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分析賈珠之死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另一個觀點:秦可卿有兩個丫頭,一名瑞珠,一名寶珠。這兩個丫頭都沒有好下場,一個自殺,一個長居寺廟,變相出家。於是有人懷疑,她們是否與賈珠之死有關係?要不然,她們起名字,爲什麼不與賈珠避諱呢?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唉,秦可卿是寧國府的少奶奶,賈珠是榮國府的少爺,兩家都快出五服了,只能算是親戚。名字避諱,只有爲皇室、爲父母長輩、爲主子改名,哪有爲親戚家避諱的?

至於賈珠的死亡與兩個丫頭有無聯繫,更是胡鬧。賈珠已經死了好幾年了,兩個丫頭爲因秦氏之死而殉主或認義,能有什麼關係?除非你說“紅樓夢裏名字帶‘珠’的都沒有好下場”,那也只是巧合,不能算是聯繫。

賈珠之死,到底有什麼樣的祕密?或者有沒有祕密?我們先看這段話:

“想當初你珠大爺在日,何曾也沒兩個人。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一個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說着滴下淚來。衆人都道:“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

這是李紈懷念賈珠的話。“衆人”的反應,冷淡得叫人詫異。在清虛觀裏想起已經死了四五十年的賈代善,賈母和張道士相對而泣。賈珠才死了幾年,放着親弟親妹、表妹堂妹,居然扔下傷心的寡嫂不理,“不如散了倒好”?李紈雖然吝嗇,一直和姐妹們一起玩耍,一起搞詩社,怎麼她傷心了,大家會齊心協力地迴避,沒有一個人願意安慰她?

雖然不能肯定,但有一種比較大的可能,是賈珠並非自然死亡,而是另有蹊蹺,早已成爲賈府的忌諱。所以大家齊心協力地迴避賈珠之死,在李紈提起時也不願意接話,不約而同地選擇迴避。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第2張

這只是猜測,我們看看還有沒有其他佐證。

“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

這是王夫人在寶玉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哭得不能自已的瞬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話當然是很不冷靜的,但恰好可能反映真實的心理,至少證明在王夫人心中,賈珠比別的兒女要重要。

元春和寶玉是跟着賈母長大的,賈珠則沒有這方面的描寫,應該是跟着王夫人——別急,我現在只說“應該”,後面還有證據。相處產生感情,王夫人與賈珠感情比別的兒女深,這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我們再來看這句話:

“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時你珠大爺在,我是怎麼樣管他,難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兒子了?”

這是王夫人對襲人說的。在這句話之前,她還“由不得趕着襲人叫了一聲我的兒”,顯然是引爲知己、深刻賞識的,這時候說的話,應該不會虛僞。

既然這句話可靠,那麼可以證明,王夫人當初是“管”賈珠的,而且一定管理非常嚴厲,多年後還引以爲傲(中國古代管教子女,是以嚴厲爲榮的)。

但是我們也知道,王夫人在子女教育這個問題上,其實是很不在行的。那麼她管教賈珠的方式,絕不會是科學合理溫柔的方式,而一定是相當嚴厲、甚至是嚴苛的。不信?再看下一句話:

“我已經快五十歲的人,通共只剩了他一個,他又長的單弱,況且老太太寶貝似的,若管緊了他,倘若再有個好歹,或是老太太氣壞了,那時上下不安,豈不倒壞了?”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第3張

一說到管教寶玉,王夫人就聯想到“再有個好歹”。“再”是口語,並不一定表示從前曾“有個好歹”,但以王夫人的心性,分明是想管兒子的,並不是以此爲藉口來推拖。那麼很可能,“有個好歹”的確是管教兒子的前車之鑑:如果寶玉出事,就的確是“再”了。

說到這裏,賈珠之死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大致輪廓已經勾勒出來了:賈珠之死,與王夫人(可能還有別人,比如賈政)的嚴厲管教有關。

王夫人不可能把手伸到賈母屋裏去,管教賈珠,一定是賈珠跟母親一起生活。小時候高強度的學習,很可能摧毀了賈珠的健康,成爲他“不到二十歲”就“一病死了”的深層原因。但是娶妻生子之後,學習任務已經不是父母的責任。直接導致賈珠之死的,應該另有原因。

還是李紈說的:

“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

有人把這話解讀爲李紈與賈珠的兩個屋裏人的爭風吃醋。但是從李紈的性格來看,她並不是爭風吃醋的人。而且如果真的有過爭風吃醋,多年以後,她怎麼敢這樣理直氣壯地主動提起:“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

賈珠的屋裏人肯定鬧過事、或者惹過事,而且很頻繁很激烈,“天天不自在”,但應該與李紈無關。與李紈無關,會與誰有關?只能是王夫人了。

賈珠的死與瑞珠寶珠有關?真相到底是什麼 第4張

賈珠年輕時受父母嚴厲的管束,過份勤勞地讀書,損害了身體健康。成年後,他的屋裏人與婆母王夫人發生了嚴重衝突,使年輕的賈珠受刺激過度,“一病死了”。因爲他的死與王夫人的嚴厲有關,這件事成爲賈府的禁忌,一般人不敢輕易提起。而與賈珠之死完全無關、卻受傷害最深的李紈,纔敢於主動提起,訴說一下心中的悲傷。但是大家並不敢深談,“不如散了倒好”。

因爲這個禁忌,王夫人在一段時間裏,對寶玉採用了放任的態度,唯恐“再有個好歹”。也因爲這個禁忌,王夫人特別討厭兒子身邊的漂亮女孩子們(除了襲人)。當王夫人的內心矛盾衝突,激烈到無法剋制的程度時,就是晴雯等人的末日了。

對於李紈這個最大的受害人來說,她卻是既不能報復,也不能仇恨。唯一可做的,就是把賈珠的兩個屋裏人“趁年輕我都打發了”——她很孤獨,她羨慕鳳姐與平兒的親密,也需要像平兒這樣的幫手。但是對於間接導致賈珠之死的兩個人,她是怎麼也不可能留着她們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