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有关劝谏的历史百科

武则天听从狄仁杰劝谏后问狄仁杰

武则天听从狄仁杰劝谏后问狄仁杰

武则天称帝之后,生性善妒,专权跋扈,排斥异己,首当其冲的就是武则天的政敌王皇后和萧淑妃。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武则天打入冷宫,承受着非人的折磨。宫中御林军和宫女奉武则天之命,对王皇后和萧淑妃严刑拷打,极尽凌辱之事。王皇后......
2023-11-13
吕纂:后凉第三位君主,在位时沉溺酒色,不听大臣劝谏

吕纂:后凉第三位君主,在位时沉溺酒色,不听大臣劝谏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接下来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
2022-07-15
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当时反对的三个人最后结局如何?

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当时反对的三个人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在历史上一向以仁义示人,凡事都要都要先讲究一个道义,这样的人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并不多见,因而他也凭此吸引到了很多人才的归附,甚至还躲避过杀身之祸,不过后世很多......
2014-07-16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最牛谏臣魏征:他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
2022-04-11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牢门商才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牢门商才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
2022-10-01
红楼梦到底是告诉世人放弃功名,还是劝谏世人考取功名呢?

红楼梦到底是告诉世人放弃功名,还是劝谏世人考取功名呢?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
2022-10-28
盘点下劝谏商纣王的十位大臣 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样的

盘点下劝谏商纣王的十位大臣 他们的下场分别是什么样的

商纣王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尤其是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更是被刻画为十恶不赦、刚愎自用的大反派,商朝在纣王的统治下,彻底走向灭亡;其中商纣王有一个最典型的亡君姿态,那就是随意杀戮劝谏忠臣,现在来盘点下劝谏商纣......
2013-01-12
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太宗私生活?

俗话说,劝酒不劝色。成就一桩好事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过程,而搅黄一件事有时只需一句话。按照通常的规则,一个男人有了花心,另一群男人往往假装不知或暗地怂恿,虽不想当牵线的红娘,但也不愿当棒打鸳鸯的法海,人们一般的态度是在......
2022-03-22
魏征如何用“拍马屁”的方式来劝谏唐太宗的?

魏征如何用“拍马屁”的方式来劝谏唐太宗的?

说起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就不能不提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千古难遇的“圣主与诤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大臣。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其实还有“阿谀奉承”的一面,并且用“拍马屁”......
2015-03-15
红楼梦中宝玉不想读书,探春身为妹妹为何不劝谏

红楼梦中宝玉不想读书,探春身为妹妹为何不劝谏

探春,《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与玉宝玉一起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探春是《红楼梦》中研究起来相对简单的一个人物,可她身上还是存在不少谜,争论比较大的就是:贾探春为何从来......
2022-05-23
卓敬有哪些事迹?为什么姚广孝劝谏朱棣一定要杀了他?

卓敬有哪些事迹?为什么姚广孝劝谏朱棣一定要杀了他?

卓敬,字惟恭,明朝大臣,曾担任户部右侍郎。他是个有深谋远虑之人,曾秘密上疏朱允炆,劝谏他徙封燕王朱棣于南昌,然而并未被采纳,之后就爆发了“靖难之役”。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明建文年间,燕王......
2021-08-04
朱元璋为什么能听马皇后的劝谏 朱元璋真的是一个妻管严吗

朱元璋为什么能听马皇后的劝谏 朱元璋真的是一个妻管严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这个人,杀伐果断,说一不二,无论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后来当皇帝的以后,都是说杀谁就杀谁,从来不会犹豫。比如胡惟庸、蓝玉两件大案,牵扯到的株连被......
2022-03-22
胥僮劝谏晋厉公,观点是什么样的?

胥僮劝谏晋厉公,观点是什么样的?

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帝王更替。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们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国君因为错误的决策而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胥僮劝谏晋厉公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智......
2023-11-15
法正为何如此得刘备信任?曾经以命劝谏主公

法正为何如此得刘备信任?曾经以命劝谏主公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天下纷争。各路诸侯都想击败对手,一统天下。三国之争,既是实力之争,更是人才之争。得人才者得天下,成为魏蜀吴三国的共识。特别是刘备的蜀汉,从最初的兵不满千、将止关张,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硬是发展到雄......
2022-04-10
秦朝灭亡后,樊哙为什么会劝谏刘邦不要碰那些妃嫔?

秦朝灭亡后,樊哙为什么会劝谏刘邦不要碰那些妃嫔?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樊哙为什么会劝谏刘邦不要碰那些秦朝妃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几经辗转,从武关杀入了关中,兵临咸阳,最终逼迫末代秦王——嬴子婴出城投降。进入秦宫后,刘邦发现当......
2020-11-13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
2022-09-28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陆凯简介: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而闻名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陆凯简介: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而闻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陆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
2022-03-16
鲁定公为什么会中美人计?连孔子都劝谏无效

鲁定公为什么会中美人计?连孔子都劝谏无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中了齐国美人计的鲁定公,劝谏无效,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鲁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周敬王24年,鲁定公14年,西元前496年,这时候的孔子正是56岁。在鲁国为政多年的孔子,政治改革方面大有所成就。而齐国和......
2016-07-04
王姓的由来:源于忠诚劝谏的太子后裔

王姓的由来:源于忠诚劝谏的太子后裔

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王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姓氏之一,其由来自然也颇具传奇色彩。相传,王姓的起源与一位因忠诚劝谏而被贬的太子有关,这位太子的后人为了纪念这段......
2024-05-07
钟子期原是楚国宫廷乐师:曾经以死劝谏楚怀王

钟子期原是楚国宫廷乐师:曾经以死劝谏楚怀王

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让历史上的风云女子“重回”2000多年后的人们的视野,也让人重新“审视”一段尘封久远的传说。《伯牙与钟子期》选自《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著: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2022-03-11

 90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