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凱歌執導的《妖貓傳》,小編去電影院看了。散場時,坐在後排的一位男士跟身邊的女朋友說:“電影都是騙人的,楊貴妃壓根兒就沒養過貓。”此話一出倒引起了小編鉤沉的興致,回到家中翻閱了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各種逸聞故事的隋唐五代筆記,諸如《明皇雜錄》、《開天傳信記》、《開元天寶遺事》等等,確實沒有發現楊貴妃養貓的任何記錄,不過,史料未載不能成爲徹底否定的證據,那麼不妨從其他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楊貴妃養貓的可能性。

  吃掉鸚鵡的宮貓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中國人養育家貓的歷史相當的“不久遠”。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明代大學者張岱在筆記《夜航船》中曾經這樣寫道:“貓,出西方天竺國,唐三藏攜歸護經,以防鼠齧,始遺種於中國。”也就是說貓是唐僧取經,回國的路上,怕老鼠把經書啃了,隨身帶了幾隻貓,這樣才把貓引進了中國。這種說法當然有些極端,但著名民俗學者和動物學家、民國時曾經做過萬牲園(北京動物園)園長的夏元瑜先生也認爲,貓在中國很晚才變成家畜,“商周秦漢的銅器玉器,以至陶製殉葬的冥器全沒貓形的,《三字經》上‘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可見家貓在家畜中毫無地位,更談不到列入十二生肖中了,在地支中的地位竟連老鼠都比不上”。張岱亦舉出證據:“《詩》有‘貓’,《禮記》‘迎貓’,皆非此貓也”。

事實上直到唐代晚期,家中滅鼠也很少依靠貓。五代學者嚴子休在筆記《桂苑叢談》中記載過唐僖宗末期的一件事,“廣陵有窮丐人杜可均者,年四十餘”,此人酒量極大,“每日常入酒肆,巡坐求飲,亦不見其醉”。有個姓樂的酒肆老闆十分慷慨,經常招呼窮朋友來店中免費喝酒,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杜可均來了,見老樂正悶悶不樂,一打聽才知道,有個客人寄存了一領昂貴的衣物,老樂將衣物放在倉庫裏,誰知竟被老鼠啃了,現在要作價賠給人家,而鼠患越來越嚴重,老樂卻又找不出什麼別的辦法,唯恐家中財物會遭到更多損壞。杜可均說:“我早年間曾經學過一道闢鼠符,杜絕鼠患特別有效,只是不知道現在還能夠靈驗,現在不妨一試。”然後畫符,做法焚之,“自此鼠蹤遂絕”——由此可見,那時的人們對貓的滅鼠價值還知之甚少。

不僅如此,有唐一代,貓的名聲一直不咋地。比如唐高宗的宰相李義府“容貌溫恭,而狡險忌刻”,當時的人們給他取外號叫“李貓”,形容他兩面三刀,外表溫順而內心陰毒。還有五代學者孫光憲在筆記《北夢瑣言》裏記載,唐左軍容使嚴遵美,在官場上遭受排擠和冷落,心情抑鬱,有時就突然手舞足蹈起來,家中所養的貓居然開口說:“軍容使失去常態,癲瘋病發作了。”總之是各種的妖異。

筆記如此,正史亦不例外,《舊唐書·后妃傳》中記載:永徽六年十月,武則天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爲庶人,囚之別院。之後,武則天命人將她們二人勒死,蕭淑妃臨死前發下毒咒:“願來世阿武變成老鼠,我變成貓,生生扼其喉!”武則天又恨又怕,從此下令宮中不許養貓。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第2張

不過,這條禁令隨着時間的推移,肯定遭到了淡化或廢除,因爲《舊唐書》的史料價值很高,真實可信,另外一部名叫《朝野僉載》的筆記同樣具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作者張鷟曾經在武則天當政時任御史。《朝野僉載》記載:“(武則天)調貓兒與鸚鵡同器食,命御史彭先覺監,遍示百官及天下考使。傳看未遍,貓兒飢,遂咬殺鸚鵡以餐之,則天甚愧。武者國姓,殆不祥之徵也。”大意是說武則天訓練貓和鸚鵡一起吃飯,然後給百官看,寓意着蕭淑妃即便真的化身爲貓,也早已散盡戾氣和仇怨,能夠和“武”和平共處了,誰知表演到一半,貓兒大概沒吃飽,一口把鸚鵡咬死當了點心……《資治通鑑》中記載此事發生在長壽元年(公元692年),距永徽六年(655年)過去了37年,這不僅預兆着“武氏”的不祥,還有蕭淑妃的冤魂歷37年而絕不諒解。

