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有关通篇的历史百科

杜甫《潼关吏》: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夹带问答

杜甫《潼关吏》: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夹带问答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021-08-17
为何朱元璋要在圣旨中通篇都是白话文?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朱元璋要在圣旨中通篇都是白话文?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满篇都是通俗的大白话,是因为他出身贫寒、教育程度低吗?他白话文里那些看不懂的奇怪句子,又是从哪里学来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
2020-12-11
石孝友《浪淘沙·好恨这风儿》:通篇借“风”与“船”铺开写来

石孝友《浪淘沙·好恨这风儿》:通篇借“风”与“船”铺开写来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
2021-11-15
杜荀鹤《自叙》: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生动感人

杜荀鹤《自叙》: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生动感人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
2021-11-19
聊斋志异-五通篇有哪些情节?该怎样翻译呢?

聊斋志异-五通篇有哪些情节?该怎样翻译呢?

聊斋志异《五通》原文南有五通[1],犹北之有狐也。然北方狐祟,尚百计驱遣之;至于江浙五通,民家有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有赵弘者,吴之典商也[2]。妻阎氏,颇风格[3]。一夜,有丈夫岸然自外入,按剑四顾,婢媪尽奔......
2021-03-29
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老祖宗忒狠了!

通篇只有一个读音的中国古文!老祖宗忒狠了!

不管你说何种语言,像这样的文章只能赞叹,不能模仿,就佩服中国老祖宗吧,不得不说中文真是华丽的变态,只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再次声明一下,每个语言都是美丽而独特的,但是对于国内现在......
2022-05-31
美媒批中情局编瞎话成性:害官方史料都通篇谎言

美媒批中情局编瞎话成性:害官方史料都通篇谎言

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2月24日发表题为《编造的事实:CIA如何向自己的雇员撒谎》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前中情局反恐官员约翰·基里亚库,编译如下:当美国中情局不想让自己的特工知道一些事时,它就对......
2018-12-05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通篇皆作追忆的口吻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通篇皆作追忆的口吻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
2021-10-29
郑谷《莲叶》:此诗吟咏莲叶,却通篇不着一个“莲”字

郑谷《莲叶》:此诗吟咏莲叶,却通篇不着一个“莲”字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
2021-11-23
蒋春霖《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蓄

蒋春霖《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蓄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
2021-12-15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
2021-10-21
杜牧《叹花》:此诗通篇采用“比”的手法,耐人寻味

杜牧《叹花》:此诗通篇采用“比”的手法,耐人寻味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2022-04-17
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通篇迤逦写来,情如流水汩汩

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通篇迤逦写来,情如流水汩汩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
2022-01-09
赵长卿《更漏子·烛消红》:通篇充满了凄清缠绵的感情

赵长卿《更漏子·烛消红》:通篇充满了凄清缠绵的感情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
2021-11-09
陈与义《襄邑道中》: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

陈与义《襄邑道中》: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北宋末......
2021-11-10
毛滂《生查子·富阳道中》:通篇无一句不愁,而无一句有“愁”字

毛滂《生查子·富阳道中》:通篇无一句不愁,而无一句有“愁”字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代表作有《秦......
2021-10-26
郑谷《菊》:这首诗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却写菊

郑谷《菊》:这首诗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却写菊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
2021-09-17
韩偓《夜深》:这首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

韩偓《夜深》:这首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其诗集《玉山樵人集》,曾由《四部丛刊》重印传世;《全唐诗》收录其诗280多首。那么......
2021-09-08
方岳《春思》:此诗格调清新,不用典实,通篇拟人

方岳《春思》:此诗格调清新,不用典实,通篇拟人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方岳的词作属辛弃疾派,词风慨慷悲壮,豪气不减辛弃疾与刘过,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也与辛、刘相近。王......
2021-11-15
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

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
202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