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曹操,後人褒貶不一:有人視他爲梟雄,有人稱他爲大奸,不過總的來說,譭譽參半。

然而,作爲曹操的兒子,曹丕就沒有他爹那麼幸運了。不僅爲政治國被批沒業績,甚至被冠上了陰險荒淫之名。

最近《虎嘯龍吟》熱播,颳了很多次的三國風,又一次颳了起來。藉着這股風,今天就說說魏文帝曹丕。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魏文帝曹丕。

1. 青徐豪霸

拜小說和段子所賜,人們對曹丕篡漢普遍的認識大概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曹丕的父上曹操,對內掃平了北方各路諸侯,對外壓制南方的孫劉,功高蓋世卻以漢家丞相自居,雖然出格的動作很多,但始終沒有行廢立、禪代之事。哪怕蠢笨的漢獻帝在許昌玩衣帶詔,曹操都沒有對他動手,甚至一口氣嫁了三個女兒給他,自己當起了外戚。

然而曹操一死,曹丕這個狡詐陰險貪權變態狂就火急火燎地搞事情:魏王的位子還沒坐熱,就逼漢獻帝禪讓,送大漢入土,建立魏王朝……

“曹操統一北方”,曹丕只是坐享其成,真的是這樣嗎?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2張

▲劇照:漢末梟雄曹操。

初高中教科書裏,早已把“統一北方”劃爲曹操的業績,但事實上,所謂曹操的“統一北方”水分很大。而曹操留給曹丕的,也不是一個可以樂享其成的江山:

有兩塊地,名義上聽曹操的話,但其實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而曹操對他們,也很無奈。這兩塊地,一東一西,分別在兩撥豪族的控制之下:東邊的即以青州、徐州爲中心的豪族;西邊的則是以涼州的敦煌、酒泉、金城爲中心的河西豪族。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3張

▲東漢末年政區簡圖。

河西豪族對曹魏的主要威脅,在於勾結羌氐,隔絕西域併爲亂西垂。但不管怎麼說,畢竟遠離曹魏的統治中心,難以成氣候。而青徐豪族就不一樣了。青州徐州,距離曹魏的統治中心許昌、鄴、洛陽一帶,近在咫尺。而青徐兵悍勇,一旦亂起來,曹魏可是吃不消。於是對於青徐豪族,曹操的態度“撫”字當頭:你別鬧事兒就行。

史載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霸”,即臧霸,泰山華縣人,打黃巾起家,本附陶謙,陶謙死後曾助呂布攻曹,後又降曹,被曹操委任爲二州之主。既爲地方豪強之一,又總攬該地的豪強,足見此人在地方上的影響力。而青徐二州,也的確很不消停。諸葛亮《後出師表》裏說曹操“五攻昌霸不下”。此處的“昌霸”,即昌豨[xī],徐州豪強,東海太守。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4張

而曹操去世後,青徐兵果然生事了。史載:

“會太祖崩,霸所部(即徐州兵)及青州兵以爲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曹操一死,青徐兵居然騷動,一夥人擅自離開洛陽,不幹了。相當於給了初登王位的曹丕一個下馬威。

當時曹丕的臣子,很多人主張發兵征剿,並更易青徐地區的長官,即“易諸城守,用譙沛人”。

曹丕不糊塗。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5張

他深知此時自己的首要任務是繼承王位,掌握要害,安定局面,再從長計議,以求解決之道。如果此時動武,引起曹魏內亂不說,甚至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在青徐之外的地區引發更大的動亂。

所以曹丕用賈逵、徐宣等人的策略,以屈求申,撫而不剿。

代漢建魏之後,曹丕以“天命”代替“丞相魏王之子”來加強自己的權威,也同時開始張羅收服青徐之事。

首先是青徐官職的變動:曹丕稱帝,百官多有晉升,而青徐豪族之首臧霸卻未得升遷。不僅如此,曹丕還累次提拔宗室曹休,以防吳爲名,總督青徐軍事,位在臧霸之上。曹休到任後,便着手排擠青徐豪族。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6張

▲劇照:曹休,“魏二代”的帥才,被曹操贊爲“千里駒”。

待曹休在青徐略有活動後,曹丕便趁吳蜀猇亭之戰結束的當口,以孫權不質子爲由,先後三次興兵伐吳。然而事實上,曹丕伐吳並沒有做滅吳準備:第一次伐吳打得最歡,然而曹丕起初連渡江的意思都沒有,後兩次伐吳用兵廣陵更是對吳“不尋戰機”。而從用兵的實際效果看,曹丕反倒以伐吳之名,把青徐的問題給解決了。

第一次伐吳,曹丕便趁機將臧霸明升暗降,趁機削奪兵權,令其去洛陽入朝任職。而臧霸本人“無復他望,但欲終其天年,保守祿祚而已”。很乖地聽安排了。

然而臧霸被調走後,青徐,尤其是徐州果然不穩。於是曹丕第二次伐吳,率軍進駐徐州廣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諸將守”,將青徐地區的官員大換血。

一年以後,曹丕捲土重來。其時琅琊郡所屬的利城,在郡兵蔡方等人的鼓譟下叛亂。曹丕抓住機會,平定兵變又順道“幸徐”,再至廣陵,“耀兵十萬”,震懾青徐豪族。

至此青徐徹底收服,不再是曹魏的問題。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7張

2. 西戎北狄

作爲一個國君,治理一個強敵環伺的國家,首要的一點是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斤兩,清楚對方的斤兩。這樣才能捏對柿子。

在這一點上,曹丕做得很到位。

《三國演義》裏說,曹丕曾趁蜀主劉備去世,興兵五路伐蜀。在正史裏,這是沒有的事。曹丕對蜀漢,最多是佔了孟達、劉封不和的便宜,收了孟達和上庸三郡而已。而對吳,上面已說了,三次伐吳,志不在吳。

曹丕心裏清楚,以目前魏蜀吳三國的國力,誰也吃不了誰。任何兩家大動兵戈,無非是便宜了第三家,而絕無鯨吞彼此的可能。所以曹丕當政的七年裏,曹魏對吳蜀,局部戰爭有,但大規模衝突並沒有發生。

然而曹魏的其他敵人,可就沒有吳蜀這麼幸運了。

其他敵人?除了吳蜀,曹魏還有敵人嗎?

有,當然有。那便是,

五胡!

五胡亂華因他推遲八十年,奈何其父光環太重導致無人問津 第8張

 ▲三國時期的邊境局勢。

曹丕時期,威脅中原政權的胡人,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西北的,常常與河西豪族勾結的羌氐;另一部分則是虎視曹偉北境的匈奴和鮮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