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有關試卷的歷史百科

解密:明代的科舉考試到底是如何評定試卷的?

解密:明代的科舉考試到底是如何評定試卷的?

今天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難度其實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舉考試稱作“獨木橋”,高考簡直就是“高速公路”。明代的官辦學校,中央學校叫“國子監”,地方學校叫“儒學”。國子監的學生叫“監生”,即“太學生”。地......
2022-05-21
杜甫試卷是寫的啥?為何考官看完卷子説一定會死

杜甫試卷是寫的啥?為何考官看完卷子説一定會死

杜審言,襄陽人,恃才傲物,看不慣世道也看不慣世人,大詩人蘇味道在武周時擔任天官侍郎,天官侍郎就是唐朝的吏部侍郎,專門管理官員的。杜審言考完出來,跟人説,蘇味道死定了。人們大吃一驚,不明覺厲。杜審言説,他要是看到我的卷子,還......
2013-05-08
清朝最倒黴考生遇到奇葩考官,弄丟試卷名落孫山!

清朝最倒黴考生遇到奇葩考官,弄丟試卷名落孫山!

清朝最倒黴考生遇到奇葩考官,弄丟試卷名落孫山!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對於古代絕大多數讀書人來説,參加科舉考試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也是最公平的機會。畢竟,考試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如果考生遇到奇......
2017-02-08
清朝最悲劇狀元,試卷打不開被乾隆劃到第四名

清朝最悲劇狀元,試卷打不開被乾隆劃到第四名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邵自昌的文章,歡迎閲讀哦~前些天緊張的高考終於結束了,高考對於我們現今社會來説就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考到好被名校錄取自然歡樂一暑假,考的不好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頓教育,這個暑假也只能低......
2014-05-21
范進靠舉時,主考官為什麼看了三遍他的試卷?

范進靠舉時,主考官為什麼看了三遍他的試卷?

周進是《儒林外史》中塑造的第一個重要人物,也是范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貴人。從原文可知,周進為廣東學道時,主持了當地的院試,而范進正是童生中的一員。最終,作為主考官的周進,錄取了范進,並將他列為第一名。在范進的科舉之......
2014-04-04
才子金聖歎為何屢試不第 他的試卷寫滿囧笑話

才子金聖歎為何屢試不第 他的試卷寫滿囧笑話

明末清初文壇奇才金聖歎,為人詼諧幽默,學問淵博,作文不拘一格,但因為他恃才傲物,在試卷上嬉笑怒罵,所以每次科舉考試都是名落孫山。他第一次參加考試時,試題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擊而不食。”他答題時在試卷上繪了一個光頭和......
2022-05-20
明朝第一狀元的試卷你見過嗎?字跡工整如印刷

明朝第一狀元的試卷你見過嗎?字跡工整如印刷

自唐朝開始實行科舉取士之後,不知多少貧寒子弟得以翻身成了人上人,一朝“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又讓多少學子為之不懈奮鬥。最近有許多關於明朝的影視作品,故而關於明朝的話題也多了起來。對於大明王朝,你又知道......
2021-01-23
明代的科舉考試到底是如何評定試卷的?

明代的科舉考試到底是如何評定試卷的?

今天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難度其實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舉考試稱作“獨木橋”,高考簡直就是“高速公路”。明代的官辦學校,中央學校叫“國子監”,地方學校叫“儒學”。國子監的學生叫“監生”,即“太學生”。地......
2014-01-29
乾隆指定一文盲當科舉考試主考官,他根據試卷上的圈圈數來定狀元

乾隆指定一文盲當科舉考試主考官,他根據試卷上的圈圈數來定狀元

皇上為了表示對臣子的喜愛和嘉獎,一向有很多方式,例如賞賜官位,賞賜錢財,賞賜爵位,但是有些賞賜,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説,讓一位武將主考科舉科考,並且這位武將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人。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乾隆時期。當時,大將兆......
2022-04-12
古代狀元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看看此人的試卷就知道了

古代狀元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看看此人的試卷就知道了

古代狀元的水平有多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在古代想要出人頭地其實道路也是很多的,選擇走科舉考試的道路算是一條吧。科舉考試開始於隋朝年間,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2013-11-20
明朝發生的一次科舉事件 之後全國的試卷再也沒有統一了

