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頭可斷髮型不可亂 你知道這句話是從何而來嗎

頭可斷髮型不可亂 你知道這句話是從何而來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管仲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齊國一下子佔據了道義制高點。齊桓公出動大軍先是打退了山戎對邢、衛兩國的侵擾,救邢存衛,在諸侯中威望大增。其後,面對楚國南蠻的北向擴張,齊國再度出兵會合中原國家的軍隊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地區的威脅。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葵丘會盟,周天子都派人來參加這個會盟,承認他的地位。他成爲春秋時期諸侯各國公認的第一個霸主,齊國也正式成爲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後來孔聖人充滿深情地講:“管子相齊,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民至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我們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就要被少數民族、遊牧民族同化了。“被髮左衽”是少數民族的服飾髮式特點,“被髮”就是散着頭髮,重環垂耳;“左衽”就是他們穿的衣服是左邊壓右邊。中原漢族人穿衣服是右邊壓左邊。其實哪邊壓哪邊都無所謂,但在中國古代,這個服裝、髮型要一變,就意味着禮制的崩壞,意味着國家要滅亡,道統要滅絕。這就是頭可斷,髮型不能亂的原因。

頭可斷髮型不可亂 你知道這句話是從何而來嗎

比如,明末滿人入關之後,發了一道剃髮令,讓漢族人改學滿族人髮型,一律削髮留辮子,很多人不願意,於是就遭到清兵的鎮壓。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即使這樣,江陰城爲了抵制剃髮令,爲了留髮,也抵抗了八十多天,全城被清軍殺得屍橫遍野。有對聯爲證:“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今天看來這件事有點兒過於荒誕,十萬人同心死義,就爲了這個髮型。

以前的中國人一向把這個事兒看得特別重要,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輕易不能動。年紀小的時候還可以剃頭,冠禮成年之後頭髮就不能剃了,要蓄髮蓄鬚,直到臨終。所以崇禎皇帝在煤山殉國的時候,無顏見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以發覆面,頭髮散開長得能拖到腰部。

如果沒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話,當時的中原就被少數民族同化了,髮型一換,就輪不到後面這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