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宋江這麼做有何意義?

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宋江這麼做有何意義?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梁山泊是一塊風水寶地,四面環水,中間是一個小島。這樣的環境,以北宋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這樣的所在無疑是山賊盤踞的好地方。事實上梁山也正是這樣的地方,官府來了別搭,同行競爭必輸。可惜梁山的第三任首領不喜歡做山賊,害怕在歷史上留下惡名,所以最終被招了安。而梁山的第三任首領卻反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惡名。

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宋江這麼做有何意義?

梁山的首領已知的先後有白衣秀士王倫、托塔天王晁蓋和及時雨宋公明。王倫雖然上山最早,但因爲他本事地位,不要林沖來梁山落草,被作爲反面人物進行了書寫,所以此文不予討論,單講晁蓋和宋江兩人。

晁蓋原是東溪村保正,因爲劫取了樑中書送給蔡京的十萬貫生辰綱,被迫無奈上了梁山,落草爲寇。晁蓋爲梁山的發展出了很多氣力,將梁山治理得井井有條,花榮他們一夥人上梁山的時候,看到梁山的佈局,都不由地感嘆晁蓋管理山寨有方。晁蓋也是一個仁慈的領導,他總是告誡下屬,只搶財物不可殺人,即使是遇上李逵這樣一個並不認識的同夥,晁蓋也要強調,不幹百姓事,休只管殺人。

晁蓋也是一個關心下屬的好領導,阮氏三雄的家境貧寒,入不敷出。上梁山後,晁蓋不僅優待阮氏三雄,而且把他們的家屬接上山,一併進行了安置。同時,晁蓋還想盡一切辦法,救出供出他們七人的同夥,閒漢白日鼠白勝。爲了感謝宋江給他們通風報信,晁蓋派劉唐給宋江拿去一百兩金子,雖然宋江沒有接收,但是晁蓋知恩圖報的江湖義氣是不容否定的。所以,晁蓋時代,梁山大廳叫聚義廳所謂恰如其分。首領晁蓋是一個講義氣的好漢,所以,此時的梁山也是一個以義氣爲重的團體。

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宋江這麼做有何意義? 第2張

晁蓋死後,宋江暫時掌權,雖然是暫時掌權,但宋江卻第一時間迫不及待將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雖然都有一個義字,但差別卻是天壤。聚義廳更多的是強調聚字,而忠義堂卻重點強調忠字。強調聚,則重兄弟情義,強調忠,則表達的是忠君思想,宋江的目的,可謂是昭然若揭。

但是,宋江其實一句話也沒有說,他只是不動聲色地改了大廳的名字,至於什麼意思,他不說。梁山有極多的好漢是像李逵一樣的莽漢,他們可不喜歡文縐縐搞一些語言遊戲,但當然,也有不少人能夠看出宋江的用心。能夠看出宋江用心的人,多數是朝廷的降將,而看不出宋江用意的,多數是草莽出身的好漢。顯而易見,朝廷降將往往是迫不得已上了梁山,本質上還是想回到過去的好日子中,所以這羣人多數是支持招安的。草莽出身的好漢,沒有體會過做官所帶來的優越感,感覺在梁山已經很好了,已經是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了,這批人多數是反對招安的。

初掌大權,宋江想要改變晁蓋時代的路線,但是他不敢直接說出來,他害怕梁山人心不服,引來麻煩,所以他只好偷偷摸摸,先改變大廳的名字再說。這是宋江在試探好漢們,看看大夥的反應,結果好漢們似乎沒聽懂,也有好漢聽懂了,但是誰也沒說什麼,於是下一步宋江纔敢於繼續提出自己的招安主張。

所以,聚義廳和忠義堂看似簡單的改動,其實卻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之間的較量。是招安與否之間的較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