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現在的人常說:人際關係是成功必需的法寶。國人講人際關係,自古以來便是如此,集體利益的樹冠往往是宗族血親,正所謂“一人得道,仙及雞犬”。民間有“是親三分向”之說,古代官僚若身居高位,大多會培養宗族親信,以建立鞏固自身權利的集團。這種思維反映在各利益組織的衝突與交融中,常會出現“政治婚姻”之事,因爲一旦聯姻,本不相干的個體或集團便具有了親緣關係,強強聯手使之成爲利益爭奪的共同體。衆所周知,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雖爲小說,但關於人物關係、社會背景的描寫,卻大多本自真實,其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錯綜複雜的關係,就是政治婚姻的產物。歷史上這類事情屢見不鮮,漢人政權與少數民族的“和親”也爲此類。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秦晉之好”現已成爲結婚的代名詞,這個典故來源於《左傳》,其實原本是一樁不折不扣的政治婚姻。

春秋時期,秦穆公爲求稱霸,巴結當時國力雄厚的晉國,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便把長女伯姬嫁給了他。後晉獻公老邁昏庸,因愛新寵驪姬,便殺死太子申生而改立驪姬之子奚齊。於是,他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爲恐殃及池魚,分別逃往他國避難。

夷吾輾轉至秦國,許以晉國黃河以西之地,秦穆公遂助其做了國君,史稱晉惠公。但其後夷吾不但對割地之事反悔,秦國受災向其求糧(此前晉國受災,秦曾贈給大批糧食)時他也予以拒絕。秦穆公大怒,渡過災年後便發兵攻晉,虜獲了晉惠公。雖然在伯姬以死相脅下秦穆公沒有殺掉晉獻公夷吾,但還是把夷吾的兒子公子圉扣爲人質,此事才罷休。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2張

其後秦穆公爲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了他。這本是一件親上加親的事,按理關係應該是很穩固的了。然而,當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重,害怕國君的位置會傳給別人,便拋下妻子偷偷跑回晉國。第二年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晉國君主,稱晉懷公。也許自覺做了欺心的勾當,他從此跟秦國不相往來。

沒想到公子圉又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夷吾,秦穆公震怒,立即決定要推舉重耳當上晉國國君,便把流亡楚國的重耳接過來,再次把女兒懷嬴改嫁給他。此時秦穆公與晉國的關係可謂微妙至極,他既是夷吾和重耳二人的姐夫,又是夷吾之子公子圉的岳父,還是妻舅重耳的岳父。在此,婚姻與感情毫無關聯,赤裸裸地成爲政治遊戲。最後,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驅逐晉懷公,成爲“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婚姻都是在利益驅使下進行的,即便有違倫常也在所不惜。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3張

劉備與孫夫人三國時蜀漢國主劉備與吳國國主孫權的妹妹之結合,正史《三國志》中只提及寥寥數語。《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寫道:“(劉)琦病死,羣下推先主(劉備)爲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京口,即今江蘇鎮江)見權,綢繆恩紀。”《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則只說了一句“初孫權以妹妻先主”,而到了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才以濃墨重筆寫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精彩篇章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4張

《三國演義》寫孫權用周瑜的美人計被諸葛亮識破,即派趙雲護送劉備過江迎娶孫夫人,其實,這件事與諸葛亮並無多大關係。根據史書記載,是孫權嫁妹在前,劉備去江東在後。彼時劉備剛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魏,領荊州牧,蜀國的力量有很大發展,孫權對此感受到了壓力,爲了鞏固孫劉聯盟,共同對付強敵曹操,於是主動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進妹固好”,也就是希望通過結親的手段來鞏固同盟關係。劉備之妻,也就是孫權的妹妹,史書中一直以孫夫人爲名,並未具其名諱。《三國演義》中說她叫“孫仁”,其實孫仁是孫堅庶子孫郎的別稱,還有很多戲劇中名其“孫尚香”,此俱是稗官野史,不足爲據。《趙雲別傳》記載的孫夫人驕橫跋扈,經常縱容從東吳帶來的隨從肆意妄爲,劉備便命趙雲掌管內務,對其進行約束。夫妻之間本是一句話的事情,卻要趙雲這個手下人出面,可以看出劉備對孫夫人的疑懼。《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還記錄了諸葛亮的話:“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由此可以看出,這樁婚事並不簡單,孫夫人似乎被看做是東吳安插過來的定時炸彈一般。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以諸葛亮爲首的蜀國謀士也另有計算,於是成婚不久的劉備主動前往京口會見孫權,藉口面謝其嫁妹之恩,向孫權提出了“借”荊州的要求。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5張

