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對大臣和嬪妃十分嚴苛殘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兒子的呢?

對大臣和嬪妃十分嚴苛殘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兒子的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朱元璋對功臣勳將、嬪妃宮女稍有不滿就大開殺戒,視他們如同螻蟻,可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卻從來不忍心下手。這當然是指他的直系子孫,對於那些嫁出去的公主,受傳統觀念影響極深的他,認爲是潑出去的水,她們過得好與壞,是不太放在心上的。不過作爲他女婿的那些駙馬,只要稍有不敬或不忠的嫌疑,他則會像處理外人那樣,毫不猶豫地處死他們。

對大臣和嬪妃十分嚴苛殘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兒子的呢?

朱元璋在當時屬於晚婚晚育的羣體,到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十八歲時,纔有了第一個兒子,到六十八歲爲止,四十年的時間裏,共收穫了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合計四十二人,其中第九和第二十六子早夭,第十、第十三女早亡,長大成人的有三十八人。

朱元璋對自己年輕時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深爲遺憾,很多史書把參加紅巾軍前的朱元璋描寫成一介文盲,說是馬皇后幫他掃盲識字的。其實不然,朱元璋對文化的渴望和追求比任何人都要強烈,回顧他認識馬皇后前的經歷不難發現,朱元璋開始獨立思考人生,是從雲遊開始的。之前雖然家裏窮,但至少他有爹孃,有哥嫂,餓了有碗糠菜粥給他吃,累了困了有個窩給他睡;在皇覺寺裏,雖然苦點累點,但同樣有口吃的,有個棲身之處。

而當他隻身走上討飯之路,生命沒有任何保障,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生存,一切只靠自己的時候,便有了些很現實的、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幾年雲遊生涯,一路所見所聞,爲什麼人有三六九等,爲什麼有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有人卻任人宰割,生活在死亡線上?這些問題都促使他去思考,去尋找答案。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沒有人會告訴他這個討飯的小和尚,從而讓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去學習,當然他習得最多的應該是社會實踐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段苦難的經歷留給朱元璋的財富是不可估量的。

朱元璋重回皇覺寺後,就一心撲到學習文化知識上,只不過他能找來的書籍都是佛教方面的典籍,但有書總比沒書好,至少能提高文化水平。對一個自覺要求學習的人來說,其熱情和吸取知識的能力是驚人的,不懂的地方寺裏有老和尚可以請教。應該說這段時間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是有很多提高的,如果生活就這樣過下去,以他的學習精神,沒準真能成爲一代高僧。

後來的朱元璋更是從未放鬆過對知識的追求,不可否認,他肯定從馬皇后那裏學到一些系統性的東西,夫妻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本來就很正常,畢竟他之前都是自學的,所接觸的東西也有限。隨着勢力不斷壯大,朱元璋對知識的渴望愈加強烈,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尋找當地的大知識分子,也就是俗稱的名儒,與他們交往,虛心向他們請教。從早期李善長、馮國用等人身上,朱元璋就學習到了許多東西,思想境界提高了很多個檔次,纔有了之後的拜訪朱第十升,力請劉基、宋濂等一系列舉措,從此他的幕府就沒斷過儒生和名士,如範常、陶安、夏煜、孫炎、楊憲、秦從龍、陳遇、孔克仁、葉儀、劉基、宋濂等。經過十幾年的薰陶,朱元璋思想境界有了質的飛躍,他不再是一介草莽,而是一個博古通今、滿腹韜略的偉人。

對大臣和嬪妃十分嚴苛殘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兒子的呢? 第2張

朱元璋事業有成之後,決心給他的後代聘請最好的老師,創造一流的學習環境,對孩子實施嚴格的教育。他親自任校長兼德育老師,讓諸皇子接受超豪華教育。朱元璋是很注重道德品質教育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育人最重要的是要正心,心正了,什麼事都好辦,心不正,各種私心雜念便會乘虛而入。爲此,他親手編寫了《皇明祖訓》《大誥》等教材。

在硬件設施上,朱元璋一改勤儉節約的作風,不惜花重金在宮殿中修建大本堂,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搜取古今典籍存放其中,以供諸皇子聚集在此讀書學習。在師資方面則聘請天下名師傳道授業解惑,這其中就包括很多學貫中西、滿腹經綸、德高望重的名師、名家,比如宋濂在元代就是很有名望的大儒,詹同與陶凱等人是當時著名的翰林書生。此外,還讓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開國功臣悉心輔導。前後十餘年,向諸子講解“四書五經”,教授治國理政。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人有精金必求良冶而範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於子弟,有美質而不求明師教之,豈愛子弟之不如金玉邪?”同時還告誡老師要做榜樣,要因材施教:“蓋師所以模範小學者,使之成器,因其才力,各俾造就。”

