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王府井是誰家的井?王府井的由來

王府井是誰家的井?王府井的由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老北京名氣最大的商業街,非王府井莫屬,外地人剛聽到這個名字時往往會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這麼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稱“王府街”,因明代這條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據朱啓鈐先生回憶,以豫王多鐸府最大,今協和醫院不過是其中一部分,連帥府園箭廠當年也包在其中,乃王府衛隊的操練場。多鐸戰功卓著,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地位特別尊崇,故清代多稱此街爲“王府街”。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重新釐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與王府合稱,改名爲“王府井”。

據光緒十一年《京師坊巷志稿》記載,當時北京內外城共有1258口井,絕大多數是苦水井,做飯不香,洗衣服不乾淨,洗頭髮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資源,故名聲特別響亮,王府與井並稱,這就標明瞭街道首尾的標誌性建築,根據清代地圖,此井爲該街唯一的一眼井。

王府井的繁華,得益於老東安市場,那裏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給吳三桂,改稱“平西王府”,“三藩之亂”後,王府改成神機營的操場。清初內城爲八旗駐紮,不允許漢人居住,一直少有買賣,但末期東交民巷使館區已成國中之國,清政府禁令事實上已經失效。1903年,經善耆、那桐奏請,慈禧批准,廢棄已久的神機營操場被迫開放給遊商,一舉打破了老城區原有的寧靜,由於顧客密集,距離適宜,各國商號也來此街經營,王府井商業街迅速走向繁榮。

解放前,老東安曾有兩次大失火。

一是1912年,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各方催促他南下就職,他指示手下士兵搶劫商戶,四處縱火,表示發生了“兵變”,他不得不留在北京彈壓。這一把火幾乎將老東安徹底摧毀,爲平息商家的憤怒,重建老東安時,向南擴充了不少面積。

王府井是誰家的井?王府井的由來

王府井步行街

二是1920年,錦益興玩具店老闆文煥章因欠債甚多,自行縱火,製造事端,將東安電影院、中華舞臺等全部焚燬,東來順、稻香春、吉祥戲院等大戶聯合出資,請來消防隊,才控制了火勢,此次大火雖小於幾年前,損失卻也非常慘重。

有趣的是,王府井大街還有一個英文名,叫“莫理循大街”,莫理循是澳大利亞人,著名記者,1894年來中國,後被《泰晤士報》聘用,1897年起他長住北京,經歷了義和團運動等,1912年被袁世凱聘爲總統政治顧問,曾力薦中國參加“一戰”,被段祺瑞採納,取得了較好的結果,1920年去世。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於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當時外國人記不住“王府井”這麼複雜的名字,故地圖上標爲“莫理循大街”。

街是無數故事的組合,而王府與井組合起來,便成就了老北京的一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