  睚眥必報的妖貓

雖然貓“引進”中國的時間晚,又總帶着那麼一股子妖異的味道,但唐朝以後,養貓的人家確實是越來越多了,而“妖貓”的傳說也一直沒有斷過。

宋初學者徐鉉在《稽神錄》中記載過這樣一則故事,建康(南京)有個人,養了一隻貓,這貓“甚俊健”,主人非常喜歡它。這年的六月,貓突然死掉了,主人不忍將它拋棄或埋葬,“猶置坐側”。沒過幾天,貓的屍體腐爛發臭,十分難聞。主人不得已,帶它到了秦淮河邊,扔進河水裏,誰知貓一入水,居然活了,主人一看趕緊跳下河去救這隻貓,竟然被淹死,而貓自己登上岸走了……這貓的靈異和冷血,聞之令人心寒。

不僅如此,在古代筆記中,貓還代表着一種睚眥必報的惡毒。北宋學者劉斧在筆記《青瑣高議》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朱沛的人,特別喜歡養鵓鴿,有一天,一隻貓吃了他的鵓鴿,這朱沛平日裏爲人殘暴,一怒之下,把貓捉住,切斷了四隻腳然後放掉,貓拖着斷肢慘叫了好幾天才死。沒過幾天,又有貓吃了他的鵓鴿,朱沛“又斷其足”,前後殺了十幾只貓。後來,朱沛的老婆“連產二子,俱無手足”。南宋學者洪邁《夷堅志》中也有關於貓的報應的記載:有個廚娘準備晚飯,把一塊臘肉放在案板上,“爲貓竊食”,廚娘遭主母責罵,心中很是生氣,便想方設法逮住了那隻饞貓,遠遠地往木柴堆裏扔,本心並不想把它摔得多重,誰知積薪之上恰好豎着一個木頭叉子,貓落下時肚子正插在叉子上,“籤刺洞過腸胃流出”,慘叫了一夜死了……一年後,這個廚娘在曬被子的時候,失足摔倒,小腹插在了竹片上,“小腹穿破,灑血被體,次日即亡,殊似貓死時景象”。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第3張

可能也就是與貓有關的靈異事件太多,在中國古代,貓在民間越來越成爲一種“凶兆”,比如明代江盈科在《雪濤談叢》中記載他家鄉的民諺:“豬來窮來,狗來富來,貓來孝來。”聽來極爲可怖,以至於“豬貓二物,皆爲人忌,有至必殺之”。《雅俗稽言》中更記爲“貓兒來,帶麻布”,又稱“貓兒來耗家”,這種說法流行的原因是“家多鼠耗,故貓來捕之,因‘耗’誤爲‘孝’”。不過有學者認爲,“豬來窮來,狗來富來,貓來孝(耗)來”這句話不是說徵兆,而是根據已然發生的事情進行的總結:“窮則牆坍壁倒,豬自闌入之,富則庖廚狼藉,狗自赴之,開當鋪則羣鼠所聚,貓自共捕耳。”但到清代,據《浪跡叢談》所記,福建一地已經有所謂“貓衰犬旺”的諺語,意思是養貓之家易衰敗,養狗之家易興旺。

  殺氣十里的黑貓

要說貓“作妖”作出一定水平的,要數清代學者潘綸恩在筆記《道聽途說》中的一條記載,花堰有一家姓俞的,共有兄弟三人,家裏很窮,老母親長年沒有自己的屋子,只能獨居在閣樓上,“而年及古稀,衰病龍鍾,起居不甚適”。俞老大心疼老孃,就提出和母親換屋子住,老太太拗不過他,只好同意了。

