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傳統文化 > 滿族文化 滿族民間剪紙是怎樣流傳的

滿族文化 滿族民間剪紙是怎樣流傳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族和其他民族一樣,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形成了對美的熱愛和欣賞習俗,並以自己的慧心巧手美化生活,創造出豐富多彩又具有民族風格的民間工藝,其中以剪紙和刺繡最爲突出。

剪紙是滿族民間最常見的工藝品。早在狩獵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人們就用樺樹皮、麻布、薄獸皮等材料剪刻成各種圖案,裝飾在衣物、日用器皿等生活用品上。後來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 ,紙張的使用日益普遍,出現了多種類型的剪紙作品。

剪紙藝術恰如活的化石,記錄着遠古人類文化的諸多信息。尤其是以薩滿文化爲特徵的滿族、赫哲、錫伯、鄂溫克、鄂倫春和達斡爾等民族的民間剪紙,這些作者以其漁獵人所獨具的氣質提供了獨特的審美意趣。在東北的滿族,大凡都有九月份貼窗花的習俗。因而,在民間曾代代相傳着“九月糊窗花,不糊窗花鬼來抓”的說法。每到九月,滿族挨家挨戶的窗戶上便貼滿了各式窗花,如一片殷紅霞光,具有驅鬼辟邪美化環境之功效。

舊時的滿族窗戶,窗格一般是中間大,四周小,因此,窗花分爲大小兩種,其內容以東北動物和對剪圖案居多,當然也有旗裝人物。窗花的取材豐富多彩,其效果也可謂斑斕多姿。

滿族文化 滿族民間剪紙是怎樣流傳的

到了清代時,剪紙藝術進入了顯赫時代。因爲關東地區滿族人有剪紙的習俗,使得剪紙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宮廷,登上了大雅之堂。

清代皇帝舉行婚禮作洞房的神寧宮,牆壁按滿族習俗裱紙,四角貼着黑色的雙喜字剪紙角花,頂棚中心貼着龍鳳團花的黑色剪紙。在宮殿兩旁的過道壁上也貼有角花。據說有人用紙剪成有鹿、鶴、鬆的“六合春”圖案,加以彩繪,貼於朝服上,連慈禧太后都以爲是繡出來的。

過去的滿族婦女一般都會剪“媽媽人兒”(或稱“媳婦人兒”),其基本樣式是梳“大拉翅”頭,穿旗袍、高底鞋的女性,有的是單人,有的是幾個同樣的人連在一起,據說這類剪紙來源於滿族對女神的崇拜,帶有一定的宗教意義。

其類似的形態,有的是留長辮的男子、有的是拿長煙袋的姑娘;還有頭頂帶着各種飾物的女性甚至是擬人化的熊,更帶有薩教崇拜的特點。

滿族剪紙的另一種常見形式是“掛箋”,上方下尖類似幡狀,中間鏤刻,下部成旗穗式,圖案的內容有的是具有吉祥寓間的動杆物或漢字,還有的是滿文“福”字加上花邊裝飾,顏色與本家所屬旗色相同。過年時把這種掛箋貼在祖宗板下沿和門框上方,具有求福祈吉的含意。

滿族文化 滿族民間剪紙是怎樣流傳的 第2張

另一類常見的剪紙 是刺繡“花樣子”,如枕頂花、鞋花、圍裙花、荷包花等,大部分是花卉、蝴蝶、蝙蝠、如意及福壽字圖案。

至於生活中常見的裝飾性剪紙則更加豐富多彩,有狩獵、捕魚、坐花轎、趕爬犁等各種生活場景及動物、植物形象和裝飾性圖案,常作爲窗花、炕圍花、棚花貼在室內或作哄小防娛樂之用。這些剪 紙都具有粗擴樸實的藝術風格,在製做上不有薰、燙等特殊的技法,很能體現滿族的民族性格 。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