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種小麥的地區,不論是關中平原,還是後來華北平原的一些農耕區,農民們不得不連年耕種,最後讓土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鹽鹼化境地。大批農民失去了穩定的糧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

只有讀懂了中華大地上的糧食,我們纔有可能真正讀懂中國的古代歷史。

有了糧食,人才有了賴以生存的條件,人得以生存了,纔有了經濟的發展,纔有了稅收。古代中國最大的經濟祕密是,稅收大多來自農民,億萬個自耕農上交的錢糧支撐起了中央王朝。

用狗尾巴草填飽肚子

要讀懂中國歷史,我們得從瞭解狗尾巴草開始。狗尾巴草和糧食能扯上什麼關係?其實人類馴化的各種農作物,不論是麥類、粟類、稻類,還是其他糧食作物,大都屬於禾本科,而禾本科植物中還包括了大量的野草。說句玩笑話,我們現在不是在吃飯,而是在吃草。

狗尾巴草是古代中國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粟的祖本植物,中國人馴化狗尾巴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萬年前。粟,按照我們現在的通俗說法,就是穀子,我們早晨喝的香甜的小米粥就是用粟做的。反過來說,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種,也叫莠,在剛長出來的時候和粟的幼苗很難區分,所以我們的詞典裏有“良莠不分”的說法。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河南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

粟、黍和菽,是先秦時期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農作物,它們的現代說法分別是穀子、黃米和大豆。從讀音上看,這三種作物名稱很相近,爲什麼古人會如此稱呼這些農作物,是件有趣而令人費解的事情。三種作物最重要的相同之處是它們都是耐旱和耐貧瘠植物,而且生長期又比較短,非常適合中國北方旱地種植。而且,先秦時期農業技術很原始,可謂是刀耕火種,所以這三種非常皮實的作物就率先從百草中脫穎而出,被古代中國人篩選出來,作爲當時的主要食物。

夏朝和商朝曾被人們稱爲“粟文化”的王朝,可見這種家養狗尾巴草的重要地位。不過,當時人口還比較少,人口密度很低,天底下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沼澤,人們可以獲得的食物來源是相當多的。有人統計過取材先秦的詩歌集《詩經》,305篇詩歌中,有141篇492次提到動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許多動植物都是當時人們的食物。就拿《關雎》一文來說,就有“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句子。所謂“溫飽思淫慾”,吃不飽肚子,怎麼能有力氣唱歌彈琴追美女呢?

這種田園詩般的時代註定要遠逝,就像童年很美好,但終究要流逝一樣。隨着人口數量的增多,人們必須開墾更多的荒地,專門種植那些產量比較大的作物,以滿足大量人口的食物需求。

這其實就是有名的馬爾薩斯人口論中的觀點,人口數量是以幾何級數上升的,1、2、4、8、16……而從環境中獲得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數量,是以算術級數上升的,1、2、3、4、5……人口總是增長得更快,這位英國經濟學家悲觀地認爲,只有戰爭和疾病才能幹掉多餘的人口,解決人口和資源之間增長速度不一致的矛盾。

但是,如果打不贏別人,搶不到更多的地盤;又沒有爆發瘟疫導致非戰鬥減員80%,人們總不能像北歐的旅鼠那樣,在鼠口爆炸的壓力下紛紛跳海自殺吧?尤其是土地變成了私人財產之後,人口和資源的矛盾更加突出了。除非遠遁山林,否則人們必須琢磨,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如何獲得更多的糧食,裝滿自己的糧倉。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中,人口數量的上限其實掌握在農作物的手中,農作物產量的高低,決定着人口數量的多寡。而面對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嘴,粟這種產量很低的作物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小麥小麥我愛你

就在這時,小麥閃亮登場了,以其良好的口感和穩定的產量,席捲了中國北方地區,各地農民紛紛成爲小麥的狂熱粉絲,擴大小麥的種植面積,減少其他作物的種植面積。

然而,小麥卻不是我國馴化的作物,它的故鄉在遙遠的西亞,那裏也是人類最早的農業起源地。距今約1萬年前,那裏的人們在平地上種小麥和大麥,在山坡上放牧山羊和綿羊。那時候的人們獲得一種新的農作物的喜悅之情,不亞於我們今天獲得一部蘋果新型掌上電腦的感覺。此後,小麥的種子迅速地從西亞向四周蔓延。

