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晚清洋務運動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們都知道,晚清的歷史,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一段飽含憎恨的歷史,是曾經的泱泱大國走向衰敗,直至滿目瘡痍的歷史。但是,在這段歷史當中,也不乏有一些有識之士,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中國擺脫被列強欺負的命運,比如:洋務派。

洋務派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爲主要宗旨,以“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爲原則,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親王奕訢、瓜爾佳·文祥爲代表的滿族宗親貴族官員,在地方是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爲代表的漢族官員。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這裏,既然說到了洋務派,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洋務運動了。

洋務運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爲什麼這場運動沒有讓清政府變得強大,讓中國走向富強,相反,還使得清朝的經濟走了下坡路。沒有開展洋務運動的時候,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日本還要高一些,但實行了洋務運動之後下滑明顯,與日本相比起來,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了。

在清朝開展洋務運動期間,引進了大批先進技術,但其發展速度與日本相比,還是慢了很多。再後來,清朝無法與日本相比,且敗下陣來,根本原因就在於洋務運動的失敗。那麼,洋務運動爲什麼會失敗呢?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第2張

首先,洋務運動並不是一個國家行爲,而是個別先進地方官員推動的結果。雖然,當時的清政府也希望通過洋務運動來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但是,怎麼做?做什麼?國家也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

沒有國家政府支持的洋務運動,便成爲了中央放權,地方唱戲的小範圍運動。很多地方官員,藉助洋務運動的名義,大肆提高賦稅,私下積攢個人實力,更是出現了與洋人相互勾結的亂象,這就使得原本有着良好初衷的洋務運動,逐漸變了味兒。

而產生如此嚴重後果的原因,主要在於清朝政府的權利過分集中,缺乏靈活性和時變性,從而,造成了民怨四起,時局不穩。而動盪清廷的太平天國起義,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這樣背景之下搞起來的洋務運動,其行爲非常危險,其結果是可以預見的。

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快速強化中央集權,並以中央政府爲核心,將資源集中起來,推出了殖產興國的政策。因爲,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且資源相對集中,這就使得其發展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第3張

其次,洋務運動向心力不足,各方派別互相拆臺,行動力不足,難以形成體系。當時的各地政府,名爲推動洋務事宜,實則爲自己謀求利益。爲了不讓自己的功績被抹殺掉以供後人乘涼,他們開始拖沓行事,故意降低社會效率。

比如,一條鐵路十年都修不起來,就是因爲牽扯的各方利益太多,難以形成一致的目標,各懷鬼胎的辦事者故意不作爲。

並且,爲了讓自己的利益得以保全,洋務派內部也不團結,不配合。大家都是通過自己在清廷的地位和權利,賣自己的面子,纔在中央得到包括錢、才、物等方面的支持,而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以後,又想方設法發把這些利益轉移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服務於政府、百姓。

比如:李鴻章,他曾主張推行專利權,後來,他自己擁有了很多“專利”。然而,他不辦廠生產,也不讓別人幹,從而,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圈地運動”。到處都是禁止涉足的產業,民營資本根本進不去,市場經濟的自然規律被打破,市場缺乏經濟活力。

李鴻章大力擁辦的北洋水師,更是成了衆矢之的,由於,其佔用了大量的政府資源,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資本,且李鴻章還在興辦北洋水師期間,大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而,激起衆人之怒。最終,在北洋水師面對外敵的時候,無人伸出援手,被坑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第4張

第三,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並不具備足夠的先進性。清朝的洋務運動,由李鴻章、曾國藩等人發起和推動,也成爲了該次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們的確見過些世面,出過國學過新知識瞭解過新事物,也比較務實,但是,他們的眼光仍然只看在具體的器物之上。

因爲,他們對於現代社會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和全面,而且,他們深入學習的意願也不夠強烈,學習流於表面,更多的是照貓畫虎而已。而在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很多日本高官都主動學習英文,因爲,當時的世界霸主是英國。

而李鴻章等人,認爲:英語學習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只要下面的人學習就好。但實際上,在整個大清朝,也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英語翻譯,曾紀澤英語的寫作能力不錯,但是,口語較差,而陳彭壽英語水平也不怎麼好,他翻譯的國外著作,時常會出現長句錯誤。

回顧洋務運動之中,真正瞭解英國的人也沒有幾個,即使有像郭嵩燾、嚴復這樣的人,但是,因爲其在朝內的影響力不足,也起不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第5張

第四,在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企業,大多都是入不敷出,呈現虧損狀態。與日本同期開辦的工廠相比,清政府洋務派辦的工廠,很多經營者都不夠專業,多爲官員轉職而來,不僅不懂經營,還喜好官場的阿諛諂媚,所以,雖然廠房設備都不錯,產品質量也很好,但是,就是不賺錢。

以日本的船務公司爲例,他們跟清朝政府建立的招商局,基本上是同時開業的。建成初期,日本的船務公司與清朝招商局相比,實力相距甚遠,招商局更是在一批職業經理人的帶領下,實現了10倍船隻的擴充體系,在國內市場上,一度打敗了英國人,佔領了長江航線上36%的份額,是一次非常難得的貿易勝利。

但是,李鴻章卻以商人缺乏信用之由,讓盛宣懷做了總管。

盛宣懷接管了招商局以後,數十年就加了幾條船,且主要的技術還依賴於外國人,航線的開發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盛宣懷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利用公司買賣套利。直到大清覆滅,招商局的核心業務比重非常少,但是,其資本的價值卻一直增長,這在最大限度上滿足了官僚和清政府的需要。

而同期的日本,其輪船公司經過多年的良性經營,技術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且實現了技術人員全部本土化,是真正掌握了輪船的相應技術的,同時,海外航線也擴充了十倍,船隻數量增加了十倍,到1910年的時候,日本更是一躍成爲了擁有世界級別運輸能力的海運國家,海運能力遠超招商局。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所培養的一批人 卻成爲了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第6張

由此對比,可以看出清朝的洋務運動“強國”只是口號而已,爲興辦者個人斂財,纔是真實的目的,同時,也缺乏務實人員,統一執行的規則。所以說,這樣的運動,不僅不能興邦,相反,還因爲消耗大量的國家資源,而讓國家變得更加孱弱。

洋務運動,表面上是向西方學習,但實際上,卻沒有把真正實用的技術引進中國,相反,弄來一些諸如報紙、銀行、郵政之等當時國內並不急需的技術。而那些洋船、大炮、電報等,用得着的技術卻被拒之門外。

所以,與日本人的明治維新相比,清廷的洋務運動更像是小孩子的把戲,騙騙家長而已。

最後,洋務運動雖然並沒有使中國富裕強大起來,但好在洋務派還是培養出了一批近代人才。他們學習了西方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而且,把這些思想進一步在中國傳播。這不僅衝擊了傳統的封建思想,而且,爲以後中國資產階級的活動,如:康有爲、梁啓超等人在光緒帝朝組織進行的維新變法,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中國的資產階級最後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也可以說是:洋務派培養的這批人才,纔是清王朝的實際掘墓者。

參考資料:

【《洋務運動》、《論洋務運動的經濟背景和思想背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應是“求強”“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