之後的故事峯迴路轉,其政治婚姻的本色彰顯出來。蜀漢與孫吳因爭奪荊州反目,不惜兵戈相向,吳將呂蒙襲殺關羽之後,雙方結下不解之仇,由聯姻而促成的親緣關係徹底破裂,孫夫人擬挾走劉備唯一嫡子劉禪(阿斗)未果,徑自回了孃家東吳,及至劉備白帝託孤身死一刻,二人再未曾相見。其實在政治上的共同利益瓦解之時,劉備與孫夫人的夫妻關係已然名存實亡了。

與少數民族的和親和親一般是漢族統治者爲籠絡少數民族政權,或少數民族首領爲獲得中原地區的認可而進行的一種聯姻行爲。這是一種純粹的政治活動,婚姻的男女雙方都是爲了本集團的利益而走到一起的。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6張

早在周襄王時期(前651—前619年),襄王欲伐鄭,故娶狄女爲王后,與戎狄聯兵作戰。據《左傳》記載,春秋時的晉獻公興兵伐驪戎,驪戎不敵請和,納其二女於獻公,長曰驪姬,次曰少姬。這些是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和親事件,此後漢唐直至明清,和親之舉不絕於書,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漢朝的昭君出塞,以及唐朝貞觀年間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和親。

公元7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治諸部,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政權。他非常仰慕唐朝的富庶與繁榮,唐貞觀八年(634年),遣使赴唐溝通關係,同時與南部泥婆羅(今尼泊爾)通好。貞觀十三年(639年),與泥婆羅尺尊公主聯姻後,亦遣使赴唐求婚。唐太宗李世民崇尚“一樁婚姻就相當於10萬雄兵”的外交政策,同時亦願結好強盛的吐蕃,求得西部邊境的安寧,遂於貞觀十五年(641年)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配給他。唐蕃聯姻,文成公主入藏,將佛教和內地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帶到了高原,進一步促進了西藏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爲西藏納入中國版圖奠定了歷史基礎。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7張

文成公主和親之後,唐中宗時又把金城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宋朝並沒有和親的行爲,明朝則只有一幕關於和親的荒唐事。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囚禁,瓦剌國師也先本以爲奇貨可居,要敲筆竹槓,沒想到明朝另立景泰帝朱祁鈺,又有名臣于謙率軍與之作戰,瓦剌屢遭敗績。此時英宗彷彿是個燙手山芋,也先不得已之下將其送回,爲了拉攏人心還要把妹妹嫁給英宗。英宗回明後被在位的景泰帝軟禁,也先將妹妹隨後送至大同擬轉道北京,卻不料大同總兵石彪見其貌美,又以爲英宗復辟無望,遂將也先的妹妹扣留做了自己的禁臠。七年之後,英宗利用“奪門之變”再次登基,剷除了因助其復辟有功而飛揚跋扈的權臣石亨,這個石亨正是石彪的叔叔,此時他才發現原本要許配給他的也先的妹妹。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曾把第六女和碩恪靖公主嫁給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還有幾位皇室成員嫁給了當時以吳三桂爲首的四藩,這件事情金庸先生在其巔峯之作《鹿鼎記》中曾有戲說。

“秦晉之好”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古代最知名的政治聯姻! 第8張

古時漢人的正統觀念很強,漢族大多瞧不起少數民族,從“夷”“蠻”“胡”等貶義的稱謂中即可看出。因此正統漢人政權宋、明(李唐王朝有胡人血統)都不曾運用和親作爲政治手段。即便是和親最多的漢、唐,和親的所謂公主,絕大多數也只是皇帝的義女,而非親生骨肉,和親不過是巧立名目的政治手腕罷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