俞老大上得閣樓來,一看眼前的景象,不覺得十分辛酸,閣樓上“無牀榻,無茵褥,惟展敗絮一裹,竹簟一張”,老太太原本就席地以寢,雖然上面搭着個帳子,也早已破爛不堪。俞老大和老婆收拾了一下,感到有些疲憊,就一起先躺在地上睡下了,誰知,第二天早晨兩口子睜眼一看,“帳幄皆爲火化,竹簟敗絮,四周皆成灰燼”,只有他們躺的那塊地方沒有過火。“一家並駭,莫測所爲”,更加糟糕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種種怪異,無片刻安帖”。

歷史上楊貴妃養貓嗎?《妖貓傳》是不是真的? 第4張

俞家三兄弟請了一位和尚做法驅妖。“繪象數十軸佈滿一堂,自釋迦、文殊以下,鬼卒鬼獄皆備”。僧人弄了一個大鼎,“熾炭其中,烈火薰灼……步步灌醋噴之,酸氣四溢,撲鼻莫納”。俞氏三兄弟各舉着一個香爐,跟在僧人的後面。那僧人頭戴毗盧帽,披着水田衣,手拿七星劍,口中喃喃有詞,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什麼法咒,踏梯上了閣樓,“撥火醋頻頻加緊”,白煙四溢,酸氣頓時充斥了整個閣樓,那陣勢有點兒像被蚊子咬急了的人舉着滅蚊劑在屋子裏一頓狂噴,妖異終於被薰得受不了了,“忽空落中躍起一大貓,修尾蓬蓬,目光如炬,疾駛若飛,足不及地”,從只有二指寬的窗戶縫裏鑽了出去,逃之夭夭。

俞家三兄弟“俱謂貓鬼遠遁,怪可從此絕矣”,誰知僧人前腳走,後腳那妖貓就回來了,“每日作惡,一如前狀”。俞家三兄弟沒辦法,又去請僧人來伏妖,僧人搖搖頭道:“不必了,那妖貓明年開春一定會離開。”俞家三兄弟不知何理,僧人說了一番很有哲理的話:“凡是人想久居某地,一定不會惹鄰居討厭,貓也是這樣,憎恨你們越深,離開你們時越堅決,你們放心吧,那貓對你們騷擾得越重,越說明它失去耐心了。”

“明年,怪果絕”。

清代的妖貓如此,唐代的“妖貓”是真是假呢?小編以爲,從正史和野史中對武則天的記錄來看,唐代宮中養貓應該已經形成風氣,所以楊貴妃抱着一隻可愛的小貓把玩也未必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否會像《妖貓傳》中那樣抱着一隻純黑的小貓,就不好說了。

純黑的貓在文藝作品中往往作爲一種法力強大,靈異指數極高的象徵,中國古代也不例外,清代學者湯用中所著筆記《翼駉稗編》記載:金陵有個姓馬的養有一隻貓,“色純黑,狀極神駿而馴”。有一天有個蜀人路過他家門口,看到這隻貓,立刻提出重金買之,姓馬的不同意:“畜以自玩,不覓售也。”蜀客不停加錢,直加至百金,姓馬的看他志在必得,只好同意了,成交之後,姓馬的問:“貓已經歸你了,能否告訴我你爲什麼花這麼多的錢買它?”蜀客說:“實不相瞞,這隻貓乃是神物,所在之處,方圓十里之內所有的老鼠都會死光,我家是做紡織生意的,最怕老鼠咬,卻偏偏遭遇鼠患,數年之中,大量的紡織品被咬爛,買了很多貓來對付,誰知竟一一被老鼠咬死,今天得到這隻黑貓,帶回蜀地,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姓馬的半信半疑,掀開家中閣樓的木地板一看,“果有死鼠數鬥,大者重二十斤”!

由此推測,楊貴妃縱使真的養貓,恐怕也很難養黑貓吧。不過文藝作品,本來就不必爲杜撰而窮究,畢竟比起那隻小貓,《妖貓傳》裏楊貴妃的長相要奇葩得多。電影裏的楊貴妃對李白說“大唐有你纔是真的偉大”,而觀衆們對“混血楊貴妃”的包容才說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與進步。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