小麥到達中國的時間不詳,不過我國境內最早的小麥遺物,是在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溝墓地裏發現的,在古墓的一個草編的小簍中裝着小麥作爲隨葬品,距今已經有3800年的歷史。當地遺址中還發現了大型磨麥器。新疆的發現提醒我們,小麥很可能是從西亞經過新疆傳入我國北方的。史書上也曾經記載,周穆王西巡,與西王母約會的時候,沿途部落紛紛向周穆王進獻小麥,可見當時小麥已經是全亞洲人民的大衆情人。

商、周時期,小麥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還不如粟,在宗廟祭祀的時候,以粟爲尊貴之物,看來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不過,嘴巴最終還是決定了腦袋,即使在古代原始的耕作制度下,單位面積小麥產量估計也是粟產量的兩倍以上,如果水肥得力,產量會更高。

到了戰國時期,小麥已經取代粟,開始在各國的糧倉中成爲主角,特別是秦國。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第2張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位於西方,從地理上看,靠近西域,所以當地接觸到小麥這種作物的時間必然很早。而且,秦國擁有渭河沖積形成的關中平原,這裏的氣候和水文條件非常適宜種植小麥。所以秦國最後做大,並統一天下,是有着優良的環境基礎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論秦國的軍隊有多彪悍,讓他們餓幾天肚子就沒有戰鬥力了。戰國後期秦軍能夠連年作戰,經濟基礎則是關中平原出產的小麥。

這一點,司馬遷看得很清楚,他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談到,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土地不過天下的1/3,民衆也大抵如此比例,但就其富庶程度,卻達到了天下總量的60%。所以到了漢朝,國家的管理者非常重視關中平原,還有關中平原上的小麥。西漢的許多農學家兼官員就力挺在關中平原上大力推廣小麥種植。

在經歷了秦末的戰爭和漢初呂后專權的動盪歲月後,到漢文帝和漢景帝期間,西漢迎來了所謂的“文景之治”。《漢書》記載,當時國家的糧倉逐漸豐盈,新糧壓在舊糧上面,一直堆積到了糧倉的外面;國家的庫府裏積攢了大量的銅錢,由於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爛掉了,散落在地上的銅錢數不勝數。

後人評價文景之治,大多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皇帝以身作則勤儉持家、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等因素。這些解釋固然都有道理,但我們應該關注更爲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小麥的廣泛種植。中國各王朝的根基是農民,雖然農民也有許多種,有自耕農,有佃農,有農奴,但就古代中國來說,農民中的主力軍是億萬小自耕農。如果這些自耕農的土地上的糧食產量很低,僅能餬口,根本交不出皇糧,即使皇帝再勤儉節約,以德治國,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恐怕也沒有多少稅收能夠存留下來。正是因爲在文景時期,藉助着和平年代的到來,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產量超過其他作物的小麥,才使得自耕農們秋收的時候能打下更多的糧食,於是可供上交的皇糧也就更多了。

中國史書中所記載的一些“盛世”,在那些以儒家思想爲綱領的史官筆下,無一例外都是仁政的產物,是人品問題。但其實,有些“盛世”根本就是官樣文章,吹出來的,而有些“盛世”則另有原因,並不是用一句“皇上聖明”就能概括的。文景之治就是一例,兩個皇上並沒有推行什麼出色的政策,也就是節日的時候扶一扶鋤頭,擺個POSE而已。小麥纔是文景之治真正的幕後推手。

有多少小麥可以重來

自秦國開始,關中平原能夠長期穩定高產,還得益於鄭國渠的貢獻。

春秋戰國時期真是我國曆史上思想界的黃金時代,當時什麼稀奇古怪的思想都有,有主張兼愛天下的墨子,就有主張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爲的楊朱。鄭國渠這個工程,就是韓國策劃的很搞笑的一個陰謀。

戰國七雄之中,韓國緊鄰秦國,實力卻最弱,隨時有被強秦消滅的危險。走投無路之時,韓國想出來一條“妙計”,派遣本國的水利專家鄭國前往秦國,鼓動剛上臺的秦王嬴政在渭河流域開鑿一條水渠,灌溉關中平原的萬畝田地。興修水利可是大工程,此計如果成功,短時間內秦國就沒有財力、物力來進攻韓國了。

