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嗎?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西遊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小時候最愛的就是西遊記,特別是86版的電視劇,幾乎天天吃過飯就端着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面前守着開播。孫悟空這樣的英雄似乎是那時候每個小朋友心中的俠客,駕着筋斗雲一出場,便興奮高呼:孫悟空!孫悟空!他是孩子們心中的聖佛,只要孩子不聽話,說一個孫悟空比十個如來佛祖都管用。

現在也常常聽孩子們唸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但這些名字同大多數人的名字一樣,起初父母總是絞盡腦汁想着什麼字是什麼寓意,哪個寓意好,可時間一長,脫口而出名字卻亦是不會再去思量寓意,只是人的代號罷了。

西遊記這部小說原型就是大唐的玄奘大師去印度求經學佛的故事。因此,故事的內容主線也大致按照玄奘西行的經歷展開。

小說中的唐僧原名陳禕,他的身世頗爲傳奇。說唐僧的前世爲佛祖座下弟子金蟬子,悟性很高且深得佛祖喜愛,因佛祖講學時打瞌睡被貶爲凡人,這個人就是唐僧。其父海州陳光蕊爲新科狀元、其母殷溫嬌爲宰相之女,花容月貌。

因在從海州接母去江州上任的路上需路過洪江,在洪江遭遇了賊人,陳光蕊被殺害,其母爲了腹中孩子忍辱負重活下來。而唐僧剛一降生母親就爲其免遭賊人追殺將孩子放入竹籃隨江水流下。小唐僧被金山寺的長老收留,因此取名“江流兒”。於是自出生起唐僧就在金山寺學佛,後經觀音菩薩點化,接了唐王李世民西行求法的任務。

而唐三藏其名其實是取自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玄奘在學成回國之後被尊稱爲“三藏法師”。“三藏”一詞直接來源於當時的佛教聖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的高僧編纂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包括《律藏》:規定僧侶的戒律和佛寺清規;《經藏》:記載佛祖釋迦牟尼級早期弟子的教義;《論藏》:佛教各派對教義的論述解說。

“三藏”本是對玄奘西行求法之行從中土到古印度一路上的苦難、學習、辯經、修行等經歷成果的肯定。到唐僧這裏,也是對其角色設定的一個寫照。在這師徒四人的西行之路中,面對徒弟的特殊性,需要一個守戒律、熟佛經、明教義的師傅的正規佛家弟子的帶領。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嗎?

而對於大弟子孫悟空,他的名字很有意思。悟空是一個石猴,由石頭孕育而生。古人對石頭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紅樓中的主角賈寶玉也是女媧補天剩下的靈石,古人認爲這種千百年前就具有的石頭是有生命和靈性的。卻也是沒有被教化、具有野性的。

因此,孫悟空誕生後便是靈長類動物,猢猻。似人,聰明有靈性卻也野性十足。

悟空二字取自其第一位師傅,菩提祖師,這是一位精通百家的大師,他三教皆通,不僅僅止於佛學。佛家講空,受、想、識、行,五蘊皆空;也說“緣起性空”,世間一切因緣而成,沒有自性,觀察到的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都是空相。道家的“無”也是講空,講清靜無爲、不忘真我,同時也有萬物的本質相同平等的意思。

觀孫悟空的成佛修行之路,剛剛誕生時他不論在凡間還是在天庭他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他攪龍宮、闖地府、鬧天庭,他在爲自己爭取與自身實力相平等的地位。

而這與“空”背道而馳,所以象徵道家的天庭、佛家的如來對其採取了約束措施,引導他踏上西行之路以悟“空”,而一路上他也遭誤解、遭非議、感迷茫,但卻一直以一顆熱血丹心修行助人,這踐行菩提祖師爲其取名“悟空“的初心,這也是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爲絕對主角的原因。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嗎? 第2張

豬八戒是一個富有喜劇色彩的角色,本爲天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拱倒鬥牛宮、偷吃靈芝仙草被貶下界,卻又投錯了胎,在雲棧洞爲妖,名叫“豬剛鬣“。後由唐僧取名“八戒“,受了菩薩戒行。佛家八戒,指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着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牀,八戒非時食。這是唐僧作爲師傅對照徒弟的性格特點對其的約束。

“悟能“二字是觀音所取,”能“在佛教中多說”能所合一“,能便指主觀能動性或覺悟、感悟的心。豬八戒性格憨厚,力氣大,但好吃懶做,膽小,愛佔小便宜,貪婪。在修行途中意志不堅定,時而想半途而廢回他的高老莊,對於學佛求法的領悟能力老是不高,所以觀音大士所取”悟能“的本意也是希望他經歷西行之路的磨練修行而真正領悟”能“的真義吧。

《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寓意嗎? 第3張

沙師弟的來歷在記錄玄奘西行經歷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過這麼一個記錄:玄奘在敦煌以西翻越沙漠時不小心打翻了水帶,堅持了五天,奄奄一息。在他昏迷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個身材高大、滿臉鬍子、手拿武器的人對他說,起來,前面就有水!他猛然驚醒,艱難翻到馬背上,老馬奔跑,果然在前面不遠處找到了水源。後來當地人說這是深沙神。

小說中的沙僧本是凡人,他勤學苦修、遊歷四方後來得道成仙,成了天庭的捲簾大將。後因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到流沙河爲妖。後來也同在觀音的點化下助唐僧過河,成了一同西去的徒弟。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襯托型角色。

佛家的“淨“是看破一切法緣,緣聚則有、緣散則無,只有”淨“才能讓我們擺脫各種煩惱的糾纏。沙僧自凡人修行,後又因犯天規成妖,心中自是有許多執念。而”淨“字左旁爲水,右接一爭字,便是洗滌人們爭名奪利的心,遠離名利,放下得失。瑜伽經也談到:云何淨?謂三清淨性。自體清淨性、境界清淨性、分位清淨性。沙僧自覺向善、中庸求全,維繫着取經隊伍的和睦,服務着取經團隊。悟”淨“之後,方能成“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這對於整部《西遊記》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四大名著經典叢書之一、得到廣大社會羣衆的喜愛,不僅僅在於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社會影響,也在於作者嚴謹的文學態度和廣博的知識類羣,映照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