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梅堯臣《小村》:表現了詩人深切地同情下層勞動人民

梅堯臣《小村》:表現了詩人深切地同情下層勞動人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梅堯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官員、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詩小傳》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梅堯臣的《小村》,一起來看看吧!

梅堯臣《小村》:表現了詩人深切地同情下層勞動人民

小村

梅堯臣〔宋代〕

淮闊洲多忽有村,棘籬疏敗謾爲門。

寒雞得食自呼伴,老叟無衣猶抱孫。

野艇鳥翹唯斷纜,枯桑水齧只危根。

嗟哉生計一如此,謬入王民版籍論。

這首詩前兩聯詩人極言所見村莊在淮水洪災過後的蕭索,後兩聯寫受災百姓的悲慘且官府冷漠視之,無所撫卹。全詩通過村內外的蕭索凋敝,營造了一種悲慼的氣氛。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深切地同情下層勞動人民,並且具有強烈的民本思想。

首聯描寫偶遇小村,見破門殘立。“淮闊洲多忽有村,棘籬疏敗謾爲門。”在淮河流域水災過後,詩人所到之處,村落被淹,一片澤國,人煙皆無。這個時候忽然看到一個村子,詩人非常驚奇。從“忽”字可以看出詩人的驚喜之態。可是走近一看,只見破敗散落的籬笆牆上湊湊合合地裝着一個門。

梅堯臣《小村》:表現了詩人深切地同情下層勞動人民 第2張

頷聯詩人描寫村中的情況。“寒雞得食自呼伴,老叟無衣猶抱孫。”寒雞偶然尋得食物,還在呼喚它的夥伴。用一“寒”字,既寫出雞已冷得瑟縮可憐,又點明季節已是深秋。村中的老頭兒沒有裹體的衣服,卻抱着孫子,用自己的身子爲孫兒取暖。村裏家禽很稀少,人亦稀少,詩中沒有寫丁壯的人,暗示壯年已流離到外地去謀生了。這一聯與首聯藉以“棘籬”、“寒雞”、“野艇”、“枯桑”等意象,突出這個村子人煙稀少、破敗荒涼的情景。

頸聯詩人進一步描寫村中之破敗。“野艇鳥翹唯斷纜,枯桑水齧只危根。”水上飄着一隻小船,船頭翹起,猶如鳥雀翹着尾巴,船上闃然無人,只留下斷纜。村上沒有樹木,枯了的桑樹也被水齧走了,只剩下一點殘留的根子。

尾聯寫村上百姓災後無助,詩人加以同情。儘管沙洲村上人家,災後現狀如此悽慘,他們還是被謬誤地編入交租完糧的戶藉,作一般的王民看待,得不到應有的撫卹,十分可悲。詩人詠歎至此,不再評論,可以看出詩人對這些窮苦災民,傾注滿眶同情的淚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