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岳飛戰功赫赫,爲何還會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岳飛戰功赫赫,爲何還會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宋朝,爲什麼武將功勞再大也依舊被文官瞧不起 ?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朝時曾有不殺大臣的誓言, 但不包括武人。

岳飛之死象徵了宋代文人政治對武人排斥與迫害的繼續。岳飛被構陷而死, 並非偶然的歷史事件, 文臣陷害武人是宋代政治的傳統。如北宋曹利用自殺、王德用和名將狄青遭貶死............

岳飛戰功赫赫,爲何還會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宋代政治抑制武人, 以文臣馭兵。但在整個宋代, 文臣領兵沒有幾次軍事勝利的。對西夏的戰爭就是如此, 大多數的當世名臣如夏竦、韓琦和范仲淹等先後都去了前線, “但既無力征服對方, 也不能扭轉被動挨打的基本戰局, 不過維持而已”。 北宋最輝煌的勝利是平定儂智高叛亂, 而主帥卻是狄青。而文人領兵成功大概只有王韶開熙河。文武本兩途, 文臣與武將各有所長。漢唐盛世都是文武協力創造的。但宋朝猜忌武將, 以文人統軍, 徒然消耗巨大財力與士兵生命。

秦檜陷害岳飛固爲無恥, 然其手段亦不過效法張浚及其前輩歐陽修、文彥博等而已。

歐陽修至和三年上《論狄青札子》雲:“臣竊見樞密使狄青, 出自行伍, 號爲武勇, 自用兵陝右, 已著聲名, 自其初掌樞密, 進列大臣, 當時言路者以爲不可, 今三四年間, 雖未見其顯過, 然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蓋由軍士本是小人……武臣掌國樞密而得軍情, 不唯於國家不便, 亦將不得已而爲人所禍者矣。”

所列狄青之罪名難道不是 “莫須有”嗎?仁宗還想保狄青, 但文彥博提醒皇帝“太祖豈非忠臣”。遂出陳州, 文彥博並每日兩遣中使撫問, 終使狄青驚疑發病而亡。岳飛與狄青命運何其相似, 清人昭璉就感嘆:“有宋一代, 武臣廖廖, 惟狄武襄立功廣南, 稍爲生色, ……乃歐陽公露章劾之。至恐其有他心, 豈人臣爲國愛惜人材之道?狄公終以憂憤而卒。其後賊檜誣陷武穆者, 亦襲歐陽之故智也。”

岳飛戰功赫赫,爲何還會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第2張

大夫必欲除狄青而後快, 不僅懼其得人心, “狄青起行伍, 爲樞密使, 每出入, 小民多聚觀, 嘆其拳勇, 至壅馬足”。更嫉其不以出身行伍而自卑, 仁宗勸他去其面黥, 他卻說:“要使天下賤兒, 知國家有此名位待之也。”這種自信與提高武將地位的意識最爲士大夫所難容。故歐公雖承認狄青“事藝實過人。比其流輩, 又粗有見識, 是以軍心共服其才能”。但狹隘的政治心胸卻貶之“尚未得古之名將一二”。狄青、岳飛都是文武兼修的大將, 不是那種文臣最喜歡的頭腦簡單的莽夫。因此他們絕難被宋代的政治體制包容。

宋代士大夫誠有“以天下爲己任”的濟世精神, 但其文化人格並非完美, 他們還有排除異己, 爲維護本集團政治利益不惜犧牲王朝大局的一面。其雖有文化之功, 亦少“女主、外戚、宗王、強藩之禍”, 然實爲一種畸形的政治文化, 沒有那個王朝只靠修文崇士, 擅寫文章辭賦就能夠長盛不衰的。一旦外敵入侵, 如空中樓閣的繁榮瞬息就滅。岳飛死後, 不少官僚不僅不爲岳飛洗冤, 反助紂爲虐, 迫害岳飛家屬。“秦檜既殺岳氏父子, 其子孫皆徙重湖閩嶺, 日賑錢米以其活命。紹興間, 有知漳州者, 建言叛逆之後不宜存留。乞緩其所急, 以盡其天命。”這種斬草除根之想法, 可謂狠毒。

岳飛戰功赫赫,爲何還會被南宋的文官看不起? 第3張

岳飛之死雖有其個人因素, 如少自晦, 不像張浚、韓世忠等於臨安廣置田宅, 使主上放心, 遂犯人君大忌。但須明辨者岳飛其實死於宋代文人政治的陷阱, 其“遇秦檜之奸而不免, 即不遇秦檜之奸而抑難乎其免矣”。應該跪在岳飛墳前的決不止秦檜一相, 亦不必高宗一君, 士大夫官僚也是同謀者。岳飛之死顯示了宋代文化的悲劇性質。