當時秦國雖強,但水利人才匱乏,鄭國的到來讓秦王喜出望外,立即讓他主持這項戰國時期的“三峽工程”。秦國的資源和人力被這個大工程捲了進去,的確沒有力量開戰了。沒想到5年之後,韓國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掉鄭國。生死關頭,鄭國對秦王說,我的確是間諜,但是如果水渠建成,卻對秦國大大地好。我只不過讓韓國多苟延殘喘了幾年,但是卻會讓秦國萬年受益。

要說秦王嬴政真是經濟學的高手,立刻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依舊讓鄭國主持修水渠。歷時十幾年,水渠建成,名叫鄭國渠。鄭國這個超級大臥底能夠名垂千古,完全是因爲秦王廣闊的胸襟和卓越的遠見。

說鄭國渠的事情,其實還是要談談小麥。小麥屬於耐旱的作物,所需的水分並不多。修建鄭國渠,灌溉只是一個次要作用,主要的作用是用水沖掉田地中積攢的鹽滷。黃河流域的農業區都屬於季風氣候區,季風來的時候雨量充足,但季風不來的時候卻很乾旱,土壤水分蒸發很快,卻把鹽滷留在土壤中,年復一年,農田就出現鹽鹼化,肥力大大降低,最後無法耕種。

古代中國人選擇了種植小麥,同時也就選擇了與鹽滷作長期的抗爭。雖然有鄭國渠這樣的水利工程來緩解鹽鹼化的趨勢,土地肥力的下降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另一個補救措施就是休耕,種一季就休耕一段時間,待土地肥力恢復後再種一季。休耕就意味着放棄了一段時間的糧食產量,對於古代中國的小自耕農來說,生活中一段時間沒有收成,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第3張

所以種小麥的地區,不論是關中平原,還是後來華北平原的一些農耕區,農民們不得不連年耕種,最後讓土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鹽鹼化境地。大批農民失去了穩定的糧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次導致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都發源於小麥的種植區,比如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于山東莒縣,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爆發於河套地區,隋末的農民起義爆發于山東、河北、河南,唐末的黃巢起義爆發于山東,明末的李自成起義爆發於陝西米脂……這些起義的導火索可能各不相同,但背後都有土地鹽鹼化的陰影。

唐朝是小麥最後的光輝歲月。在安史之亂前,沿秦嶺淮河一線劃分,北方地區的人口占了全國人口的60%,南方地區則佔了40%。當時北方地區基本上是小麥的種植區。唐朝對耕地的開發幾乎達到了當時科技的極限,唐朝人口不到今日中國的4%。但耕地面積最高時可能達到了8億~12億畝,和今天全國18億畝相比,已達到了50%左右。貞觀之治其實和文景之治類似,都是長期戰亂後,王朝利用和平時期擴大了小麥的種植面積,獲得了經濟的爆發式增長。唐朝用佔今天約50%的耕地,養活了佔今天4%的人口,耕地看着似乎綽綽有餘,但北方地區的耕地產量卻已經是日薄西山。繼粟產量不足引發的第一次糧倉危機之後,小麥產量下滑引發的第二次糧倉危機,擺在了中國人民面前。

水稻坐上小麥的沙發

中華大地上的古人對水稻一點兒都不陌生,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當時生活在太湖流域和杭州灣地區的古人就放火燒掉溼地中生長的灌木,在溼地中種下水稻類的草本植物。考古學家發現,在距今7500年左右的時候,海平面曾經上升,從這些河湖的入海通道倒灌過來,我們的先民們於是築起堤壩,阻擋海水侵襲,保衛自己的稻田。

和小麥起源於狗尾巴草類似,稻種也來自先民們對草類的篩選。不過對於江南地區的先民來說,他們當時主要以打魚爲生,每天享用海鮮大餐,多麼愜意!而種水稻是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其實並不太在意稻米作爲食物的充飢功能,而是喜歡把稻米放入陶罐中發酵,獲得美味的酒。當時食物來源豐富,人口又少,嘴饞也許是先民們種水稻的最初目的。

即使後來江南地區人口增加了,水稻成爲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稻米的產量依然不是很理想。主要的原因一個是水稻的種植需要技術,需要在特定的日子栽培、特定的日子插秧,古人想掌握水稻種植的整套技術,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古代長期沒有找到高產的稻種,而且一年只能種一季。當時沒有現代的基因技術,培育一個新的稻種全靠一代代地篩選,一代代地嘗試,一遇到戰亂,科研工作可能就付之東流。

就在小麥無力養活中國人民的關鍵時刻,越南人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友情贊助了一種優良的稻種——占城稻。占城稻原產于越南中南部,具有高產、早熟、耐旱三大特點,生長期很短,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從種到收,只需要2個月時間!

