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有關讒言的歷史百科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卻因一句讒言被昏君殺死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卻因一句讒言被昏君殺死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于謙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名句出自於南宋忠臣文天祥,文天祥身世浮萍,被敵人俘獲後,寧死不屈,在監獄中寫下這蕩氣迴腸的《正氣歌》。詩中列舉了中國曆......
2014-01-06
周宣王聞謠輕殺:周宣王輕信寵妃讒言冤殺大臣

周宣王聞謠輕殺:周宣王輕信寵妃讒言冤殺大臣

《東周列國志》一開始就講述周宣王迷信讖語的故事。然而,周宣王真的是為讖語所惑嗎?此事無法考證。然而讖語卻為整個西周增添了神祕色彩,周宣王的故事也顯得有些不平凡了。周宣王的父親周厲王,好色暴戾,惹得人怨沸騰,曾經......
2013-11-11
一代帝王因讒言錯殺兒子,漢武帝晚年為何糊塗了?

一代帝王因讒言錯殺兒子,漢武帝晚年為何糊塗了?

你真的瞭解漢武帝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很多皇帝登上皇位以後就會變得疑神疑鬼,覺得所有的人都在盯著這個皇位,無時無刻不在想怎麼殺死自己登上皇位。就算是漢武帝也沒有逃過這個噩夢,最後還因為自己的疑神......
2020-06-26
伍子胥:輔佐吳國崛起的智者,因讒言而命喪夫差之手

伍子胥:輔佐吳國崛起的智者,因讒言而命喪夫差之手

在中國春秋時期的眾多歷史人物中,伍子胥無疑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謀略,輔助吳國成為當時的霸主,然而最終卻因讒言而被吳王夫差賜死。他的一生充滿了波折和悲劇,但他的智慧和才華卻永遠留在了歷史......
2024-04-30
白起對秦國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範睢為何要進讒言害死他?

白起對秦國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範睢為何要進讒言害死他?

秦昭王為何逼迫白起自殺呢?原因就是白起與國相範睢不和,範睢進讒言先被貶為士卒,後被迫自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1.白起精於用兵,為秦國立下了大功白起是秦國秦昭襄王手下的高階將領,被封為國尉......
2021-06-22
司馬尚作為趙國的將領,趙王遷聽信什麼讒言廢了他?

司馬尚作為趙國的將領,趙王遷聽信什麼讒言廢了他?

司馬尚,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將領,因趙王遷聽信讒言,被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七年),秦國大舉攻趙,秦國名將王翦率領上黨郡兵卒直下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卒進圍趙都......
2021-04-01
五代第一名將李存孝:因聽信讒言而走上死亡之路

五代第一名將李存孝:因聽信讒言而走上死亡之路

李存孝,母親原本給他取名叫安敬思。正巧晉王李克用在北方擴大地盤,偶然間遇到了他,看他勇敢又有武藝,爹媽都在不久前去世了,便將他留在帳下,收為義子,給他取名為李存孝。李存孝常常跟隨在晉王左右,憑藉一身武藝,風頭無人能出其......
2022-05-04
揭祕:韓非因妒才忌能進讒言反而遭秦始皇誅殺?

揭祕:韓非因妒才忌能進讒言反而遭秦始皇誅殺?

韓非,戰國時韓國人,為韓國公子(即國君宗族)。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韓非口吃,不善言談,而善於著述。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博學多能,才學超......
2022-04-28
揭祕韓非因妒才忌能進讒言 反被秦始皇下令誅殺

揭祕韓非因妒才忌能進讒言 反被秦始皇下令誅殺

導讀:韓非,戰國時韓國人,為韓國公子(即國君宗族)。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韓非口吃,不善言談,而善於著述。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博學多能,才......
2022-04-03
《念奴嬌·過洞庭》賞析,詞人張孝祥當時被讒言落職

《念奴嬌·過洞庭》賞析,詞人張孝祥當時被讒言落職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其善詩文,尤工於詞,其風格巨集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
2022-03-14
朱元璋處死一代名將藍玉,是因為聽了朱棣的讒言?

朱元璋處死一代名將藍玉,是因為聽了朱棣的讒言?