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很容易受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所以歷史上纔有了“孟母三遷”,朱元璋懂這個道理,將來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跟他兒時的玩伴有很大關係,所以他特地挑選了一批學霸到大本堂來伴讀,像國子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多個品行端正、學習成績突出的人作爲伴讀生。後來又讓一些開國元勳的子弟,如徐達的兒子徐允恭、常遇春的兒子常茂、康茂才的兒子康鐸等,加入伴讀的行列。朱元璋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經常到大本堂與師生們談經論道、填詩賦詞,交流學習心得。

在尊師重教方面,朱元璋在老師面前沒有皇帝的架子。《明史·劉崧傳》記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崧爲國子司業,帝賜鞍車,令朝夕見,見輒燕語移時,未旬日卒。疾作,猶強坐訓諸生。及革,敬問所欲言,曰:“天子遣崧國子,將責以爲功,而遂死乎!”朱元璋對劉崧愛崗敬業的精神大爲讚賞,對他愈加尊重,通知各有關人員:劉崧,劉老師來了不用通報,隨時可以見朕!

對大臣和嬪妃十分嚴苛殘忍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兒子的呢? 第3張

劉崧得知後,更加盡心盡力,一心撲在工作上,直到累倒在講臺上,臨終前沒有一句提到自己或者家人的事,而是始終牽掛着教書工作上的事。朱元璋感念他的師德,親自爲他寫了悼詞,祭奠他的亡靈。

一些老師名氣大,脾氣也大,特別是那些專家級的高級老師,他們對學生的管教是相當嚴厲的。有一位叫李稀顏的著名儒士,博覽羣書,教育學生以嚴厲著稱,如有學生上課調皮搗蛋,偷懶或冒犯老師,就會受到責罰,通常是用手中的戒尺敲他們的腦門,這叫長記性。雖然當了皇二代的老師,卻依舊改不了他的臭毛病,有的皇子實在太調皮,捱打次數多了,腦袋上難免痕跡斑斑,舊痕未去,新跡又來。

朱元璋看見自然心痛,暴脾氣一上來就要治李老師的罪。馬皇后就從旁勸道,人家李老師以聖人之道教導咱們的孩子,你發什麼脾氣啊?一句話就提醒了朱元璋,嚴是愛,鬆是害;教不嚴,師之惰。這些道理怎麼一下子就忘了呢?朱元璋竟轉怒爲喜,非但沒有責怪李稀顏,還升了他的職,提高他的待遇。放眼歷朝歷代帝師,敢無視皇家的天威,對他們的子弟進行體罰,並得嘉獎的,恐怕只有李希顏一人了。

朱元璋的教育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他不想把兒子培養成溫室裏的花朵,他要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諸皇子年齡達到十八歲,都要放他們出去就藩,經受鍛鍊。從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起,他就讓太子朱標嘗試處理政事,下令凡今後的政務先交到太子處,然後才向皇帝奏聞。從次年開始,陸續讓諸皇子到封地就藩,次子秦王朱?在洪武十一年到西安就藩,三子晉王朱蓀去太原就藩。同時命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王朱?、六子楚王朱楨、七子齊王朱?四兄弟到鳳陽守祖陵一年,到先輩曾生活過的地方體驗貧困生活,然後再送他們到各自的封地就藩。十七子寧王朱權就藩喜峯口外的大寧(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寧城縣),在邊遠地區帶兵守衛邊疆。從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始,朱元璋便試着把兵權交給諸皇子,讓他們領兵打仗,如讓晉王朱蓀、燕王朱棣率兵北征故元丞相咬住,由潁國公傅友德陪同。

朱元璋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歷練,讓成年的兒子們在實戰中管理部隊,提高指揮作戰的能力,從而在政治、軍事領域上取代之前由他人掌控的局面,真正實現朱家天下的目的。

朱元璋的兒子除朱標被指定爲太子外,全都封了王,他們都有着極豐厚的待遇:年俸萬石,外加大量的土地和各種賞賜,皇族子孫不受一般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轄。同時又規定,皇族子孫不得干涉地方政府,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做官,不準經商,不準種地,等於將他們當寄生蟲養了起來。在完全沒有了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那些曾經接受過嚴格教育的皇子,不少變成了醉生夢死、爲禍一方的惡少。但也有人潛心研究學問,成爲飽學之士,如五子周王朱橚不僅著有《元宮詞》百首,還是植物學方面的專家,他寫的《救荒本草》將四千多種能食用的植物繪成圖譜,加註文字說明,爲百姓度荒提供了便利;第十子魯王朱檀是個“好文禮士,善詩歌”的才子;十一子蜀王朱椿博覽羣書,才高八斗,被朱元璋稱爲“蜀秀才”。更有文武全才的,如四子燕王朱棣就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十二子湘王朱柏“性嗜學,讀書每至夜分,喜談兵,膂力過人,善弓矢刀槊,馳馬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