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與三十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與三十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盡心下》共三十八章。三十二章說的也類似,講平天下要從修身做起。三十三章言簡義豐,講的都是如何修身。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與三十三節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1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2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爲生者也。經德不回3,非以幹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與三十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子說:“言語淺近,意義卻深遠的,這是‘善言’;操守簡單,效果卻廣大的,這是‘善道’。君子的言語,講的雖是淺近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從修養自己開始,最終可以使天下太平。做人最怕是放棄自己的田地,而去給別人耘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擔的卻很輕。”

孟子說:“堯舜的美德是出於本性,湯、武則是通過修身而將美德加之於己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無不合於禮的,是美德中達到了頂點的。爲死者而哭的悲哀,不是做給生者看的。貫徹道德,遠離邪僻,不是爲了謀求一官半職。言語一定信實,不是爲了讓人知道我行爲端正。君子依法度而行,只是等待天命罷了。”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與三十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施:施恩。

(2)不下帶:帶,束腰之帶;不下帶,指人通常所看到的在自己的腰帶以上,也就是通常所見、目力所及的事情。

(3)經德不回:經,行,貫徹;回,邪,不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