宋朝初年,占城稻被泉州商人從東南亞帶到了福建等地,開始迅速佔領長江流域的農田,宋真宗甚至專門派人到福建取稻種發放給其他地區種植。宋朝農民們發現,現在可以在農田中採取麥、稻輪種了,由於引進的水稻成熟期很短,所以可以一年中種一季水稻,再種一季小麥,單位畝產大大增加,休耕的次數也大爲降低。而且水稻田經常浸泡在幾十釐米深的水中,避免了麥田因爲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土地肥力可以保持基本穩定。

優秀稻種的引入和推廣,直接激發了宋朝時期中國人口的大爆炸,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北宋時期,全境人口約有1億人,如果以秦嶺淮河一線劃分,南方地區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北方地區人口一倍。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人口北多南少的局面徹底被扭轉了。這個變化相當重要,因爲國家的稅收來自自耕農,南方地區人口數量多,就意味着來自南方的稅收在國家稅收中佔的比重就大,國家的經濟重心必然轉移到了南方地區。從北宋時期開始,經濟重心就從黃河流域逐漸過渡到了長江流域。農民的糧倉中,稻米取代了小麥,成爲糧倉中的主角。

水稻搶佔了小麥的沙發之後,中國地大物博的優勢立刻體現了出來。北方歉收,有南方的水田保障糧食供應;南方歉收,有北方的旱地提供糧食來源。尤其是在大運河工程投入運營之後,南北糧食的調動更加方便了,救濟災民的效率提高,國家因此變得更爲穩定。關於大運河的作用,本書第五篇有專門的敘述,此處不再贅言。

小麥統治糧倉的時期,如果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統一的中國開始算起,到北宋王朝建立時的公元960年,中國一共經歷了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等十個時代,平均每百年多一點就會改朝換代一次。如果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那些短命的小王朝分開計算的話,朝代更迭的時間就更短了。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第4張

當水稻成爲糧倉的主角後,中國一共經歷了北宋、南宋、元、明、清五個王朝,如果算到公元1911年止,在950年的時間中,每個朝代的壽命接近200年。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北宋和它之後的王朝都因爲廣種水稻而延年益壽了。

農作物的生長有固定的週期,比如北方地區一年一熟,南方地區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在經濟重心位於北方的時候,遊牧民族一旦越過長城南下侵襲,中原王朝就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局面,自己的農業生產被打斷了,而且還要花精力抗擊入侵者,各個王朝都紛紛表示壓力很大。當水稻崛起,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後,中央王朝再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就顯得從容不迫了,畢竟遊牧民族很少能南侵到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不會傷及糧食生產的根基。

但是反過來,由於經濟重心在南方,中央王朝要北伐塞外,從南方調集人力、物力也十分困難,這也導致北宋之後的中央王朝往往難以對外開疆拓土,比如北宋與遼的對抗,南宋與金的對抗,以及後來明朝與蒙古的對峙,中央王朝都沒有力氣把疆域擴展到長城北面。

越南人民貢獻的占城稻,讓中國的人口數量在宋朝首次突破了一億大關,然後就進入了緩慢增長的時期。直到明末清初,國土面積雖然擴大了許多,把東北地區、蒙古高原、新疆和西藏都裝了進來,人口數量也不過在億左右晃盪,農耕區的人口基本上還是維持在宋朝的水平。畢竟糧食產量決定人口數量,可以耕種的旱地和水田,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種上了莊稼,新開墾的農田很有限,占城稻的產量也已經達到極限。

中國的人口數量要再創新高,只能期待新的農作物上場了。

感謝玉米棒子,感謝印第安人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給歐洲的殖民者帶來了黃金白銀,以及大量有待開發的土地。歐洲人一下子闊了起來,整個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準備好了迎接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然而,哥倫布的發現似乎並沒有在東方的中國引發激盪,中國甚至在很久之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一塊美洲大陸。