你們知道藍玉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此人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是也!朱元璋稱帝后,冊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朱棣為燕王。朱棣酷愛騎射,加上他的封國在北平,接近邊疆地區,因此手下有一隻非常精......
2020-04-02
高仙芝:震懾西域的大唐名將,卻因讒言被唐玄宗處死

高仙芝:震懾西域的大唐名將,卻因讒言被唐玄宗處死

高仙芝,一個在唐朝歷史上留下重要印記的名字。他以軍事才能和勇猛精神震懾了西域,被譽為“西域雄鷹”,然而,這位英勇的將軍卻因讒言被唐玄宗處死,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的悲劇色彩。高仙芝出生在一個軍人世家,從小就展現出了......
2023-11-20
老邁昏聵的唐玄宗如果不聽信讒言,潼關能否守住?

老邁昏聵的唐玄宗如果不聽信讒言,潼關能否守住?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唐玄宗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潼關之戰是安史之亂中的一場關鍵戰役,安史叛軍憑藉這一戰,攻破潼關進入關中,隨即攻陷長安,唐玄宗狼狽逃出京師。本已好轉的平叛形勢急轉直下,使安史之......
2019-11-08
他們是給宋欽宗灌輸讒言的小人 要不是他們北宋也就不會這麼快滅亡

他們是給宋欽宗灌輸讒言的小人 要不是他們北宋也就不會這麼快滅亡

給宋欽宗灌輸讒言的小人是誰,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發生於北宋宋欽宗執政時期。在靖康二年四月,金軍大舉南下,並迅速攻佔了......
2019-11-12
紂王與西伯侯姬昌:揭祕崇侯虎為何與姬昌作對

紂王與西伯侯姬昌:揭祕崇侯虎為何與姬昌作對

在中國的商朝時期,紂王與西伯侯姬昌兩位君主的命運交織在一起,他們的恩怨情仇不僅影響了商朝的歷史程序,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本文將通過深入探討崇侯虎為何與姬昌作對,來揭示這一歷史事件的真相。在商朝......
2023-10-12
漢武帝晚年犯下大錯眾叛親離!是誰在他身邊進讒言?

漢武帝晚年犯下大錯眾叛親離!是誰在他身邊進讒言?

漢武帝晚年犯下大錯眾叛親離!是誰在他身邊進讒言?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漢武帝無疑是一代偉大的帝王,但也逃不過這樣的人生規律。比不得青壯年時候的雄姿英發、氣勢磅礴,到了晚年他變得頭腦昏聵,犯下......
2015-06-25
宋真宗犯大忌受讒言奸佞挑唆釀大錯

宋真宗犯大忌受讒言奸佞挑唆釀大錯

一個有能力的君王是不會接受臣下隨便挑唆的,但宋真宗就犯了君王的大忌,任臣下襬布,終釀大禍。俗話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在政治鬥爭中尤其如此,總有一些人為一己之私讒語傷人。公元1004年,遼國大軍在蕭太后的率領下大舉南......
2022-05-06
曹操對他非常欣賞:卻因小人讒言而被處死

曹操對他非常欣賞:卻因小人讒言而被處死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後得以形成魏蜀吳三國並立的局面,曹孫劉稱霸天下。而曹操佔據整個北方,從實力講,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三國時期的北方霸主。其門下更不乏經緯之略的人。早期的毛玠,便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網路配圖曹操初......
2022-04-29
這兩個人被視為大唐帝國的兩大瑰寶,卻都因讒言而被唐玄宗處決

這兩個人被視為大唐帝國的兩大瑰寶,卻都因讒言而被唐玄宗處決

在唐朝時期,有兩位人物被視為大唐帝國的兩大瑰寶,他們分別是李林甫和楊貴妃。然而,兩人最終都因讒言而被唐玄宗處決,為大唐帝國的發展畫上了沉重的句號。李林甫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自幼便受到......
2023-11-13
施公案第503回:施暗器普潤受傷,進讒言云龍動怒

施公案第503回:施暗器普潤受傷,進讒言云龍動怒

《施公案》,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早期版本亦稱《施公案傳》、《施案奇聞》、《百斷奇觀》,未著撰人。現存有嘉慶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約成書於乾隆、嘉慶年間。其故事始於說書,後......
2022-07-05

 41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