太可靠的史料《帝王世紀》稱是造船工匠刁民厭惡周昭王,所以像黃藥師那樣用膠水粘船,結果船到江心,膠水融化,周昭王與六師全都餵了魚鱉。)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第4張

前面管仲說的都很對,但是最後昭王這一點,就有點牽強了。首先,昭王南征不返,這是西周第一大無頭公案,到底是死於野生動物、交通事故還是蓄意殺人現在誰也搞不清楚,具體兇犯是誰也沒查清楚,管仲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它跟楚國人有關;再說了,這件案子已經過去好三百多年了,屬於陳年老黃曆,早已過了“刑法追訴期”。他老周家早都不追究了,這會你卻來拿它來說事,是不是太晚太扯了一點兒!

其實,管仲應該拿僭稱王號、無故侵伐中原諸侯一事來問罪於楚國纔對,這樣楚使根本沒辦法反駁,然而管仲最後卻退縮卻避重就輕了,這真的很奇怪。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第5張

我猜,管仲之所以沒有這麼說,恐怕還是在畏懼強楚的軍事實力而尋求妥協。其實至始至終,齊聯盟都沒有與楚聯盟拼力一戰的勇氣;而楚國面對聯軍入侵併不立刻開戰而是隻派了一個楚使來,也是爲了引而不發,先行試探。畢竟,在當時人的地理概念中,這就差不多相當於爆發“世界大戰”了,他們沒法兒不慎之又慎。這和企業經營也是一個道理,當企業處於發展時期,往往富於冒險精神;但一旦做大做強後,爲了保住已有成果,經營策略往往趨於保守。

當然,如果豎貂事前沒有泄露軍情,聯軍的閃擊戰略得以順利實施,恐怕歷史的發展就不是後來這個樣子了,唉,可惜啊,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大軍壓境楚國使者講笑話退敵?這纔是優秀的使者! 第6張

果然,管仲一露怯,楚使就看出來了,他哈哈大笑道:“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之前沒有進貢茅草,那是我們的錯,以後補上不就得了,咋呼啥呀!至於昭王那件糊塗官司,你最好去問問河伯水神,他們比較瞭解情況。幾百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事兒了,你現在跑來來問我,鬼知道他是怎麼死的撒,反正不是我推下水的撒!

真是一個有才的楚使啊,仨兩下就把管仲搞了個啞口無言。要說論經濟才能治國才能,一百個楚使也比不過管仲,但耍嘴皮子的功夫,管仲就不行了。當然,我們也說了,管仲之所以避重就輕,還是不想跟楚國火拼;他的目的,只是讓楚國服軟,所以既要逼迫楚國,又不能逼得太緊讓楚國下不來臺,這個度必須把握好。否則,沒有迴旋餘地,那就只有打到底了,不打的楚國放棄王號返還土地就不能算完,那麼全天下都會陷進戰爭泥潭裏拔不出來了。

所以,楚使也就相當有默契地承認了“不進貢”這條無傷大雅的輕罪,雙方一觸即發的戰勢頓時緩和了很多。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