其實,世界是一個整體,美國大平原上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就可能會引起南美洲的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所說的蝴蝶效應。美洲大陸的發現,不僅改變了歐洲,同樣也給古代中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來自美洲的一些農作物也改變了中國社會,它們是:玉米、地瓜(即番薯)、花生、向日葵、辣椒、菸草。

這些農作物中,玉米棒子和地瓜對糧倉的貢獻最大。明末清初的時候,不論是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能夠種小麥和水稻的土地,基本上已經開發完畢了,以當時的畝產,也只能支撐1億多人口生活,再多生一批人,就得餓死一批人。就在這時,美洲的玉米和地瓜經過漫長的傳播道路,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了中國。

玉米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農作物,北到俄羅斯、加拿大這樣的苦寒之地,南到南美洲腹地的原始叢林,都可以種植玉米。所以玉米進入中國後,許多原來無法種植小麥的乾旱、貧瘠之地也可以開墾了。相對於小麥,玉米的產量更高。雖然從營養價值看,也許要略遜於小麥,但對於貧苦的農民來說,填飽肚子比營養價值要更重要。明末清初的這段日子裏,失去土地的農民紛紛涌向無主的丘陵地帶,他們在山坡上種植玉米,在山腳下種植地瓜,糧倉充實了,多要幾個孩子也能養活了。

美洲印第安人貢獻的農作物不僅填飽了中國人的肚子,還改善了中國人的伙食。古代中國長期是農業社會,畜牧業不發達,於是肉類很少,雖然雞蛋、雞肉和豬肉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但貧苦農民卻難以享受得到,底層自耕農的食譜中除了主食之外,很少會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爲古代中國人提供了蛋白質需求,而且相對來說,大豆價格便宜量又足,是自耕農們改善伙食的好選擇。這就是爲什麼今天許多中國人喝牛奶會拉肚子,喝豆漿卻沒事的原因,因爲中國普通大衆經過幾千年的素食食譜薰陶,腸道中缺乏分解牛奶成分的酶。

民以食爲天:中國歷史是三千年糧倉保衛戰 第5張

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花生和向日葵,給底層農民們提供了攝取蛋白質和油脂的其他選擇,而且花生和向日葵同樣可以在貧瘠的山區種植,這真是古代中國人的福音,兩者迅速風靡全國,成爲人們重要的零食。稍感遺憾的是,這兩種作物提供的蛋白質也還只是植物蛋白。普通中國人(遊牧民族除外)開始有能力消費牛奶製品,僅僅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情。

辣椒讓人涕淚橫流還大呼過癮,這種作物也是拜印第安人所賜,古代中國人的飯桌上又多了一種頗爲下飯的調味品,而且辣椒巨大的需求量還激發了規模可觀的辣椒生意。

從美洲傳來的菸草作爲嗜好品,在中國同樣受到了歡迎,不論是上等人還是普通農民,許多人都喜歡飯後吞雲吐霧一會兒,種植菸草讓許多底層農民獲得了比種莊稼更高的收益。

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蝴蝶效應,在古代中國激發出更多的耕地和更多的人口。如果我們把清朝開始時中國人口按億計算,那麼僅僅100年後,經過康乾盛世,中國人口輕鬆地實現了翻番,突破了3億。在本篇前面部分已經談到,文景之治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小麥種植的推廣,那麼所謂的康乾盛世,是否和玉米、地瓜的推廣有關呢?

清朝的康乾時期,其實和漢朝的文景時期很相似,都是政局逐漸穩定下來,國民經濟開始恢復。更相似的是,農作物品種上有了重大的變化,文景時期是小麥逐漸取代粟成爲糧倉中的主力軍,而康乾時期是玉米、地瓜進入糧倉,與水稻、小麥一起充實了糧倉。如果沒有玉米、地瓜、花生等作物的引入,康熙和乾隆就算是天縱奇才,也沒有辦法把已經達到極限的中國人口翻一番。

假如玉米和地瓜早一百年進入中國,在明朝中期就養活了更多的貧苦農民,也許吃飽了肚子的李自成就不會帶領流民起兵,後金鐵騎也根本沒有機會中原逐鹿。歷史不能假設,但從邏輯常識上看,康乾盛世是建立在玉米、地瓜的基礎上的。沒有3億多自耕農上交的皇糧,清朝貴族們哪有架着鳥籠捧戲子的瀟灑呢?

不要迷戀所謂的盛世,那都只是一些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