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尚書令一職的介紹,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朝建立後,中央官制沿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書省(負責起草詔書)、門下省(負責審覈、批駁詔書)、尚書省(負責執行決策),其長官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同爲宰相,而尤以尚書令的地位和權力最重。有唐300年間,統共只有兩個人擔任過尚書令的職務,而絕大多數人,即使功勞再高、能力再大,對於這個職務卻都是唯恐避之不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三省六部制示意圖

尚書令一職始設於秦朝,主要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西漢沿置。到漢武帝時期,爲限制相權,用尚書令處理天下奏章,逐漸使其成爲處理中央政務的主要機構。東漢時期,尚書令的職權更重,朝廷政事一以委之,而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雖然地位尊崇,但已淪落爲“坐而論道”的角色,不再承擔具體實權。

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官不常置,而尚書令遂與中書監(令)、侍中成爲實際上的宰相職務,其部門職權與屬員設置也更加明確化、規範化。隋朝建立後,正式建立三省六部制的體系架構,並明確規定三省長官同爲宰相,而先前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完全變成榮譽虛銜。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第2張

唐高祖在位時,李世民一直擔任尚書令

唐朝建立後,沿襲隋制,不過三省長官雖然同爲宰相,但品級和權力卻並不相同,其中尚書令爲正二品,侍中與中書令則爲正三品。而且尚書令統領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權力較之侍中、中書令是相當的大。唐高祖在位期間,秦王李世民一直擔任天策上將、尚書令職務,成爲文武百官之首,並由此走上政變奪權之路。李世民稱帝后,意在集中皇權、限制相權,便將位高權重的尚書令一職閒置不設,而以其屬官左、右僕射作爲尚書省的長官。

唐太宗對尚書令一職的處置,被後世帝王沿襲爲慣例,等到了唐玄宗時期,甚至將左、右僕射的職權也架空起來。不過對唐朝閒置尚書令一事,傳統的說法認爲由於太宗昔日做過此官,所以後世人臣便不敢再出任此官,絕大多數人,即使功勞再高、能力再大,對於這個職務也都是唯恐避之不及。比如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有奇功的郭子儀,便以太宗曾任此官爲由,堅決推辭尚書令一職,以至於代宗皇帝感慨之餘,還將此事載入國史。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第3張

唐德宗即位前曾出任過尚書令

不過此說大爲可疑,因爲太宗之後,明明還有一個人當過尚書令,並且不久後還當上皇帝,此人便是唐德宗李適。李適爲唐代宗之子,因在名義上統軍平定安史之亂,以“大功”在公元763年出任尚書令一職,並於次年被立爲皇太子。又過了5年時間,李適正式登基爲帝。“(寶應二年十一月)河北平。(李適)以元帥功拜尚書令,食實封二千戶,與郭子儀等八人圖形凌煙閣。”(《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

從唐太宗和唐德宗的經歷來看,尚書令之所以久廢不置,除了權力太大之外,無意間還跟皇位沾上了邊,所以後世人臣爲避嫌計,很少有人敢於動這個官職的念頭,以防止被打上“謀朝篡位”的標籤。終唐一朝,膽敢覬覦尚書令一職的,沒有一人能得以善終,例如唐昭宗時期的邠寧節度使王行瑜,在要挾皇帝授予他爲尚書令未果的情況下,起兵反叛,結果最終被朱全忠誅殺,其遭遇便是前車之鑑。

唐朝一個特殊的官職無人願意擔任!尚書令一職是怎麼來的? 第4張

後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前曾自封爲尚書令

甚至在五代時期,臣下不得出任尚書令的禁忌依然影響着時人,而敢於出任此官者,鮮有得以善終者。例如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晉王李存勖都曾出任此官,然而前者被李存勖滅族,後者稱帝三年後即衆叛親離,自己也被部下射殺,讓人不得不懷疑,一定程度上是尚書令這個職務給他們帶來的“詛咒”。

宋朝開國後,雖然依舊設立尚書令,但其已完全淪爲虛職,成爲名義上極品官號,甚至比三師的班次都高,但根本沒有任何實權。元朝也設有尚書令一職,作爲尚書省的長官,但也是久廢不置,就算是設置的話,一般也只能由皇太子兼任。明朝建立後,正式廢除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