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西漢的思想形態:察舉制度確保了人才的選拔

西漢的思想形態:察舉制度確保了人才的選拔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綜合性思想與天下帝國彼此呼應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是思想極爲活潑的時代。到戰國晚期,各家思想彼此影響,來自各個地區的地方色彩,也因爲彼此影響而逐漸融合。例如,本來在中原發展的儒家和南方楚地發展的道家,在彼此對話過程中,都有所修整。法家本來就不是學派,而是若干討論管理學的人物,將他們的意見,整理成爲理論。戰國時代,各國經過一些不同的改革,在彼此學習的過程中,這些經驗成爲帝國管理制度的理論基礎。儒家和道家,對這些法家的理論,也有相當的影響。秦始皇在各處立碑,其中表彰的禮法和倫理以及推崇的國家秩序,其實和荀子的理論相當地接近。秦始皇的主要助手李斯,和李斯的同學韓非,都是荀子學派的人物。漢代實行的治術,繼承秦代精神,乃是儒表法裏。至於道家的哲學,雖然表面上和統治無關,但道家的道術,也是一種手段。《史記》將韓非與老子同傳,也不是沒有道理。

從戰國晚期開始,各種思想,因爲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有人開始作綜合的工作。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文字,從此中國的文化,有了一個全國共同使用的載具,戰國時代已經呈現的思想交流,遂有更多大發展。呂不韋的門客合編了《呂氏春秋》,就是一個大百科全書體。漢代的《淮南子》,則是以道家思想作爲基礎的綜合著作。這些著作,都涵蓋全部知識,從宇宙論、知識論,到政治哲學,無所不包。這個氣魄,確實和天下帝國的格局相稱。漢代董仲舒的著作,以天人感應爲主題,將人類的知識和宇宙的結構,結合成爲一個巨大的知識系統。許多儒家著作的文章,結集爲《禮記》,其中內容也無所不包。西漢初年,大亂以後,朝代初建,與民休息,道家哲學成爲無爲而治的基礎。漢武帝以後,政治趨向於上下貫注、無所不包的大格局。儒家的今文學派,上承孔子濟世的使命感,發展的方向是發揮內聖外王的“外王”部分。董仲舒建議政府獨尊儒家,也是爲了要經過儒家的理論,爲天下建立一個理想世界。《禮記》的“王制”和“禮運大同”一章,所標榜的都是一個理想的天下帝國。董仲舒的學生們,甚至於建議漢代的皇帝讓出帝位,由賢者接替。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其所持理由,也是爲了實現儒家理想。凡此綜合性的思想,大開大合,與天下帝國的結構,彼此呼應。

西漢的思想形態:察舉制度確保了人才的選拔

  組織人才流轉的龐大網絡

董仲舒曾經應漢武帝之召,回答武帝的問題,提出所謂“天人三對”。除了關於天人關係的宇宙論觀念以外,他最有影響的建議,卻是有關人才的選拔。漢代本來就有邀集天下人才的機制。在漢初,朝廷不定期地要求高級官員推薦人才;有才之人,也可以自動向政府報名。朝廷也不時讓這些人才提出他們的建議,或者朝廷命題,要求他們答覆。董仲舒的對策,就是回答朝廷提出的三個大問題。“察舉”制度,在武帝以後,成爲羅致人才的制度。內外高級官員都可以推薦天下人才,在不同的名義下,例如孝廉、方正、孝悌、力田或者列舉其特長,例如“能使異域”等。察舉終於制度化,由各地方定期推薦人才進京,在上述各種名義之下,經過考試,擔任仕郎、郎中等類,留在郎署候命。那些地方推薦的人才,通常是地方官署的職員,經過上司考覈,以爲值得推薦;就由這些職員,以遞送地方工作報告的名義進京,同時,他們就留京作爲地方推薦的人才。

在郎署待命的郎吏,等於是在京學習。他們以種種名義,在朝廷擔任助理工作,甚至於執戟廊下,侍衛朝廷。他們也會被派遣,在官署中服務,或者擔任高級官員的助手,隨時聽待差遣。過了一段時候,有一批郎署的待用人員,可能被任命在首都服務或者奉派到外地。漢樂府有一段形容漢代公務員的宦途過程:“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有人以爲,“二十朝大夫”未免年紀太輕。其實,此處的“朝”不是中央的“朝”,漢代的地方政府,當地人都可以稱爲“本朝”,“朝大夫”只是在本地擔任公務員而已。宦歷中最重要的一段,卻是“三十侍中郎”,從這個階段以後,被察舉的候選官員,才真正進入了中央文官組織。西漢的高級官員之中,四十歲做到二千石者,不爲罕見。很多人在五十歲以前,就做到丞相或者相對於今天的部委首長

察舉制度網羅天下人才,納入統治機制,他們帶來了各地的訊息,使朝廷決策時,經過這些人瞭解全國各地的情形和需求。如果他們奉命擔任外職,以漢代迴避本籍的制度,他們必定在本籍以外工作。可是在地方首長的四周圍,從地方人才中徵選的輔助人員卻都是本地人。一個地方政府,既有外來人作爲首長,又有當地人作爲輔助,彼此平衡。中央和地方之間,可有適當的溝通,又不至於發生當地人在本籍服務的偏袒。定期察舉,等於將全國人才不斷地週轉,不使任何地方獨佔權力,也使全國的信息如此隨人才流轉,全國的政策,不至於有地方性的偏差。以農村爲基礎的市場經濟,將全國組織爲龐大的經濟網絡,地區之間自然有物資的流轉。察舉制度,則是將人才的流轉也組織爲龐大的網絡,將人力資源和訊息經過流轉匯聚中央。這兩個網絡,彼此相輔相成,幅員廣大的帝國,因此可以凝聚爲整體。

從秦代到西漢的發展,經過二百年的演變,春秋戰國的列國制度,終於轉化爲堅實的皇朝,以文官制度和市場經濟兩個大網,融合廣大的中國爲一體。再加上獨尊儒術以後,儒家的意識形態成爲士大夫持有的價值觀念。儒家,尤其今文學派,主張選賢與能,爲社會服務。他們也主張,天子承受天命,是爲天下百姓,不是一姓一家,永遠統治。這一套意識形態,使文官系統與皇權保持一個既合作又彼此制衡的關係。當然,文官之中,大多數會爲皇權服務,可是也有不少人,不論在朝還是在野,都可能以他們的意識形態約束皇權。中國的這種制衡個例,在世界各地的古代帝國之中是相當特殊的。西漢的文化精英和統治階層之間,具有如此微妙的關係,既可能有一時的衝突,也可以造成長程的穩定。社會精英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西漢以後,常常是龐大帝國能夠維持不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