明朝發生的一次科舉事件 之後全國的試卷再也沒有統一了

還不知道:高考卷子不統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這兩天最火熱的詞語,非“高考”莫屬了,小編在這裏先祝願所有的考生,都能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錄取到自己心儀的院校。高考這件事,幾乎是現在所有人......
2020-07-27
古代唯一留下了的狀元試卷 字跡堪比印刷體

古代唯一留下了的狀元試卷 字跡堪比印刷體

古人認為,“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人生四大幸事。尤其是金榜題名,堪稱古代讀書人最為激動的時刻,其激動指數超過洞房花燭夜。古代的科舉考試,就像現在的高考一樣,一定會有狀元的誕生。現在的文理......
2013-01-23
科舉無小事!揭祕明代如何公正評定試卷?

科舉無小事!揭祕明代如何公正評定試卷?

導讀:明代是一個奇葩的王朝,雖説後期皇帝大都是一個個遊手好閒,但是,明代的制度相對起來是十分完善的。科舉制度在明代已經走向了成熟,各種評定試卷的流程都已經細化,那麼明代是如何評定試卷的呢?網絡配圖明代的官辦學校,中央......
2022-04-19
十五年等待候鳥劇情第2集 尚軒向黎璃借試卷抄題

十五年等待候鳥劇情第2集 尚軒向黎璃借試卷抄題

時光回到十五年前,當年的裴尚軒酷愛踢足球,組建了一隻足球隊,即將參加校際足球賽。愛好體育運動的男生往往容易吸引女生們的目光,裴尚軒除了學習成績糟糕以外,在體育科目上如魚得水,其中又數足球是他最擅長的技能,上天賜給了......
2015-01-08
明代對於試卷的評閲,在正常情況下有作弊的可能嗎?

明代對於試卷的評閲,在正常情況下有作弊的可能嗎?

今天的“高考”與古代的科舉考試相比,難度其實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舉考試稱作“獨木橋”,高考簡直就是“高速公路”。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明代的官辦學校,中央學校叫“國子監”,地方學校叫“儒......
2021-04-27
此人高中狀元,給後代留下一張試卷成寶物

此人高中狀元,給後代留下一張試卷成寶物

古人注重在“學而優則仕”。如何選優,自然就是科舉制度了。我國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到清光緒31年廢除,時間跨度長達1300多年。在這漫長的時期內共產生770多名文武狀元。狀元雖多,世人大都只聞其名,絕少見其風采,更不要説金......
2021-03-23
揭祕:百年前的光緒年間秀才試卷什麼樣

揭祕:百年前的光緒年間秀才試卷什麼樣

這套試卷長30釐米,寬28釐米,卷面已經泛黃。試卷首頁印着長方形印模和“古豐書院”的紅字,寫有“次取第柒名”“童李思恭”等字樣,均為豎式。網絡配圖考卷內容分兩部分:《宋太宗戒石銘與蜀王孟泉戒石銘用意同異策》和《四皓......
2012-09-15
明朝狀元試卷的墨跡風采——書法與學問的雙重鑑賞

明朝狀元試卷的墨跡風采——書法與學問的雙重鑑賞

在中國古代,狀元是科舉制度中的最高榮譽,代表了當時文學與書法的頂尖水平。明朝作為科舉制度發展的高峯期,其狀元的試卷內容和書法藝術尤為值得細細品味。本文將帶您一探明朝狀元試卷的內容魅力和書法之美。首先,明朝狀元......
2024-03-16
林覺民厭惡考功名:試卷寫“少年不望萬户侯”

林覺民厭惡考功名:試卷寫“少年不望萬户侯”

林覺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號抖飛,福建閩侯人。從小過繼給叔父林孝穎,八歲喪母,由叔父撫育長大。他天資聰穎,刻苦用功,博聞強識,少年時即立下報國大志。1902年,林覺民以優異成績考入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
2015-07-30
清朝一考生在試卷上寫8個字就中了狀元?

清朝一考生在試卷上寫8個字就中了狀元?

清朝一考生在試卷上寫8個字就中了狀元?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對於現代社會而言,如若在考試當中出現失誤,那麼可以通過進入到其他行業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但是對於古人而言讀書重於一切,十年......
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